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一般都會特別寶貝兒子。要說對兒子惡語相加,應該是有特殊原因,比如兒子不是自己親生的。
記得2年前熱搜的“錯換人生28年”新聞,有遺傳疾病的媽媽杜新枝,就買通醫(yī)院的熟人,將自己有先天疾病的兒子,跟隔壁軍官的兒子調包了。此后她的兒子郭威從小被辱罵,沒學上,十幾歲就被安排出去做苦力。
如今已經30年了,杜新枝將家里的4套房產都過戶在自己的傻女兒名下,唯獨沒給郭威家產,因為她知道他不是親兒子,只是自己調包的別人的孩子。在郭威的整個成長過程中,必然是一直被惡語相加的。其實“惡語相加”這句后面還有一句叫“痛施體罰”。這不是臆測,而是顯然少不了的。

因此,一般只有在非親生的情況下,母親才會對兒子各種責備和打罵,不比被有些惡毒后媽虐待的程度低。
其他情況,比如小時候兒子不爭氣,媽媽一時半伙氣順不過來,就拳腳相加打罵兒子。但也只是一時的,平常兒子再差也是相當寶貝的。自古以來就有兒子殺人后老母親還包庇的。
此外,母親也是人,也會PUA,既然對女兒會用PUA之法,為何對兒子就不會用呢?顯然也會。母親可能通過這種方法來刺激兒子早日成才,或者引導他走進婚姻家庭生子等世俗生活。
但無論如何,母親對兒子惡語相加并不是一個常態(tài)。如果不是如此,那必然事出反常必有問題,我們要找到事情的本質,才好對癥施法。來看下今天這位星友的媽媽對兒子是如何壞的,又是為了什么。
“你好,幽哥,我是上海獨生子,體制外上市公司朝九晚五工資1w5。”
大城市獨生子,其實進體制內更好。當然,可能當初沒有這個悟性,或者正好選擇了體制外職業(yè)道路。那得走我們職業(yè)經理人之路,主要奔著大公司高工資,而不是守著家父親的方圓3公里找工作。
目前不知道你的學歷和畢業(yè)年數(shù),月薪1萬5,不好判斷是高是低。但對于本地人來說,1萬5是超過上海平均工資的,也超過了大多數(shù)表的堂的姨的兄弟姐妹。還算尚可的收入,好歹也是上市公司,且不加班,本地人確實比較容易滿足于這樣的工作。
“我的母親情緒不穩(wěn)定,暴躁易怒,也跟不上時代。”
你的母親情緒不穩(wěn)定,要看時間范疇,她是一直如此,還是最近突然如此?暴躁易怒跟后天遇到的事情相關,也跟她本身的情緒控制水平甚至是否有精神疾病相關。
但根據(jù)你的描述,她的思維“跟不上時代”,這里應該是因后天事物所致她最近才如此暴躁的。她的思維跟你或者你父親的思維有沖突的地方,她的三觀跟你的三觀當然不完全一樣,你們經常吵架、斗嘴,所以媽媽就更易怒了。
你現(xiàn)在成年并有了工作,覺得媽媽的很多思想跟不上時代,但是小時候你并沒有這么說。因為小時候你需要仰仗父母尤其媽媽給你安排好起居,還有上學所需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所以你尚可以容忍她的“跟不上時代”。
其實這里有代溝,這是正常的,只要不過分,也沒多大問題。你也可以搬出來,見《成年后,是單獨搬出來,還是一直跟父母同住?》,我是贊成成年子女即使未婚也先搬出來不跟父母同住的,因為這會有很大的矛盾,還影響了親情。
“在家里經常罵我,貶低我的價值觀,說我不能不愿意吃苦?!?/p>
這里就找到原因了,你的母親顯然在你小時候和求學期間并沒有經常罵你,主要是在你畢業(yè)賺了工資之后跟你不對付,她罵你,說你不愿意吃苦。當然你有些價值觀確實跟她不一致,這個倒沒大問題,主要問題出在吃苦二字。
媽媽應該是鼓勵你努力,哪怕加班、出差、出國等也在所不惜。你的媽媽是一個相對要強的女人,結婚后她發(fā)現(xiàn)你的爸爸就是個躺平的老公,婚前她沒看得出來,但已經結婚生子了,也沒了大的辦法,因此她就寄希望于你。
她盼著你成才,已經盼了大概30年了,哪知道你從22歲本科畢業(yè)開始就一直表現(xiàn)出你父親當初婚后才躺平的狀態(tài),甚至你比父親更厲害、更佛系、更好面子、更會講理由找借口。
其實即使如此也就罷了,媽媽說幾句也就拉倒,不大可能持續(xù)對你這個兒子一直惡語相加,因為你早成年了?,F(xiàn)在為何如此呢?有一個重要原因。你按照我的建議試試,你將稅前1萬5稅后1萬2的工資,每月拿出5千上繳給你的母親。這招你試試看,90%可以保證你的母親不再暴躁了。
你畢業(yè)好幾年快30歲了,一直不給家里生活費,吃家里的用家里的,不談交房租了,水電煤氣你一分錢幾乎都不肯出,不過問,也就裝個寬帶是你花的錢。
母親嫌棄你懶惰,是一種委婉的方法,她是心存善念,覺得兒子自己花錢大手大腳確實每月1萬2到手工資就月光,還有時不夠花要問父母借一點,所以就沒錢交給她了,如果你這個兒子能月薪2萬哪怕做加班的工作,那也會多出來了8000,這樣兒子就可以每月拿出至少5000來孝順父母或者交給家里了。
媽媽也是沒辦法,又不好意思直接將如上想法說出來告訴你,所以才用這種愚蠢的方法來自欺欺人,通過惡語相加來期盼兒子上進,然后懂事,適當給老父老母一點經濟補償,這也是精神安慰。母親并不是期待你真的去加班、熬夜、跳槽、出差、外地、外國打工。

