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我退休后每月能領(lǐng)5000元的退休金。

在兒子家的時候,我起早貪黑、任勞任怨地照顧家里的一切。

然而,當我看到了兒媳婦手機里給我的備注,

那一刻,我的心如墜冰窟,決定收拾行李馬上離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我叫李桂花,今年五十九歲,是面粉廠退休工人,退休金每個月有五千多元。

我身體還算硬朗,每天晚上都在小區(qū)跳廣場舞,偶爾跟老伴去公園轉(zhuǎn)轉(zhuǎn),要不就是去老年活動中心。

我對退休后的生活還是很滿意的。

年輕時,我和老伴趙德明的婚姻幾乎是兩家人眼中的"奇跡"。

他家是開飯店的,賺錢不算少,而我家只是普通農(nóng)村家庭。他父母一直反對我們在一起,認為我配不上他們家的條件。

"德明,你怎么看上了一個工人?家里還是農(nóng)村的!不能找個門當戶對的嗎!"我至今記得他母親那嫌棄的眼神。

但德明卻對我說:"桂花,我不管家里人怎么想,我只知道這輩子非你不娶。"

最終在他的堅持下,我們走到了一起?;楹?,我們相互扶持,日子雖然不富裕,但也幸福滿足。

平時在家里,德明總是搶著干家務(wù)活,他說:"你照顧好自己就行,家里的事、掙錢的事都交給我。"

兒子小宇出生后,我們把全部心血都放在了他身上。小宇雖然不是特別聰明,但性格溫和,學習刻苦,最終考入了省內(nèi)一所二本院校。

畢業(yè)后,他通過關(guān)系進入了一家公共設(shè)施管理公司工作,屬于事業(yè)單位,薪資穩(wěn)定,福利不錯。我們幫他在城東買了一套小兩居,第二年他娶了媳婦麗麗。

在這些平凡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其實啊,人這一輩子,不求大富大貴,能健健康康地過日子就很知足了。"我常對德明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這樣平靜的生活,卻因為孫子的出生,悄然發(fā)生了變化。

02、

孫子的出生是全家的喜事。那天,小宇興高采烈地給我打電話:"爸媽,麗麗懷孕了!你們要當爺爺奶奶了!"

我和德明激動得一晚上都睡不好覺。我一直期盼著能抱上孫子,感覺人生就圓滿了。

兒媳婦麗麗跟我想象中不太一樣——她是個縣城里長大的姑娘,家里條件不錯,從小被寵著,愛打扮又講究時尚,跟我們家風格不太一樣。不過她跟兒子的感情不錯,這點讓我感到很欣慰。

小宇和麗麗的生活壓力確實不小。

麗麗生完孩子后身體恢復得慢,加上坐月子不好好休息,產(chǎn)后抑郁有些嚴重。每天下班回家還要應(yīng)付哭鬧的嬰兒,心情很不好。

上次我過去的時候,看到麗麗累得在沙發(fā)上睡著了,孫子在嬰兒床里大哭卻無人理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宇,要不我搬過來幫你們帶孩子吧?"我提議道。

"媽,這多麻煩您啊,您和爸都退休了,應(yīng)該好好享清福。"小宇有些猶豫。

麗麗聽到后立刻坐直了身子:"媽,您真愿意來幫忙嗎?那真是太好了!帶孩子這事我真的快崩潰了。我想去上班!不想在家待著!"

兒子見狀也同意了。

就這樣,我簡單收拾了行李搬到了兒子家,正式開始了"帶孫"的生活。

剛開始,麗麗還是比較客氣的,時常說:"媽,您別太勞累了,看好孩子就行,有啥活我下班回來做。"

但隨著時間推移,我漸漸成了家里的"全能保姆"。

給孫子換尿布、沖奶粉、哄睡覺是基本操作,家里的三餐、洗衣、打掃也全都由我一手包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媽,您干活真仔細啊!家里多虧有你在。"麗麗笑瞇瞇地說些漂亮話,從來不動手幫忙干點家務(wù)活。

孫子漸漸長大,特別依賴我。

"奶奶,我要吃紅燒肉!"

"奶奶,您帶我出去玩吧!"

雖然累得天天腰疼,但每當聽到這些話,我的心里就暖融融的,再累也覺得值得。

而麗麗呢,越來越把家務(wù)當成我的"義務(wù)"。

有時候她周末在家,也只是刷刷手機,或者約朋友逛街,家務(wù)活碰都不碰一下,孩子也是直接扔給我。

"麗麗,能幫我拿一下晾好的衣服嗎?我腰有點扭到了。"有一次我太累了,找她幫忙收衣服。

"哎呀媽,您等會兒,我這個視頻還有五分鐘就看完了。"結(jié)果那"五分鐘",變成了永遠。

小宇看在眼里,偶爾會說:"媽,您太辛苦了,我來幫您做吧。"

但每次麗麗都會插嘴:"你工作那么忙,回家還做什么家務(wù)?再說了,媽不是專門來幫忙的嗎?"

我聽在耳里,疼在心里。

可我告訴自己,為了小宇的家庭和睦,我必須忍一忍,孩子大點就好了。

然而,這種不被尊重的感覺,如同一滴滴苦水,日復一日地在我心底積累,終于有一天,釀成了難以下咽的苦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在這個家里的角色越來越固定——我就是那個"保姆",負責一切家務(wù)和照顧孩子的瑣事。

我的退休金雖然不多,但我一直很節(jié)儉,想著攢下來以后養(yǎng)老或者有個急病急用。

可隨著孫子的成長,開銷越來越大,小宇和麗麗的經(jīng)濟壓力也越來越重。

有一天,麗麗愁眉苦臉地坐在沙發(fā)上刷手機。

"怎么了,麗麗?"我關(guān)切地問。

"哎,媽,實在不好意思跟您說。這個月孩子要報早教班,還要買新冬衣,房貸又要還,我們手頭有點緊張。"她欲言又止。

我心軟了:"孩子,有困難就直說,媽這些年也攢了一些錢,能幫就幫。"

麗麗眼睛一亮:"真的嗎?太謝謝您了!我們就借用一下,等發(fā)了年終獎一定還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就這樣,慢慢地,我把攢了兩年多的八萬塊錢全部給了他們。我告訴自己,幫助孩子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

可我沒想到,這只是個開始。

接下來,麗麗借錢的次數(shù)越來越頻繁。孩子要上幼兒園了,需要托關(guān)系;家里要換新電視;她想給小宇買個生日禮物……

每個月我的退休金幾乎全部進了他們的口袋。

更讓我心寒的是,麗麗對我的態(tài)度變得越來越理所當然。她不再說"謝謝",甚至連最基本的禮貌都少了。

"媽,您那退休金呢?這個月的生活費該給了吧?"有一次她直接問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愣住了:"麗麗,我這個月給孩子買了新鞋子,還有些學習用品……"

"哎呀,您現(xiàn)在住在我們家,不用操心那么多啦!錢給我們,我保證給你安排得妥妥當當!絕不讓你操心!"她滿不在乎地說。

我想起自己前幾天因為腰疼去社區(qū)醫(yī)院,醫(yī)生建議我做個檢查,但我因為沒錢而推遲了。心里突然涌上一股委屈,卻不知如何表達。

那天晚上,麗麗把手機落在了茶幾上,突然有消息進來,屏幕亮了。

我無意中看到她的微信列表,瞬間愣住了——

她給我的備注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