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很多國內(nèi)球迷以為中國U17隊在熱身賽中不敵印尼U17隊是意外的時候,這支印尼足球的希望之師卻提前一輪晉級U17亞洲杯淘汰賽,從而進軍U17世界杯。這也是繼2023年之后,印尼U17隊第2次直通U17世界杯。當印尼足球批量引進歸化球員的做法引爭議的時候,這支以普通本土球員為班底的印尼U17隊,卻用實實在在的成績回擊了質(zhì)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北京時間4月8日凌晨,U17亞洲杯小組賽B、C組第2輪角逐進行完畢,“冷風”依然不停歇——繼首輪以1比0力克韓國U17隊外,印尼U17隊本輪又以4比1大比分戰(zhàn)勝也門U17隊,從而提前一輪成為C組首支出線的球隊。這樣的話,印尼U17隊連續(xù)兩屆躋身U17世界杯正賽。

如果說2006年齡段印尼U17隊當初是憑借賽事東道主代表隊身份之利,自動獲得2023年U17世界杯參賽入場券的話,那么本屆賽事,他們的晉級非常具有說服力。他們在首輪角逐中,就曾以1比0取勝勁旅韓國U17隊。雖然控球率比對手少了一半,但印尼隊的進攻效率卻明顯高于對手,能夠取勝對手,實際得益于主教練技戰(zhàn)術(shù)安排的合理以及大賽前備戰(zhàn)到位,特別是熱身賽具有針對性。比如,在本屆賽事開賽前兩周左右的當?shù)貢r間3月20日,印尼U17隊就曾與作為小組賽對手韓國U17隊“假想敵”的中國U17隊進行了一場熱身。而當時他們就曾以1球小勝中國U17隊,其運用的打法策略與后來取勝韓國U17隊時幾乎如出一轍。所以說,印尼U17隊能夠取勝中國U17隊,算不上什么意外。

印尼U17隊連續(xù)兩次進軍U17世界杯,為熱望沖擊世界杯正賽圈的印尼國家隊打了個好樣。不過,與印尼國家隊近乎以全歸化陣營沖擊世界杯不同,印尼U17隊并沒有過度倚仗歸化力量。就連一度被印尼媒體熱捧的混血攻擊手馬修·科恩克都沒有進入該隊本屆賽事參賽陣容。這支球隊的成功,顯然也是得益于本國足協(xié)的大力支持,而支持得法是他們最終直通U17世界杯的主因。

正如中國足協(xié)主席宋凱所言,在亞洲范圍內(nèi),U17這個年齡段各隊中并沒有絕對強弱之分。因此,各隊成績高低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受各隊備戰(zhàn)效果與質(zhì)量有別影響。中國足球不可能盲目復(fù)制、拿來其它國家所謂的“足球成功經(jīng)驗”,但印尼U17隊佳績的成因卻值得任何一個對手思考和借鑒。

在本屆U17亞洲杯賽上,給人驚喜的或許不止是印尼U17隊。既首輪戰(zhàn)平澳大利亞U17隊后,越南U17隊又在第2輪角逐中,憑借補時最后一刻的破門,以1比1逼平奪冠熱門之一日本U17隊。越南U17隊如果能夠在末輪戰(zhàn)勝阿聯(lián)酋U17隊,就可以挺進U17世界杯。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赧

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