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明:本文根據(jù)資料改編創(chuàng)作,情節(jié)均為虛構(gòu)故事,所有人物、地點和事件均為藝術加工,與現(xiàn)實無關。
- 圖片非真實畫像,僅用于敘事呈現(xiàn),請知悉。
“我老伴差點沒了,這賬你怎么算?”
60歲的李大爺滿臉通紅,指著親家王大爺?shù)谋亲?,氣得渾身發(fā)抖。
王大爺一臉無辜:“李老哥,你這話就不對了!啥叫賬?咱搭伙過日子,這點損失不是應該的嗎?”
李大爺氣得拍桌子:“搭伙過日子可以,搭伙虧錢不行!”

李大爺今年六十歲,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淺淺的皺紋,那是他一輩子辛勤勞作的勛章。老伴劉阿姨五十七,同樣被生活磨礪出了堅韌。
他們大半輩子勤勤懇懇,在柴米油鹽的瑣碎里精打細算,省吃儉用供孩子上學,又咬著牙幫兒子買房,如今終于盼到退休,本以為能松口氣,過過清閑日子,卻不想麻煩悄然降臨。
劉阿姨身體狀況不佳,年輕時在工廠沒日沒夜地干活,落下了一身病根。
腰椎間盤突出常常折磨得她直不起腰,高血壓也像顆定時炸彈,時刻威脅著她的健康。
每年,她都得定期去醫(yī)院復查,每一次檢查,都像是一場與病魔的艱難較量。
雖說日子過得緊巴巴,但李大爺對老伴關懷備至。
每天清晨,他就鉆進廚房,絞盡腦汁變著法兒做飯,力求讓劉阿姨吃得營養(yǎng)又舒心。
他們的日子平淡如水,卻在這平淡中流淌著溫馨,像是冬日里的一杯暖茶,慰藉著彼此的心。
然而,兒子李強的婚事卻成了老兩口的心頭大患。
李強的媳婦來自外地,遠嫁至此,兩家人相隔甚遠,親家之間幾乎沒什么往來。
劉阿姨心思細膩敏感,總覺得親家王大爺一家對他們態(tài)度冷淡,隱隱透著看不起的意味。
李大爺性子直,心里窩火,嘴上不服氣地嚷嚷道:“不來往就不來往,咱靠自己過日子,也不稀罕他們!”
可誰都沒料到,幾個月前,事情突然有了轉(zhuǎn)機。
電話鈴聲突兀響起,李大爺接起,聽筒里傳來王大爺熱情的聲音:“老李啊,咱倆怎么說也是親家,這么多年卻一直沒走動走動,實在不該。我瞧你們老兩口日子過得辛苦,我這心里也不是滋味。要不這樣,咱搭個伙過日子吧?你想想,我一個人守著這三室一廳的大房子,空蕩蕩的,怪冷清。你們搬過來,大家住一起,開銷能省不少,咱們老哥幾個還能時常嘮嘮嗑,熱熱鬧鬧的,多好!”
這提議如同一顆石子投入李大爺平靜的心湖,泛起層層漣漪。
他暗自思忖,兩家湊在一塊兒住,每個月的房租、水電費都能省下一筆,確實能緩解經(jīng)濟壓力。
再者,劉阿姨身體不好,平日里自己照顧起來有時也力不從心,若有個親家一起搭把手,無論是日常做飯、照顧起居,還是劉阿姨身體突發(fā)狀況時,都能相互照應,方便許多。
李大爺猶豫片刻,說道:“這事兒…… 行是行,但得問問我老伴?!?/p>
他掛了電話,把事情一五一十跟劉阿姨說了。劉阿姨聽后,沉默良久,最終也點了頭,輕聲說道:“行吧。”
就這樣,李大爺和劉阿姨收拾好簡單的行李,搬進了王大爺寬敞的大房子,開啟了這段特殊的 “搭伙養(yǎng)老” 生活。
剛開始的日子,宛如春日暖陽,滿是愜意。
王大爺性格開朗,像個開心果,總能帶來歡聲笑語。每天清晨,他都會興致勃勃地招呼李大爺和劉阿姨:“走,咱老哥幾個一起去附近菜市場買菜,可不能虧待了自己!”
一路上,王大爺妙語連珠,講著菜市場里那些有趣的人和事,逗得李大爺和劉阿姨笑聲不斷。
到了菜市場,王大爺熟門熟路,和每個攤主都熱情打招呼,還不忘給李大爺傳授挑選新鮮食材的竅門。
看著王大爺這般大方豪爽,李大爺打心眼里覺得這個親家靠譜,心里暗自慶幸這搭伙的決定做得對。

