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場捧杯?各位是不是立即腦補了一下1998年世界杯,德尚在家門口捧起大力神杯的畫面?或者,更遙遠的1974年,貝肯鮑爾在主場加冕世界杯冠軍?
但今天,我們說的是歐冠。
像世界杯,歐洲杯這樣的賽事,東道主是固定的(當然,也有2021年那種由多個球場聯(lián)合承辦的極端案例),運氣好的話,東道主能打滿7場比賽,而且都是在主場。但歐冠這樣的賽事,無論是之前的小組賽,還是一以貫之實行的淘汰賽,都是主客場兩回合,所以無所謂誰占據(jù)主場之利,兩者都有這種機會。
唯獨決賽,是一場定勝負。而且,很早就已經(jīng)確定。因此,如果承辦決賽的球場,是某個球隊的主場,而他們又很爭氣,打進決賽,那么,他們的確有主場捧杯的機會。這就是歐冠語境下,主場奪冠的模式。
當然,這種事是可遇不可求的,因為,決賽球場早早確立,但誰能保證這個球隊能一路趟進決賽?而且,歐洲有那么多球場,但豪門也就那么幾個,所以,除非決賽場地定在了豪門的主場,主隊進決賽的概率,才會大一些。
今天之所以說這個話題,就是因為本賽季,符合這個情況。即,本賽季歐冠決賽的場地,是一個頂級豪門的主場。他們有機會打進決賽,在主場捧杯。
但有些遺憾的是,歐冠四分之一決賽一場2:1,似乎給出了一種暗示——主場捧杯,似乎機會不大了。值得一提的是,歐冠改制以來,從來沒有一個球隊,能在主場捧杯。

更準確地說,不是2:1,而是1:2,因為拜仁輸給國米,是在他們的主場。
拜仁對國米,從實力上來說,也許是四組對決中最接近的了。誰輸誰贏都正常,但孔帕尼似乎不如小因扎吉老辣,主場輸球,意味著客場翻盤難度更大。所以,拜仁和國米的晉級概率,已經(jīng)向后者傾斜。
而本賽季歐冠決賽場地,就是安聯(lián)球場。也就是,拜仁的主場。
正如前面所說,在如今的語境下,歐冠決賽只有安排在伯納烏球場,諾坎普球場,安聯(lián)球場,安菲爾德球場,斯坦福橋球場等少數(shù)幾個地方,我們才會期待主場捧杯的場景。本賽季,拜仁雖然遠遠不是史上最強狀態(tài),但由于有這么一個打進決賽主場奪冠的機會,所以他們肯定格外珍惜。
其實13年前,拜仁就曾在安聯(lián)球場打過歐冠決賽,可惜輸給了切爾西。而這,已經(jīng)是比較極端的案例了,畢竟主隊打進了決賽。事實上,1992年以來,歐冠就從未有主場捧杯的案例,大多數(shù)決賽球場的主隊,連決賽的門檻都邁不過去。比較著名的案例,比如2010年,歐冠決賽,伯納烏球場,而皇馬止步十六強;比如2003年,歐冠決賽,老特拉福德球場,曼聯(lián)止步八強。
算上改制前的例子,比較著名的是80年代的羅馬,他們打進決賽,而恰好那次的決賽場地是他們的主場,羅馬奧林匹克球場。但可惜他們輸給了利物浦。

印象中,唯一在主場捧得冠軍的例子,是皇馬的五連冠時代。56到57賽季,皇馬2:0擊敗佛羅倫薩奪冠,當時的比賽場地,就是伯納烏球場。
也許,歐冠改制后主場捧杯的例子,本賽季依然不會出現(xiàn)。或者,等第二回合結(jié)束了再說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