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穆旦傳:新生的野力》新書首發(fā)式在浙江海寧舉行。本書作者鄒漢明、東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張娟、海寧地方文化專家王學海、譯林出版社副總編輯陸志宙作為活動分享嘉賓,出席了新書首發(fā)式。海寧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明松為活動致辭。

《穆旦傳:新生的野力》于2025年2月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發(fā)行,是穆旦傳記與詩歌評傳的全新力作。海寧查家、南開生、清華園、三千里步行、防空洞里的抒情詩、一個詩人的從軍遠征……全書以穆旦生平為線索,結(jié)合各時期詩歌創(chuàng)作,敘寫其坎坷而輝煌的人生。獨特而復(fù)雜的生活經(jīng)歷與時代際遇,鑄就了其詩歌“詩史互證”的品格。詩歌創(chuàng)作與研究者鄒漢明歷時十七年,通過穆旦作品、生平史料、友人口述等多種研究資料,闡釋推演、文本互證,展示了穆旦創(chuàng)作和歷史之間的深刻互動,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部兼具學術(shù)深度與文學感染力的詩人評傳。

“在中國文化史上,海寧貢獻了兩位詩人,一位是徐志摩,一位是穆旦,數(shù)十年前當大家都在談?wù)撔熘灸Φ臅r候,也有一部分像我這樣年輕的寫作者在談?wù)撃碌??!痹卩u漢明看來,穆旦是一位不世出的語言天才,“他在三十歲前就寫出了偉大的詩歌。正如蘭波在十五歲到十九歲之間永遠地改變了法蘭西詩歌的歷史,穆旦也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中國詩歌的內(nèi)在走向?!薄赌碌﹤鳎盒律囊傲Α沸聲装l(fā)式在海寧舉辦,不僅是對一位偉大詩人的紀念,也是一次精神返鄉(xiāng)。譯林出版社副總編輯陸志宙引述穆旦的詩句說:“1941年,穆旦在《贊美》中寫道:一個民族已經(jīng)起來。今天,我們也可以說:一位詩人已經(jīng)歸來?!?/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穆旦傳:新生的野力》新書首發(fā)式現(xiàn)場

十七年追尋,以一部傳記引詩魂回家

作為詩人與詩歌研究者,同時也是穆旦的鄰鄉(xiāng),鄒漢明與這位現(xiàn)代主義詩人的精神對話始于1996年,那一年他系統(tǒng)研讀了穆旦的全部詩作,“我開始意識到,他的一百五十余首長長短短的現(xiàn)代詩,已經(jīng)為中國新詩提供了一個值得信任的漢詩文本”。2003年,他開始廣泛收集資料,走訪海寧、天津、北京、南京等地,實地探尋穆旦的生活軌跡,采訪其家人、同學、友人,2018年,在多年積累基礎(chǔ)上,他進一步補充訪談內(nèi)容,力求呈現(xiàn)一個更立體、更接近歷史真實的穆旦。

回憶這段創(chuàng)作歷程,鄒漢明坦言,為穆旦做傳的難度是不言而喻的,“穆旦留下的資料極少,這樣一位重要的詩人,他的一生有太多的不明確。我本人在寫作中偏愛于敘述的還原和文史的佐證,無法直取核心,只好迂回曲折地接近傳主。我采用了另外的一種方式——那代人走過的所有日記、所有記錄,甚至圖片,我都可以用來佐證穆旦走過的道路。就像拍紀錄片的時候,在沒辦法拍到主人公的時候,就用空鏡頭。但是空鏡頭落點是主人公在的那個環(huán)境,只不過他正巧離開,拍不到他,比如在三千里步行的路上、在西南聯(lián)大的校園、在九死一生的緬甸戰(zhàn)場”。他也談到歷史語境對于理解穆旦詩歌的重要性,“如果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詩歌觀念反觀穆旦的詩歌,也可以找出他的局限性,比如他用大詞。但是我們必須以歷史的同情心來看”。在鄒漢明看來,評價穆旦在中國文學界的地位不是傳記寫作的真正目的,“在我這里,引述批評術(shù)語去論述一個像穆旦這樣的天才詩人,還不如認認真真去弄清楚他的那些詩歌是如何寫出來的。如果說這次寫作的最大收獲,那就是,我走近了穆旦,我進入了穆旦的靈魂世界。我很高興我們成了一個可以將心比心、促膝談心的隔代的朋友”。