“我母親目前退休后上班一個月6k塊,單休?!?/p>
你的母親是勤勞的,她已經退休,每月有退休金大致在五六千上下,這是比較平均的水平。此外她不懶惰,很勤勞,她還繼續(xù)出去打工,找的6天工作制甚至晚上要加班的工作,又為家里每月多賺了6千塊。這樣母親目前的月到手收入就有了1萬1-1萬2的樣子,跟你差不多了。
可能也正因為如此,你覺得母親不缺錢,父親也有退休金,家里算不上富裕但至少父母不缺你的這點工資。你就想當然的,從22歲開始工作拿工資到現(xiàn)在快30歲,你就沒給過父母日常的生活費或者家用的零錢,你覺得他們自己有收入,也有錢用,繼續(xù)養(yǎng)著你是應該的,因為他們沒有其他子女。
“父親勸我不要和頭腦不好的人一般見識,可是我有時候就是忍不住和她吵架,她罵得太難聽和顛倒是非了?!?/p>
父親跟你站在同一條戰(zhàn)線,主要他想做和事佬。但是父親可是跟母親相親相愛才結婚的,結婚后又“忍受”了她30年。這對他來說是個常態(tài),父親對老婆的討厭可沒有那么深。只是父親在婚后的30歲前后也被他的老婆你的媽媽如此教訓過。父親躺平的行為、狀態(tài)和心態(tài)一直被母親詬病,哪知道盼了二十多年已經成年并工作了的兒子也是如此。兒子更像爸爸而不像媽媽,這是媽媽暴躁易怒的主因。
當然,她罵得太難聽了,有時甚至是顛倒是非,這就是愛之深才恨之切。她感覺到你還可以改變,還來得及,所以才罵你。哪天你40歲了,她也就不罵了。還有個方法,哪天你結婚了,她也不會罵你了,她知趣,屆時罵你就牽涉到兒媳婦,她也不方便罵了。母親罵你,主要是為了鞭笞你。
你要想到古代,岳母刺字,罵都是輕的,人家在北上刻字,來讓兒子長記性。

