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西游記》的故事是婦孺皆知的,他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描寫了唐僧師徒四人奉唐王旨意去西天求取大乘佛法三藏,一路不畏艱辛、降妖除魔、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去到了西天取回真經(jīng)、修得正果的故事。

作者吳承恩為整部小說設計了一條神奇、怪誕甚至充滿了恐怖、血腥的情節(jié)主線。

他讓各色妖魔鬼怪輪番出場,使盡渾身解數(shù),不是要吃掉唐僧,就是要和唐僧結成夫妻,目的只有一個,那就要阻止唐僧取得真經(jīng)。

而師徒四人在獅駝嶺遇到的三個魔王,則更是魔界的天花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別是三大王金翅大鵬鳥,雙翅一展九萬里的氣勢,揭示出了他不同凡響的段位,按照《西游記》里的經(jīng)驗,他必定擁有驚世駭俗的出身。

這只大鵬鳥究竟有著怎樣的顯赫身世,他占據(jù)獅駝國多年卻無人過問,吃光了一城的百姓連如來佛祖都坐視不理,這一切的背后又隱藏著多少秘密呢?

太白金星報信,金翅大鵬出場

初秋時節(jié),剛剛從盤絲洞躲過一劫的唐僧,又來到了一座險峰之下,此時的并他不知道等在他前面的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

這個時候,一個老人恰到好處的出現(xiàn)了,他是特意前來提醒唐僧的,他說:“這位長老,先不要往西走了,前面的山里有妖怪,把方圓幾十里的人都吃光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由于此人的報信,讓唐僧一行提高了警惕,才有了孫悟空前去探路的情節(jié)。

荒郊野外怎么會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老人。事實上,此人正是神仙所化,他就是天上的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是大羅金仙,能夠驚動他來給唐僧報信的妖怪一定不簡單,也就是說以如此高品階的神仙都拿這個妖怪無可奈何,那這個妖怪不得了。

從小說中我們知道,這個地方叫做八百里獅駝山,而往西四百里的地方有一座城,叫做獅駝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獅駝山和獅駝國早已被三個神通廣大、兇殘無比的魔王占據(jù)了,此外還有四萬八千個小妖精,他們占據(jù)了荒山、城邑,干著吃人的勾當。

而獅駝山已經(jīng)距離大雷音寺很近了,按常理靈山腳下怎么會出現(xiàn)規(guī)模如此巨大,生性如此兇殘的魔窟呢?

他們的一舉一動,如來會不知道?然而如來既是不知,那么太白金星又是如何來給唐僧師徒通風報信的呢?

可見事情并不是那么簡單,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三個魔王都是何方神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魔王:“鑿牙鋸齒,圓頭方面…青毛獅子怪”;二魔王:“鳳目金睛,黃牙粗腿…這一個…黃牙老象”,可見老大和老二分別是一頭獅子和一頭大象,而這三魔王:“金翅鯤頭…變身翱翔…這個是云程九萬的大鵬雕”,這三魔王原來是一只大鵬鳥。

可不要小看這三只神獸,他們可都是大大有來歷的。

這大魔王曾經(jīng)在南天門外氣吞十萬天兵;二魔王鼻子一伸就可以風卷殘云;三魔王更不是凡物,振翅就可以九萬里,他還有一件寶貝叫做“陰陽二氣瓶”,后來孫悟空就差點被這瓶子化為濃漿。

當時孫悟空被大鵬收進了瓶子里,神通使了個便也沒法子逃出去,千鈞一發(fā)之際他想起了觀音菩薩給他的三根救命毫毛,這才化險為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后來孫悟空誤以為大鵬吃了唐僧,他萬念俱灰,決定返回花果山,繼續(xù)占山為王。

如來佛祖下山,三大魔王投降

孫悟空想把自己的緊箍咒去掉,于是他來到了靈山,將事情的原委和如來佛祖講了一遍,誰知,如來卻說他知道這三個魔王的底細。

原來這大魔王是文殊菩薩所騎的青毛獅子獸,二魔王則是普賢菩薩的神獸六牙白象。

至于這三魔王就更不簡單了,他居然是如來佛祖的舅舅,這一下可把孫悟空弄糊涂了,怎么妖怪還可以和如來佛祖沾親帶故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原來在天地初開之時,以鳳凰為飛禽之首,是為神鳥,后來鳳凰生有兩子,孔雀和大鵬,而孔雀號稱妖王,一口就能把人吃掉,這一日他把已經(jīng)修成真身的如來給吃掉了,無奈如來只能從孔雀的背上開了個口子爬了出來。

