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讀大學之前,每天都要5點多起來做家務。

放學回到家也要先做兩三個小時家務,才能有時間做作業(yè)復習功課。

哪怕是過年放假也是如此。

哪怕是學業(yè)繁忙的高三,亦是如此。

繁重的家務活,讓我睡眠不足,學習時間不夠,我也因此從心理上非常討厭做家務。

但是遺傳基因又很強大。

我遺傳了我媽愛干凈整潔的基因。

而我目前又還沒有能力請人來幫忙。

那怎么辦呢?

我們懶人自有自己的方法,那就是讓生活化繁為簡。

事實上,在極簡的這幾年,我發(fā)現(xiàn),起碼有50%的家務活兒都是自找的。

原來我過去做了很多無意義的勞動??!

而剔除掉這些自找的家務活兒后,我輕松了很多。

哪怕我不那么勤奮,我家也成功保持住了干凈整潔。

1)當季的衣服,全部掛起來,不用折疊就不會翻亂。

我現(xiàn)在還能記得以前衣服多時的煩惱。

好不容易花半天時間疊整齊,過兩天又翻亂了。

有時候沒空疊衣服,就隨手往衣櫥里一塞。

塞得多了,一開門就會掉下來。

如果當時正在趕時間出門的話,心情簡直不要太糟糕。

現(xiàn)在我每個季節(jié)只有4-5套衣服,哪怕是冬天也只有17件衣服。

如果是夏天的話,那就更少了。

所以當季衣服直接掛起來就行,再也不用疊衣服了。

而且換季也很方便,不需要專門找一整塊的時間。

有個半小時就夠夠的了。

真的幫我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2)一年四季只有兩雙運動鞋,完全不需要收納,也完全不會亂。

之前有人問我,換季的鞋子怎么收納?

這個問題我還真回答不了。

我和先生都只有兩雙鞋,加起來就四雙。

我們家的鞋柜就六雙鞋的位置,都還用不完呢。

收納,不存在的。

凌亂,也不存在的。

進門時脫下鞋子往鞋柜里一放,就完事啦,根本不需要額外處理。

鞋柜小,擦起來也特別快,有兩分鐘時間就夠了。

鞋子臟了要擦洗,要護理,也簡單,就兩雙,能費什么事呢!

3)客廳窗戶,只掛紗簾,可以省很多事!

我曾經(jīng)以為窗戶的配套是厚重的窗簾+輕薄的紗簾。

拆洗過窗簾的應該都知道,拆下來裝上去可費事兒了。

所以我就精簡了下。

像我家客廳、小書房的窗戶,是沒有遮光需求的。

我就只掛了輕薄的紗簾保護隱私,擋擋陽光。

像臥室有遮光需求的,才掛窗簾,但免了紗簾。

這樣就大大減輕了拆洗的負擔。

4)桌面不鋪桌布,原生態(tài)的就很好!

有很多博主都喜歡在餐桌上鋪桌布,好看是好看的,但要經(jīng)常清洗,無形中就增加了一項家務。

尤其是餐桌桌布,多少會有一些油脂,還不能扔洗衣機,反正我不愿意跟衣服一起洗,那就必須手洗。

想想就覺得麻煩,所以,書桌也好,餐桌也好,我都直接用原生態(tài)的。

好看,也好用,還省事、省錢!

5)實體家具越少,家務活兒就越少!

其他城市不知道,就廣州來說,灰塵可真不少。

今天剛擦完的桌面,明天后天又是薄薄一層灰了。

所以我把大茶幾換成了小方桌,把梳妝臺直接扔掉了。

當然也的確是用不上才扔掉的。

然后我發(fā)現(xiàn),實體家具越少,擦灰的動作就越少,這可太符合我的心意了!

6)除了浴室門口,家里不鋪地毯地墊。

這種容易藏污納垢,還不好打理的東西,當然是越少越好啦。

所以,入戶門口沒有地墊。

我們是把鞋子脫到門外,直接光腳進來的,這樣就不用擔心把玄關地面弄臟啦。

廚房地面也沒有地墊。

每次做完飯洗完碗,用抹布擦一下地面就好啦。

沙發(fā)前面也不需要地毯,木地板本身就很舒服了。

7)有限的廚具就可以做出無限的美食,還不用收納整理。

雖然天天做飯,但我家的廚具并不多,而且都是好清洗的那種。

餐具也是,剛好兩人份。

然后,每個工具都有自己的固定位置,用完洗干凈直接歸位即可,不需要額外收納整理。

而且我做飯還有一個習慣,能用一個鍋,絕對不用兩個鍋。

反正就是,盡量舍棄不必要的勤,然后保留有意義的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