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隨著新中國的建立,國民黨在大陸的殘部主力只剩下蔣介石的嫡系和白崇禧的桂系軍隊。面對解放軍勢如破竹、摧枯拉朽一般的攻勢,這兩股勢力的覆滅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當時,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為了保存實力,負隅頑抗,曾給蔣介石出過一個很奇葩的主意,就是將國民黨殘余部隊撤到越南,去剿滅胡志明的武裝,進而以北越作為茍延殘喘的基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然,我們都知道結果了,白崇禧沒去成越南,而是死在了臺灣。

那么,他當時是出于什么考慮,想往越南跑?

蔣介石對此是什么態(tài)度?

而這個計劃為何最后沒能實現(xiàn)呢?

往哪跑?

在蔣介石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的陰謀全部破產(chǎn)后,國民黨政權已經(jīng)搖搖欲墜。蔣介石在1948年年中,就開始琢磨到臺灣“南狩”的事兒。

這年的6月26日,蔣經(jīng)國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信,提出國民黨政府已經(jīng)有了崩潰的可能,因此需要早做準備。

同時,他還提出了三條退路:第一是去國民黨的“龍興之地”~廣東;第二是去抗戰(zhàn)時的基本盤~四川;第三則是去萬全之策的臺灣。

最后,蔣經(jīng)國建議老爹:準備跑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蔣介石對兒子的建議非常重視,很快就琢磨出未來以臺灣為老窩,廣州為跳板的“反攻大陸”計劃,并讓陳誠去臺灣,當了省主席。

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第三次“下野”,隨后,他拿出了最后的計劃:

首先,把臺灣打造成最后的老巢;

其次;繼續(xù)盤踞東南沿海,與臺灣相互呼應;

再次:控制住大陸西南,作為備用后方;

最后:收拾最后的心腹大患~桂系。

1949年4月,我軍百萬雄師跨過長江。

聞訊大驚的蔣介石立刻吩咐顧祝同等人按照預定計劃,守住上海、廈門、廣州等要地,以掩護國民黨殘存勢力退往臺灣。

5月上旬,蔣介石給自己的嫡系將軍團開了個內(nèi)部會議,正式宣布由黃埔系來負責逃臺行動,而對于自己眼中的政治渣渣,例如CC系的那幫人,蔣介石則決定讓他們跟著桂系逃到西南,自生自滅。

與此同時,桂系也沒閑著,李宗仁和白崇禧決定團結廣東,另立門戶,與逃臺的蔣介石分庭抗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時,白崇禧手里還有40多萬兵力,所以,他的盤算是以重兵繼續(xù)盤踞西南和兩廣,并在得到美國的援助后,繼續(xù)與我黨抗衡。

1949年1月25日,李宗仁也把這一企圖告訴了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

他強調(diào)桂系將盡可能地守住廣州;如果守不住,桂系將退到廣西和廣東的南部,死守雷州半島和海南島;或者,桂系干脆撤退到與我國西南接壤的緬甸、泰國或者是越南;但是,最佳方案還是從廣東撤到海南島。

美國在當時挺看好桂系,同時,也確實準備了高達7500萬美元的援助,并承諾桂系一旦進入廣東,將對其提供充足的后勤供應。

如此一來,關于到底該怎么逃跑,桂系和蔣介石就產(chǎn)生了分歧,而兩邊都看重的廣東,就成了爭奪的焦點。

1949年6月18日,蔣介石發(fā)了毒誓,要死守臺灣。而李宗仁表示自己絕對不會去臺灣,白崇禧則強調(diào)東南沿海無險可守,還不如據(jù)守西南。在他的算計中,西南包括有四川、云南、貴州、廣東、廣西5省,而最后的據(jù)點則是海南島。

當時,李宗仁已經(jīng)是代總統(tǒng),為了痛打蔣介石,他干脆以“代總統(tǒng)”的身份,直接把陳誠那個臺灣省主席的職務給免了,并任命孫立人取得代之。當然,臺灣還是蔣介石說了算,李宗仁的任免根本就沒能實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在另一方面,蔣介石也知道了桂系的底牌,在一番討價還價之后,他成功逼著桂系“吐”出了其撤往海南島的必經(jīng)之路~廣東、

由此可見,國民黨能打勝仗才怪?都大勢已去了,還在對虛頭巴腦的勢力范圍爭吵不休。不過,蔣介石和桂系在一個想法上是高度一致,那就是盡量別和我軍硬碰硬,見勢不妙,就趕快撤,而且各自都把退路安排妥了。

那么,事態(tài)的進展真能如他們所設計的那樣嗎?

想得美!

如前文所述,蔣介石和桂系在逃跑“戰(zhàn)略”上完全是對立的。

桂系要割據(jù)西南和華南,實在不行,才逃到海南島。而且,在李宗仁和白崇禧看來,美國是絕對不會讓臺灣落入我黨之手,據(jù)守臺灣純屬多此一舉。所以,兩人要求蔣介石放棄臺灣。

可蔣介石不這么想,桂系都跟他對著干了幾十年,他絕對不可能把自己的腦袋拴在桂系的褲腰帶上,而如果放棄臺灣,那他就只能按宋美齡的建議,要不逃到美國,要不去菲律賓當寓公。對于這樣的結果,蔣介石絕對不能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在解放軍突破長江,揮師南下的形勢下,蔣介石一直試圖阻止桂系的逃跑計劃,他的盤算是讓桂系繼續(xù)當炮灰,阻擋我軍兵峰,以延緩新中國的成立。