無論是罵、打還是刺、刻,都是罵在兒子身上,痛在母親心上。
“我很想搬出去住,但是覺得我一個上海人為啥要搬出去住白白浪費錢?!?/p>
你早就該搬出去住了。沒有規(guī)定說上海人成年后不能搬出去住,而且上海人成年后勢必大多數(shù)都是要搬出來的,你將來結婚了也要搬出來,即使不結婚你也要單獨成戶,為何不早點搬出來呢?
你覺得每月付了租金,你就虧了,是白白浪費錢。那父母的房子給你住,他們收不到租金,他們不也是白白浪費錢?
你不但成年,又工作多年,還月薪上萬,為何畢業(yè)以來一直不給父母上繳一部分工資呢?為何房租、水電、生活開支不出呢?逢年過節(jié)你給父母紅包了沒有?大概是都沒有的。

“而且我媽動不動就說等我爸死后,就不把家產給我,自己養(yǎng)老請人照顧自己(不被騙就不錯了)?!?/p>
母親用惡毒的語言想逼你成長、懂事,但是你貌似看不懂,你想到的則是母親被別人騙錢,這樣你就拿不到她的錢和財產了。
“所以現(xiàn)在這種情況,我是應該1.提升學歷和工資,爭取30歲能年薪百萬,然后上海買房子(難度大)?!?/p>
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但可以定目標40歲時年薪百萬,30歲你大概率是達不到的,你現(xiàn)在才月薪1萬5。一直津津樂道于不加班的工作,享受于省下的來實際是搜刮父母的小幾千塊房租,暗喜于上海本地人的面子,滿足于全家一套的三室一廳房產,這是很難快速實現(xiàn)年薪百萬的,格局也沒到這一水平。
不過買房是對的,趁著現(xiàn)在房價也不漲還下跌了,這幾年都可以想辦法買套自己的房子。你總不能一直指望父親去世、然后媽媽再去世、接著你來收他們的房子,這是你家唯一的房產。你要自己成家立業(yè),早買房為好,至少35歲前買1套,現(xiàn)在你才二十大幾不到30歲。
“2.和我爸一樣,裝聽不見,陪她演戲,順著她,換個安寧。我爸和她分房睡。”
爸爸可以裝,他都裝了30年了,你才畢業(yè)六七年,你裝不了,順著她沒有用,你已經順了好幾年了,自從你畢業(yè)第一年有了工資卻從不上繳后至今,你的“裝聽不見、陪演戲、順著她”的實踐,沒能換來安寧。所以這個方法顯然是不行的,不解決問題。
其實你哪怕稍微不要那么小氣,每月給母親1000塊生活費,母親也就開始改善、不怎么罵你了。你的問題你自己看不出來,懶是有一點,其實最大的毛病就是小氣。
父母這個年齡分房睡是正常的,但是你十來歲就跟母親分床睡了,不是現(xiàn)在也無法忍受母親的暴躁情緒?分房間并不解決問題。
“3.去北京或者深圳賺高工資(近期去國際一線城市紐約這種不太現(xiàn)實)”
如果工資能接近翻番,哪怕增長50%,跳到廣深或者北京,去工作一兩年,這倒是個好方法。不過我擔心你找不到這樣的工作,而不是你擔心的去紐約工作現(xiàn)實不現(xiàn)實。

“4.能否用女領導的方法對待我固執(zhí)的母親?”
女領導用的什么方法?我不是太清楚。如果你問的是你應對女領導的方法,那當然可以,媽媽就是家里的領導,你得哄著她、拍她馬屁、凡事順著她、多多匯報,這是方法一,成本最小,你試試看。
但是不能解決多少問題,我建議你每月給母親1-2千塊生活費看看情況,不見多大的效果就每月3-5千,這是方法二,也是兒子的鈔能力。
如果還不解決問題,則你需要盡快搬出來住了,這是方法三,先租房,然后開始籌首付買房。
此后你加緊跳槽、提升學歷、增加副業(yè)、投資理財、少炒股、不創(chuàng)業(yè),逐漸走向年入百萬,則無論是否結婚,母親大概率就恢復正常了。
到了這里,有人問:這位星友的母親有沒有可能是精神疾病,比如躁郁癥?
回答:應該不是。
能正常結婚生子,兒子都大學畢業(yè)并接近30歲了,她在60歲上下,不大可能是有精神疾病。她自己退休后還出去工作,人是比較吃得開的,只是她三十年來灰心喪氣于老公的躺平,最近五六年來煩惱暴躁于兒子的小氣、不上進和得過且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