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紀法小課堂

斧不止則薪多

《漢書·枚乘傳》載,“泰山之霤穿石,殫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鉆,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币馑际翘┥缴系募毩髂艽┩笌r石,拉到盡頭的井繩可以磨爛井梁。水滴并非鉆鑿巖石的工具,繩索也不是鋸斷木材的利器,日復一日卻使之成為可能。

水之柔之所以能克石之剛,非因力能摧堅,而在綿綿不息之勢。查諸史志,先賢多有明訓?!盾髯印駥W》云:“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論衡》載:“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薪多”,《格言聯璧》亦載,“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边@些古訓都在告誡我們,想要做成事,不能一曝十寒、虎頭蛇尾,而要做一個長期主義者。

道理雖淺顯,行之卻不易。試想,如果不是向著同樣的方向落下,水滴永遠不會有洞穿石頭的一天。長期主義不只是對時間的簡單延長,更是對“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篤定和堅守,是對目標、價值和意義的深遠追求。明代徐霞客在青年時就樹立了“朝碧海而暮蒼梧”的壯志,從22歲開始,執(zhí)青杖、躡芒鞋,跨千峰而探龍穴,越瘴癘而溯江源,足跡遍及今天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西、貴州、云南等地。所謂“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0年不移其志的徐霞客,“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終以60萬字游記鐫刻萬里山河。

一滴水撞擊頑石,難以立刻收獲自身的價值和成果,卻依然不懈滴下,這種敢字當頭的無畏精神也值得人們學習。唐代玄奘為取真經獨闖西域,穿越八百里流沙時“四夜五日無一滴沾喉,口腹干焦,幾將殞絕,不復能進”,穿越天山時“經途險阻,寒風慘烈,多暴龍,難凌犯?!逼D難困苦,可見一斑。然而他卻說:“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正是秉持著這種“雖死無悔”的精神,玄奘日日前行,跋涉5萬里,歸國后譯經75部1335卷。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碑斶@般精神匯作江海,便是改天換地的偉力。太行絕壁間,數十萬林縣兒女鋼釬作筆、汗血為墨,鑿壁穿石、挖渠千里,十年鑿就天河飛渡;毛烏素沙海畔,風沙成患,山西右玉20余任縣委書記帶領干部群眾接力植綠,終以青翠接天;更見大漠深處,無數航天赤子秉承“兩彈一星”精神,從東方紅寰宇初鳴,到嫦娥探月背回眸,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的高光時刻。只要初心如磐,何懼征程萬難?當億萬顆水滴對準一點反復落下,再堅硬的巖石也會被洞穿。

柔水懸檐,終蝕泰山之石;素麻捻索,竟斷蒼木之筋。非金石本脆,其力隱于日月之末,藏于毫厘之微。稽古觀今,此理猶新。新征程上,黨員干部當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襟懷,持“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摒棄急功近利,回歸深耕細作,錨定目標、敢字當頭、久久為功,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貢獻力量。

來源: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