出來后的如來就想要了孔雀的命,而其他的諸佛紛紛前來勸道:“傷孔雀如傷母”。

于是如來就把孔雀留在了靈山,并封其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這大鵬與孔雀都為鳳凰所生,那自然也就成了如來的舅舅了。

孫悟空聽后還不忘調侃說:“原來佛祖還是妖精的外甥啊”,搞得如來也是很沒有面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于是他便親自來降服金翅大鵬了,我國京劇中有一段“十八羅漢收大鵬”的戲文,講述的就是這一段故事。

如來佛祖親自出馬了,幾萬里的鳥也得束手就擒了,可沒想到都要被帶走了,金翅大鵬還在跟如來討價還價,而這一段對話琢磨起來也是讓人細思極恐的。

如來說:“你在這里危害四方,作惡頗多,不如和我走,我保你受益良多?!?/p>

大鵬說:“你們那天天吃素我可受不了,我在這不收約束,有大把大把的人可以吃,我干嘛要和你去受罪?”

如來說:“我管著大千世界,善男信女很多,做個佛事、道場什么的,有好吃的先祭你還不行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后大鵬沒有辦法,打也打不過,逃也逃不掉,也只好跟著如來回靈山了。

從這一段對話當中,我們看到的是完完全全的一場交易,一場相互妥協(xié),只要你和我走,我就保證你衣食無憂,還可以修得正果,讓人匪夷所思。

佛道兩家安排,妖魔鬼怪橫行

這三個魔王之所以可以毫發(fā)無傷,我想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他們的身份,他們背后站著的全都是佛陀和菩薩,這些都是佛教中第一等的果位,有大咖照著他們還會怕誰嗎?

獅駝國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一城的人全都被金翅大鵬,這個佛祖的舅舅給吃掉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應該是個什么場景,用血流漂杵、陰風森森來來形容不過分吧,而如來卻視若無睹,還許諾了那么多優(yōu)厚的條件,只是為了勸舅舅和他一起去享清福。

我們的如來佛祖不覺得自己的良心過不去嗎?

佛家“愛惜飛蛾紗罩燈,掃地恐傷螻蟻命”的慈悲為懷又哪里去了呢?

這里我們還要從《西游記》這部書的情節(jié)脈絡和時代背景來說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西游記》的主要情節(jié)就是反映師徒四人取經(jīng)路上的種種艱難,直到唐僧一行取到了真經(jīng)還因為只經(jīng)歷了八十難,而不是九九歸一的八十一難。

而又被安排在通天河遇上老黿掉進了水里,強行被加上了一難,才算功德圓滿,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所有的劫難都是安排好的,是有策劃的,是當時的佛、道兩家共同設計的。

于是我們看到了“四圣試禪心”,看到了奎木狼下界寶象國,看到了太上老君的2個童兒下凡為害,更何況菩薩的坐騎和佛祖的舅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一路之上的妖孽如此的眾多,而且還都知道東土大唐來了一個唐僧,要去西天取經(jīng),都知道這個唐僧的肉吃了可以長生不老,一個個的摩拳擦掌、翹首以待。

試問他們是怎么知道的,這消息又是誰透露給他們的呢?

有能力操控這些的只能是神界的上層,各路神仙,各顯神通,紛紛把自己的坐騎、煉丹的童子、家里的兔子或派遣,或隨之逃出,順便還不忘帶走一兩件法器。

總之把劫難做足了,西行路上,有劫難要去,沒有劫難制造劫難也要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就是金翅大鵬在獅駝國為非作歹了這么多年,如來居然坐視不理的原因。

他一手策劃了這一切,包括獅駝國的眾生,無非都是虛無的幻化,無非都是一些貪、嗔、癡,正好讓金翅大鵬來超度。

試問佛祖都可以入孔雀之口,眾生又何嘗不能入大鵬之口呢?