當然,蔣介石這純屬癡人說夢。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10月2日,我軍便對蔣介石和桂系都心心念念的廣東,發(fā)起了廣州戰(zhàn)役。

10月7日,我軍攻克廣州的“大門”~韶關。這把白崇禧嚇得趕快跑回桂林進行“部署”。蔣介石也連開好幾個“重要會議”。

同時,我黨中央軍委則針對蔣介石和桂系在廣東問題上的窩里斗,制定出三路大軍包桂系“餃子”的戰(zhàn)略部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1949年10月9日到10日的衡寶戰(zhàn)役中,桂系的1個軍和4個師被我軍4個軍包圍,最后,除了桂系138師的師部和一個團僥幸逃脫外,其余全部被殲滅。

于是,桂系殘軍只能紛紛逃往廣西。

10月下旬,白崇禧召集桂系主要頭目開會,決定先保住云南、廣西西南、廣東南部和海南島這些地盤,同時,還要控制住越南北部。

由此可見,白崇禧在當時也慌神了,是又打算跑到云南,又打算跑到海南島,還打算退到越南。

而我黨中央軍委針對桂系的動向,決定將其主力殲滅在廣西境內(nèi)。

當了代總統(tǒng)的李宗仁也是急火攻心,他能和蔣介石叫板的本錢就是桂系的軍隊,所以,他建議白崇禧別玩命了,趕快把老本撤到海南島算了。

在廣州被我軍攻克前夕,李宗仁還找美國幫忙協(xié)助桂系在海南島頑抗到底。美國那邊也承諾如果桂系撤到海南島,美國會提供大炮、飛機和大量軍用物資,及100萬美元的“特別費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白崇禧在李宗仁三番五次的催促下,也跑到海口,和薛岳、陳濟棠、余漢謀商量桂系10幾萬殘兵撤到廉州北海,以便和海南島形成“掎角之勢”,來等美國的“援助”。

蔣介石本來就是想讓桂系當炮灰,怎么可能同意白崇禧的計劃,所以,他趕快派顧祝同飛到???,告訴薛岳臺灣會支持海南島,并囑咐他一定不能讓桂系殘兵撤到島上。

白崇禧那邊看蔣介石的反應不積極,更著急了,便拿出了保底的方案:往越南跑!

在此之前,白重新曾經(jīng)派李品仙到和越南國王保大接觸過,當時商量的結果是國民黨殘兵撤到越南境內(nèi),換個“志愿軍”的旗號,幫著保大打胡志明的越共武裝。本來就是法國人傀儡的保大對此當然撫手稱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眼看蔣介石不讓桂系殘軍撤到海南島,白崇禧就讓48軍軍長張文鴻率軍趕到龍州,準備接應桂系入越。

同時,他也把這個計劃匯報給蔣介石,說這是個保存實力,以圖東山再起的萬全之策。

那么,蔣介石是如何回復的呢?

春秋大夢

得知白崇禧要往越南跑之后,蔣介石立刻給尚在白崇禧手里的嫡系17兵團的劉嘉樹發(fā)電,告訴他:不許跟著白崇禧去越南!

于是乎,桂系和蔣介石在怎么跑的問題上從10月中旬一直扯皮到11月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在這20來天的時間里,我軍已經(jīng)完成了殲敵部署。

11月3日,見大勢已去的蔣介石突然通知白崇禧可以撤到海南島,而且由他來負責兩廣。薛岳也表示熱烈歡迎白崇禧來負責防守雷州半島,以抵抗我軍進攻海南島。

事實上,蔣介石的盤算是自己的嫡系都撤回臺灣,讓桂系繼續(xù)和我軍死磕。

基本走投無路的白崇禧也只能接受蔣介石的這個“好意”,讓開往龍州的48軍調(diào)頭,盡快抵達玉林待命。

但是,白崇禧這時采取行動,已經(jīng)晚了。11月6日,我軍三路大軍已對其完成合圍。在11月27日到12月2日的粵桂邊戰(zhàn)役中,桂系9萬多人在逃往海南島的途中幾乎被殲滅。

不過,白崇禧手里還有不到8萬來人,又動了去越南的心思。而美國這回則要求蔣介石要團結桂系,同時,也同意白崇禧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逃往越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既然主子發(fā)話了,蔣介石也只能照搬,答應白崇禧率部到海南島休整。于是,白崇禧又改了主意,把老窩空運到了海口。同時,他通知殘部的殘部可以由龍州退到越南當“志愿軍”。

白崇禧的想法是我軍要是跨境追擊,就會造成國際問題,美國必將干涉。那么,自己的老本還能保住一些。

然而,他又算計錯了。很快,他剩下的4個兵團,除了2萬來人跑到越南,其余5萬多全部被我軍殲滅。而越南當時是法國人的地盤,那兩萬多人還沒等當上“志愿軍”,就被法國人給繳械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49年12月12日,解放軍39軍攻克鎮(zhèn)南關。至此,白崇禧的桂系及其指揮的其他國民黨軍隊共被殲滅17人,華南大追擊以我軍大獲全勝告終,為拔地而起的新中國獻身了一份厚禮。

而沒了本錢的李宗仁只能遠遁美國,白崇禧則無可奈何地在12月底去了臺灣,他那個以越南為老窩,圖謀東山再起的計劃終究只是一場春秋大夢,被歷史的車輪碾得灰飛煙滅。

素材來源:
觀察者網(wǎng)丨為什么桂軍怎么撤逃,都擺脫不了被消滅的命運?
人民網(wǎng)丨白崇禧曾向蔣介石建言:自古裁兵不難裁將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