鄒漢明動情地說道:“我恍惚當中想到,可能不是我來到海寧,而是查先生借著我的嗓子來向大家說幾句話,來感受家鄉(xiāng)的熱情。我想以這樣的方式來把查先生請到這里,來還他的魂?!蹦碌┑募易迨菑暮幵ㄟw出去的,他和金庸(查良鏞)同屬“良”字輩,每次填寫籍貫,他總是會填上“海寧”,他一生都沒有踏上祖居之地,“我希望通過一本書把他寫活,回到他生根的祖先安居的地方”。

詩心相印,一場跨時空的靈魂對話

作為《穆旦傳:新生的野力》的出版方代表,譯林出版社副總編輯陸志宙將這部傳記的創(chuàng)作過程比喻為“一次追尋詩魂的精神考古”,而這部書與譯林出版社的結(jié)緣,則源于一份文化使命的傳承,“1991年,穆旦譯《普希金抒情詩選》由譯林出版社出版,走進千萬讀者;2023年,《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楊苡口述自傳》中關(guān)于穆旦的記憶,在這里得以延續(xù)。海寧的山水、文化與歷史,早已融入穆旦的詩行與生命。今天,我們在海寧發(fā)布《穆旦傳》,讓穆旦的精神得以在更廣闊的天地間延續(x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穆旦傳:新生的野力》

談及出版歷程,陸志宙認為,這部傳記的成功問世,背后是作者數(shù)十年的研究積累。“鄒漢明老師是帶著對穆旦的同情心、同理心在寫作,悲傷著他的悲傷,歡笑著他的歡笑,他投身于情景中去體會穆旦先生彼時彼刻的情景和心境,用細微的理解力去理解手中這些材料的難言之隱。文學的悲憫,心和心的印證——這就是這本書的獨特價值所在。在鄒老師的文字中,我能感受到他跳躍的心和強烈的情感,但流注在筆端卻又非??酥坪驮鷮崱_@種調(diào)和是很難得的。這本書不是為一時而寫,它是為世世代代而寫。鄒老師不是為自己而寫,而是為中國的詩歌精神而寫?!?/p>

在東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張娟看來,這部作品的分量在于,它不只是給一個詩人作傳,其實也是在給時代作傳。比如傳記中的重頭戲,關(guān)于當時中國大學的西進和南遷史,這是非常需要梳理的一段歷史。穆旦就是在漫長的行走之中,慢慢變成了另外一個穆旦。張娟認為:“因為鄒老師本身也是一個詩人,詩人在理解詩人的時候,有一種內(nèi)在的相通,有一種靈魂上的惺惺相惜,所以才能使詩史互證得以成立,也使我們在讀這部傳記的時候,覺得它是可以令人信服的。”

海寧地方文化專家王學海也提及詩人寫詩人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耙兄x鄒漢明,他又一次在我們文學的殿堂里面,把穆旦的詩有力地提升到了新漢詩文本的高度。鄒漢明通過精心的積累與梳理,讓傳主與人、與自然、與戰(zhàn)爭等進行了深入的精神對話。這種對話不僅展現(xiàn)了穆旦作為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也反映了他所處時代的社會現(xiàn)實,這種深度的解讀和呈現(xiàn),讓讀者能夠更加全面地理解穆旦的詩歌創(chuàng)作,以及他在現(xiàn)代漢語詩歌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p>

海寧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松明對《穆旦傳》的價值也表示了高度認可。他指出,海寧自古鐘靈毓秀、人文薈萃,從王國維的哲思到徐志摩的詩情,從金庸的江湖到穆旦的深邃,這片土地始終涌動著文化的春潮。尤其是查氏家族,“自明清以來以‘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輝煌聞名于世,詩書傳家、忠義為本的家風代代相傳。近現(xiàn)代以來,查氏后人更涌現(xiàn)出穆旦、金庸等文化巨匠,他們以筆為劍,在文學與思想的天地間開疆拓土,將中華文化推向世界舞臺”。因此,《穆旦傳:新生的野力》的出版,不僅是對這位現(xiàn)代主義詩人、翻譯家的一次深情回望,也是對海寧文化的一次深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