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女,這女子很不一般。
這里說的可不是她是《神雕俠侶》中的女主角,所以注定不一般,而是金庸賦予她的人設與其他武俠小說中的女主角不太一樣。
她冷若冰霜,不通世俗禮法,仿佛就不像是這塵世中的人一般,也正因為如此,讀者也難免對她的身世感到好奇。

(小龍女、小小龍女劇照)
其實對于資深武俠迷而言,以“主角的身世”為噱頭的故事不少,所以金庸在故事開篇對小龍女的身世閃爍其詞時,不免讓人覺得他是在埋伏筆,只為在必要的時候引出劇情轉折,可直至故事結束,小龍女的身世仍是個謎。
金庸到底在顧慮什么?
一、忘了揭曉的謎團
小龍女登場之后,金庸就已經有提到她的身世有些特殊之處了。
只道她是多年前被人遺棄在重陽宮前的一個棄嬰,之后又被那林朝英的侍女給領養(yǎng)了去,繼而被培養(yǎng)成了后來的古墓派掌門。
其實光從這段描述來看,小龍女的經歷就值得細品了,那全真教與古墓派自重陽祖師與林朝英鬧掰之后,就是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tài)。
也就是說,這兩派之人平日里根本沒有來往,全真教的人不會沒事跑到活死人墓去轉悠,古墓派的人也不會走到重陽宮前晃蕩。
這即是問題所在。
小龍女被遺棄的那天,林朝英的侍女為何會心血來潮地跑去重陽宮前?

(楊過、小龍女劇照)
甚至對于古墓派的那幫人而言,他們向來不與世人打交道,一個個又修煉那“十二少”的心法,也就是少思、少欲,正常情況下來說,他們壓根不會有“同情”“憐惜”之類的情緒,這也是為何孫婆婆死的時候,小龍女沒有任何傷感的情緒的原因。
而林朝英這侍女卻對當時身處襁褓之中的小龍女起了憐惜之心,繼而將她收養(yǎng),這合理嗎?
顯然,不合理。
無論怎么看,都不合理,除非只有一種解釋,小龍女本就是她的孩子,而這重陽宮前遺棄嬰兒,再找個借口將她收養(yǎng)回來,不過是她自導自演的戲碼。
畢竟古墓派門規(guī)森嚴,門中之人都必須在手臂上點上守宮砂,足見祖師婆婆定下的規(guī)矩是沒人敢違背的,這侍女不知與誰有了一段感情,繼而懷上了小龍女,卻又怕人說閑話,才導演了這么一出好戲。
如果事情真是筆者推測的這般,那金庸為何不把這段關系挑明?
其實很簡單,就因為他賦予這位侍女的人設有些過于“模糊”了。
二、力壓五絕的高手
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雙雕時代是屬于五絕的時代,當年參與華山論劍的南帝、北丐、東邪、西毒以及中神通就是這個時代的武林天花板。
不過到了《神雕俠侶》中,金庸又引出了古墓派,他又說那古墓派祖師林朝英與王重陽的實力相當。
而林朝英這侍女作為林朝英的徒兒,自然也有不俗的實力。
不過這侍女究竟強到什么程度呢?

(王重陽、歐陽鋒劇照)
你可別以為這個連名字都沒被提及的角色是個龍?zhí)祝聦嵣辖鹩构P下諸如此類的龍?zhí)讛?shù)不勝數(shù),那掃地僧、斗酒僧、前朝太監(jiān)又何嘗不是沒有姓名?那也絲毫不影響他們的強大。
這侍女也是一樣。
根據(jù)連載版的設定,她的實力甚至是凌駕于五絕之上的,當然,這里提到的“五絕”是不包括王重陽的,畢竟她活躍于武林之中時,王重陽早已仙逝,但包括歐陽鋒在內的其余四絕,是不如她的。
這不是筆者的推測,而是連載版原著中的描述:“小龍女又道:‘她深居古墓,極少出外,但有一年為了師姐,出外料理一件要事,竟中了一個惡人的暗算。師父吃了虧,也就算了,不去和他計較,哪知這惡人得寸進尺,竟將師姐擄了去,師父的武功本來遠勝于他,只是暗器功夫,卻是不如,于是創(chuàng)制玉蜂金針和冰魄銀針兩件暗器,這才打敗了他,將師姐奪回。但這一役中師父也是身受重傷,雖然拖了多年,終于無法治愈,師姐的五毒神掌功夫,便是那惡人教的,她和那惡人相處日久,不知不覺間受了他的熏陶,性情大變。’”

(李莫愁劇照)
連載版中也明確提到,李莫愁的五毒神掌是由歐陽鋒傳授,也就是說,此時林侍女交手的那位惡人就是歐陽鋒。
而金庸明確提到“林侍女的武功遠勝于歐陽鋒,只是暗器不如”,但她很快又自創(chuàng)出玉蜂針與冰魄銀針,這也證明她的天賦確實一流。
但金庸賦予林侍女如此人設卻也存在諸多難以自圓其說的地方。
三、自相矛盾之處
盡管古墓派是個隱世門派,所以即便林侍女有超越東南西北四絕的實力,也不屑與他們爭雄,這是說得通的。
可問題在于另外兩個問題難以解釋。
其一是林侍女是與誰有了一段情,才生下了小龍女,繼而自導自演這出收養(yǎng)親生骨肉的戲碼?
其二是歐陽鋒把李莫愁擄走又是為了什么?他向來都只是個武癡,對女人的興趣不大,李莫愁又不似當年的黃蓉那般,可以為他翻譯《九陰真經》,似乎這事兒也缺乏一個合理的解釋。

(金庸、小龍女)
這即是武俠小說的通病,要圓一個漏洞,即難免拆東墻補西墻,有時候反而會牽扯出更多的漏洞。
因此在不影響劇情走向的前提下,金庸刻意隱瞞小龍女的身世,也不失為一種聰明的寫法,這樣不僅不會讓劇情產生漏洞,也讓小龍女的身世多了幾分神秘感,正是一舉兩得。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