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今世界局勢亂哄哄的,北約秘書長呂特前陣子拋出一句警告,直指歐洲在安全上的軟肋,直白地說,歐洲太依賴美國了,搞得自己像個甩手掌柜。
這話一出,很多人開始反思:歐洲咋就混成這樣了?
再回頭看看中國,從建國到現(xiàn)在,能在國際舞臺上硬氣地站穩(wěn)腳跟,跟毛澤東當(dāng)年的選擇脫不了干系。他那套獨立自主的路子,放到現(xiàn)在看,真是高明得讓人服氣。

毛主席的奮斗與抉擇
1893年,毛澤東出生在湖南湘潭韶山?jīng)_的一個普通農(nóng)民家庭。小時候家里條件一般,他早早就接觸了勞動和讀書。1914年,他考進湖南第一師范學(xué)校,開始接觸新思想,尤其是馬克思主義,這對他后來的路影響巨大。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他跑到北京,參與組織學(xué)生運動,算是正式踏上了革命的道兒。1921年,他參加中共一大,共產(chǎn)黨就這么在上海成立了。那時候,他29歲,已經(jīng)鐵了心要干革命。

1927年,大革命失敗,國民黨反水,共產(chǎn)黨日子不好過。毛澤東帶著隊伍上了井岡山,開辟農(nóng)村根據(jù)地,走出一條“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路子。1934年,紅軍被迫長征,他帶著隊伍翻雪山、過草地,硬是闖出一條生路。
1935年遵義會議,他正式成了紅軍的領(lǐng)頭人,穩(wěn)住了隊伍的方向??谷諔?zhàn)爭時期,他在延安一邊指揮作戰(zhàn),一邊寫文章,像《論聯(lián)合政府》這樣的東西,講得很明白:中國得靠自己,不能指望別人。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他又在西柏坡指揮解放戰(zhàn)爭,一仗接一仗打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那天是10月1日,他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底下的群眾都沸騰了。

建國后,他忙著搞土地改革,讓農(nóng)民分到地,日子有了盼頭。接著是“一五計劃”,1953年開始,工業(yè)化起步,鋼鐵廠、鐵路這些大項目一個接一個上馬。他還推動原子彈研發(fā),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炸響,徹底打破了西方的核壟斷。
毛主席這輩子,最牛的地方就是堅持獨立自主。他看得很清楚,中國要站起來,不能靠別人施舍,得自己動手干。從革命到建國,他的每一步都在為這個目標鋪路。
他的政策雖然不完美,但硬是讓中國從一窮二白走到能自己造飛機大炮的地步。這份眼光和膽識,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北約的警告與毛主席的遠見
1949年,北約在美國華盛頓成立,12個國家簽字,目標是聯(lián)手對抗蘇聯(lián)。剛開始,歐洲國家覺得這買賣劃算,美國出兵出錢,他們跟著沾光就行。
時間一長,問題就出來了。北約成了美國主導(dǎo)的組織,歐洲國家慢慢把自己的防務(wù)交給美國管,軍隊縮水,武器研發(fā)也跟不上。
美國在歐洲建了一堆軍事基地,比如意大利的阿維亞諾、德國的拉姆施泰因,戰(zhàn)機隨時能起飛,歐洲國家反倒成了“房東”,啥事都得聽“租客”的。
到了2023年,北約秘書長呂特站出來說話了。他在一次會議上警告,歐洲太依賴美國,一旦美國掉頭不管,歐洲的安全就懸了。

2023年11月,《大西洋報》爆料,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早就看不慣歐洲占便宜的心態(tài),副總統(tǒng)萬斯也提出讓歐洲多掏錢。
烏克蘭危機里,歐盟國家吵來吵去,最后還是得看美國臉色。這說明啥?歐洲幾十年的依賴,已經(jīng)讓自己沒了主動權(quán)。
再看看中國。1949年,解放軍打進南京,美國大使司徒雷登還想跟中共談條件,提出“援助”換利益。毛澤東直接拒絕了。他在延安就說過,中國不能靠別人,得自力更生。
建國后,西方搞封鎖,中國硬是頂著壓力搞工業(yè)化。1953年“一五計劃”啟動,鞍山鋼鐵廠、長春一汽這些項目全靠自己干出來。1964年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氫彈也成了,1970年“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上天,這些都是硬實力的證明。

外交上,他也不當(dāng)誰的小弟。1955年萬隆會議,周恩來代表中國發(fā)聲,亞非國家都買賬。1971年,中國恢復(fù)聯(lián)合國席位,站上國際舞臺。
跟歐洲不一樣,毛主席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靠別人。他知道,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自己強了,才有底氣。這條路雖然苦,但讓中國避開了歐洲那種被人牽著鼻子走的尷尬。
北約秘書長的警告,其實是給歐洲敲了個警鐘,也讓咱們更看清毛主席當(dāng)年的高明。他早就明白,依賴別人遲早得栽跟頭,中國得靠自己闖出一條路。這份遠見,放到現(xiàn)在看,真是牛得不行。

毛主席政策的影響與中國的今天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去世,享年83歲。他走的時候,中國已經(jīng)有了工業(yè)基礎(chǔ)、國防實力和國際地位。他去世后,中國迎來新階段。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了,鄧公提出改革開放,經(jīng)濟開始起飛。1980年代,深圳從一個小漁村變成經(jīng)濟特區(qū),工廠遍地開花。2020年,中國經(jīng)濟總量破100萬億,城市高樓林立,農(nóng)村也富起來了。
科技上,中國也沒停步。2003年,“神舟至今五號”把楊利偉送上太空,2020年“天問一號”奔火星,這些都是硬邦邦的成果。
國際上,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1971年成了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后派維和部隊去戰(zhàn)亂地區(qū),2013年還搞了“一帶一路”,連通亞歐大陸,港口、鐵路忙得熱火朝天。

回頭看歐洲,烏克蘭危機里,歐盟國家自己拿不出主意,還得靠美國撐腰。北約內(nèi)部也亂,法國德國意見不一,美國還老嫌他們出錢少。
反過來,中國這些年的發(fā)展,靠的就是毛主席打下的底子。獨立自主這條路,讓中國不怕別人卡脖子,自己說了算。他的政策不光是當(dāng)年的救命稻草,也是今天中國硬氣的根。
當(dāng)然,毛主席的核心思路——靠自己、不低頭,放到現(xiàn)在還是管用。歐洲的依賴讓人捏把汗,中國的路子卻越走越寬。這差距,很大程度上就是毛主席當(dāng)年選對了方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