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的油菜花到三月底四月初達到顏值巔峰,江浙皖滬一帶的周末游,有車推薦自駕婺源,到婺源來看春天的路線實在豐富,但因為景點分散,自駕是在婺源最好的旅行方式。
自駕婺源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出發(fā)地出發(fā)一路自駕到婺源,一種是坐高鐵到婺源站通過租車APP下單后在婺源站提車開始自駕。
大多數(shù)人來到婺源的第一站是篁嶺,篁嶺最美的季節(jié)是春季和秋季,春季有呈梯田式盛開的油菜花,秋季有曬秋,篁嶺雖美,但因為這里早已經(jīng)沒有了原住民,全部改為了商業(yè)用途,而且來婺源篁嶺的人也實在是太多,我是不太喜歡湊熱鬧。

從杭州出發(fā)到婺源三百多公里,這一趟自駕踏春之旅非常值得。
婺源有一日游二日游或者更多的時間行程安排,也有南北線之分,我走的這一條線路是一日游線路,我是從婺源縣城出發(fā),行程包括:上坦村、慶源村、三眼橋、虹關(guān)村、察關(guān)村、鳳山村、漳村,走這條線路需要開山路,駕車時需要小心一點。

餐 飲
來到江西下館子, 敢開在鬧市區(qū)的館子大多可以放心去吃,口味略重的人,來到江西更對胃口,婺源原屬古徽州,口味上更多偏向于安徽的口味,但又些江西的味道。
這個時候間點去婺源下館子不要忘了點一份蕨菜炒臘肉,婺源的另外春筍、粉蒸肉、清明餃子、糊豆腐,婺源汽糕都不錯,還有圖下這種用苦櫧果實來做成的豆腐,苦櫧豆腐,可以涼拌可以紅燒可以入火鍋,口感順滑清涼。



上 坦 村
上坦村位于婺源縣北部,是一個古樸而寧靜的小村莊。這里因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的取景而聲名遠揚。

村口有一棵千年古樟樹,枝繁葉茂,樹下可以體驗竹筏漂流,泛舟碧水之上,穿過古樸的板凳橋,仿佛置身于畫中,村中還有一座由三百年歷史的徽派古宅改建的民宿“明訓(xùn)別院·云水謠”,在這里可以體驗圍爐煮茶,感受古村的慢生活。
慶 源 村
慶源村距離婺源縣城東北66公里,建于唐廣德年間,素有“小桃源”之稱。整個村莊像一條小船,全長約1公里,穿村而過的小溪名為“桃溪”,兩岸有16座石板橋相連。



村口有一個很小的停車場,從停車場一側(cè)沿溪流走可以繞村一圈,慶源村的商業(yè)氛圍不濃,不收門票,它帶來的驚喜比篁嶺要更多一點。
慶源村現(xiàn)存百余幢明清時期的徽派民居,粉墻黛瓦,古色古香,村中還有一株1200多年的銀杏樹,高28米,需三四人才能合抱,是慶源村的標志性景觀。
三 眼 橋
三眼橋位于段莘鄉(xiāng)騰坑村或王村,正名永濟橋,是一座三拱石橋。橋中間的石拱陽面有“永濟橋”石匾,字跡清晰可見。古橋下水流潺潺,橋的三拱倒映在水中,形成一幅美麗的畫面。
三眼橋需開車到路邊,再步行至三眼橋處,路邊有村里的老頭騎三輪拉客至三眼橋處,5元一個人,老頭會把車子開到飛快,還叫你不要擔(dān)心。
據(jù)今有六百多年歷史的三眼橋,是兩村之間的一個便利通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被遺棄的廢橋,村里的老頭說村子里原本是可以跑車的青石板路,后被村子里人拆了蓋房,連同青石板路一同拆掉的還有這座三眼橋,現(xiàn)在的三眼橋的就是被拆之后的樣子,孤零零立在山野之中,欲說還休的模樣。



虹 關(guān) 村
虹關(guān)村是徽墨的發(fā)源地,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村中保存著許多明清時期的古建筑,如“墨莊”“墨府”等。走進虹關(guān)村,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墨香四溢的年代。在這里,你可以參觀徽墨制作工藝,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察 關(guān) 村
察關(guān)村是一個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村中古建筑眾多,石板路蜿蜒曲折,充滿了歷史的韻味。漫步在察關(guān)村,你可以感受到歲月的沉淀和古人的智慧。
鳳 山 村
鳳山村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村莊。這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村中有一些傳統(tǒng)的徽派民居,保留了古樸的風(fēng)貌。此外,鳳山村周邊的自然風(fēng)光也非常迷人,適合徒步旅行和攝影。
漳 村
漳村位于婺源縣東北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村中有一條清澈的小河穿村而過,兩岸綠樹成蔭,景色宜人。漳村的古建筑保存較為完好,石板路、古橋、古民居等都充滿了歷史的痕跡。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濃郁的鄉(xiāng)村氣息和淳樸的民風(fēng)。
這條婺源自駕線路串聯(lián)了婺源的多個古村落,每個村莊都有獨特的風(fēng)景和文化。從古樸的上坦村到被譽為“小桃源”的慶源村,再到徽墨發(fā)源地虹關(guān)村,每一步都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沿途的自然風(fēng)光和人文景觀相得益彰,讓人流連忘返。
無論是自駕游愛好者還是攝影愛好者,都能在這條線路上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