吃飯的時候,王大爺總是提議買點好的,什么牛肉、海鮮都往家里買:“老李啊,咱們年紀大了,不能省這點兒錢,吃好了身體才好!”
劉阿姨也附和:“是啊,老伴,王親家說得對,吃好點兒?!?/p>
李大爺雖然覺得有點小貴,但想著兩家搭伙,自己也不能太摳,便掏了錢。
可沒過多久,他發(fā)現(xiàn)不對勁了。
王大爺總是習慣性買貴的東西,但從不主動掏錢,每次都讓李大爺結(jié)賬。
李大爺心里開始嘀咕:“咱搭伙是搭伙,可這怎么全是我出錢?”
更讓李大爺郁悶的是,王大爺不僅愛買貴的,還特別大手大腳。
家里的水費電費蹭蹭往上漲,有一次電費竟然到了1000多塊。
李大爺開玩笑似的說:“老王,咱這水電費用得跟五星級酒店似的,厲害?。 ?/p>
王大爺卻擺擺手:“哎呀,老李你別小氣,咱住得舒服才最重要!”
李大爺有心提醒,但想著兩家是親戚,終究沒好意思開口。
可真正讓李大爺火冒三丈的,是老伴劉阿姨的一次生病。
那天劉阿姨忽然覺得胸悶氣短,臉色煞白。
李大爺嚇得趕緊讓王大爺開車送醫(yī)院,結(jié)果王大爺慢悠悠地說:“這時候叫車不是更快?我這車加油太費勁了?!?/p>
最后,還是李大爺急得滿頭大汗,自己叫了救護車。
到醫(yī)院檢查后,醫(yī)生說劉阿姨血壓太高,再晚一步后果不堪設想。
“老伴差點沒了,他居然還在計較油錢!”李大爺氣得直罵,“這叫什么親家?簡直是個混賬!”
住院后,劉阿姨需要用一些進口藥物,一個療程下來花了好幾千塊。
李大爺心疼得不行,但又不得不掏錢。
回到家后,他特意清點了一下賬目,發(fā)現(xiàn)這兩個月下來,光是各種開銷,他已經(jīng)賠了4萬塊!
這天,李大爺拉著王大爺坐下來,黑著臉說道:“老王,咱得好好算算賬了。”
王大爺一聽這話,頓時不樂意了:“算什么賬?咱搭伙過日子,哪能這么計較?”
“搭伙可以,可這兩個月我出的錢怎么比你多?還有這水電費、買菜錢,你怎么算的?”李大爺聲音提高了八度。
王大爺卻哈哈一笑:“哎呀,老李啊,咱倆是一家人,計較這些就沒意思了吧?”
“計較?你知道這兩個月我賠了多少嗎?4萬塊!我老伴還差點沒了,這賬你還要不要算?”

王大爺臉色也冷了下來:“那你當初說搭伙,是誰同意的?”
屋里氣氛頓時劍拔弩張。
李大爺忍無可忍,拍桌子吼道:“這日子,老子不搭了!”
第二天清晨,李大爺和劉阿姨收拾行李準備離開。
可就在他們出門時,王大爺卻忽然站在門口。
臉色難看地說道:“老李,你走可以,但這個東西得留下!”
李大爺看了一眼王大爺手中的東西,頓時愣住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