一切準備就緒以后,考驗唐僧的時候到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還好只要唐僧意念堅定,在孫悟空的保護下,這些所謂的困難也都是有驚無險的,那么取經(jīng)人順利闖關,金翅大鵬也得成正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從歷史背景來看《西游記》

我們再來看一下《西游記》小說的成書年代。

如今基本上的認知是在明朝萬歷年間出版發(fā)行的,這是中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的神話小說,作者吳承恩科舉屢試不中,好不容易當了個縣丞,卻深感官場黑暗、宦海沉浮。

后來吳承恩辭官回鄉(xiāng)、潛心開始寫作,終于寫成了這部曠世奇書,他把當時人民生活的艱辛,社會風氣的世風日下,官場上的爾虞我詐,全都融入了自己的小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那個人鬼不分的時代,他只能借助一個個妖魔鬼怪、魑魅魍魎來表達自己對社會的不滿。

吳承恩筆下的孫悟空,被冠以了美猴王的稱謂。

這只猴妖似乎與妖魔無干,在他身上是一種叛逆、一種自由精神的體現(xiàn),他要沖破舊的體制,舊的枷鎖,反抗代表權威的所謂天庭或者是西方世界。

而小說中的佛、道兩家也都被吳承恩打上了虛偽和貪婪的烙印,各種妖怪也都有著不同的結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一些從天庭下界為妖的通常都有很好的結局,比如今天的主角金翅大鵬鳥和青毛獅子以及白象。

他們有著很好的背景身世,身后有整個體質作為依托,加上本身就是在奉命行事,所以結局全部都是回歸本位,甚至身位還有所提高。

而一些無權無勢、無背景關系的“三無妖怪”,可就沒那么好運了。

他們基本上是屬于社會的最低等,典型的案例就是白骨精,像這種沒有根基的小妖精,即使本領再高,最后的結果也只能是被消滅,就像白骨精居然被消滅了三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對于金翅大鵬我們不免要多說兩句,前面我們已經(jīng)提到,他在獅駝國的所作所為是受到如來首肯的,那么這里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皇親國戚,為所欲為的問題。

獅駝國已近天竺,可以說是天子腳下。

金翅大鵬,如來的舅舅,可以說是皇親國戚,金翅大鵬在如來的眼皮子底下,做著傷天害理的事卻無人敢管,即使貴為大羅金仙的太白金星也只是善意的過來提醒了一下。

當然要注意到他們是屬于兩個不同的體系,但這也足以看出在皇權的面前,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踐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哪怕你草菅人命、哪怕你涂炭生靈,即使被治了罪,大不了換個地方干,也許會更加舒服呢,就像這個金翅大鵬,不是照樣可以做個光焰護法嘛。

吳承恩筆下的獅駝國,就好像明朝時星羅棋布的藩國。

他們是皇親國戚,是龍子龍孫,按大明律皇子是不可以留住京城的,成年后一定要歸藩,未得旨意不得入京,但他們還是享有很大的特權的。

這些王爺在他們藩國,欺凌百姓、無惡不作,吸盡民脂民膏猶如敲骨吸髓,這與那金翅大鵬吃盡了滿城的人口又有什么區(qū)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皇帝對此不聞不問,反而還要地方保證藩王的土地、供應,雖然這些藩王沒有了兵權,無法造反,那又和這位被收服了,但還享受優(yōu)待和品級的金翅大鵬又有何區(qū)別?

由此可以看到,吳承恩還是用了最辛辣的寫法、最隱晦的比喻,把他所能體會到的人間疾苦全都凝聚在了這部《西游記》中了。

他借妖魔鬼怪諷喻那些達官顯貴,筆筆生風,字字珠璣,讓人看后大呼過癮。

在今天,《西游記》家喻戶曉,他被拍成了電視劇、電影、動畫片、還有評書,各種形式的文化載體都愿意去吸納這部作品,原因就在于他太過經(jīng)典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反映出了太多的現(xiàn)實社會問題,而不細加品味幾乎會感覺不到。

小時候看著央視版的《西游記》,總是迷戀于神仙妖怪的那些神乎其神的法力,為孫悟空每一次的降魔伏妖而擊節(jié)叫好,但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便會發(fā)現(xiàn)這部書所要講述的東西遠非那么簡單,每一次看都會有新的體會,也許這就是一部經(jīng)典該有的樣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