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王公與西王母,太陽神和太陰神
東王公與西王母分別代表著太陽之神和太陰之神,他們負責對得道成仙者進行考核。隨著時間的流逝,東王公的形象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而西王母在成為王母娘娘之后,卻變得家喻戶曉。
四御,作為道教中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掌管著天地的統(tǒng)治權(quán)。其中,玉皇大帝居于至高無上的地位,是天界的最高神祇,而其他三位則輔佐他共同管理宇宙。
在古代殷族的神話傳說中,至高無上的始祖神帝俊擁有兩位神圣的配偶——東母和西母,她們分別象征著太陽和月亮的母親。大約在東周時期,隨著西方的信息沿著草原之路向東傳播,西王母的形象逐漸融入了月亮女神的特質(zhì),形成了具有月神色彩的神格。到了東漢時期,又構(gòu)建出了帶有太陽神特質(zhì)的東王公神格,作為西王母的對應(yīng)配偶。從晉代到唐代,西王母被視為女仙的主宰,而東王公則被認為是男仙的主宰。

東王公
東王公,亦稱木公、東木公、東衛(wèi)父、東華帝君、扶桑大帝,是青陽之元氣的化身,百物的先驅(qū),執(zhí)掌著東方的陽和之氣。他棲息于東海方渚山,作為大司命,專責記錄天界與人間的罪與福。帝君擁有三十五位助手,協(xié)助其工作。每逢丁卯日,他便登臺觀察,洞察天下修道者與求仙之士的狀況,并詳加記錄,這些記錄作為評估和決定他們是否能“登仙”的重要依據(jù)。因此,所有得道成仙者,都需首先向東王公致謝。在道教中,東王公亦被尊稱為青靈始老君,與丹靈、黃老、皓靈、玄老并稱為“五方五老”。

西王母
西王母,亦稱作九靈太妙龜山金母、太虛九光龜臺金母元君、金母、西姥,民間通常尊稱為“王母娘娘”,在道教神話體系中,她是女性神仙中的至尊。西王母的起源可追溯至中國遠古時期西方一個部落的圖騰,該圖騰描繪為“人形、虎齒、豹尾”,反映了當時西王母形象的威嚴與可畏;隨著時間的推移,西王母的形象經(jīng)歷了多次演變,最終成為天帝之女,化身為一位容貌端莊、性格仁慈、氣質(zhì)高雅的天界女神,而先前那個兇猛的西王母形象則被重新詮釋為西王母麾下的“西方白虎之神”。到了明清時期,隨著玉皇大帝成為天界的至高神祇,西王母也隨之成為玉帝的王后,她常以賜福人間善男信女長壽而聞名。

西王母,作為天庭瑤池的主宰,掌管著太陰之力,是所有女仙的領(lǐng)袖。她與東王公共同管理陰陽二氣,共同孕育天地,塑造萬物。因此,那些修煉成仙的人,在向東王公致敬的同時,也必須向西王母行禮,以求得進入三清境的資格。據(jù)傳,每年的三月初三,眾天神都會聚集于瑤池,為西王母慶祝壽辰,這一盛事便是我們所熟知的“蟠桃會”。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