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老覃在前天發(fā)布了《李宗仁歸國,周恩來故意在必經(jīng)之路放毛主席塑像,暗中觀察其反應(yīng)》一文到“覃仕勇說史”上,文中講到:原國民黨代總統(tǒng)李宗仁在國民黨政權(quán)土崩瓦解后先逃香港,隨后從香港再逃美國。所謂“落地鳳凰不如雞”,作為一個曾經(jīng)影響時局的風云人物,身在異鄉(xiāng),飽嘗寄人籬下之苦,又兼風燭殘年,不免思歸。

那么,在他的前任秘書程思遠的多次操勞奔走之下,聯(lián)系上了周恩來,排除了各種險阻,終于1965年7月12日回到了祖國。

李宗仁作為原國民黨代總統(tǒng),毅然從海外歸來,所產(chǎn)生的轟動效應(yīng)和政治影響力是巨大的。

似乎,在同類事件上,能制造出更多的轟動效應(yīng)和政治影響力的,就只能是蔣介石放下武器,從臺灣歸來了。

所以,李宗仁在上海虹橋機場走下飛機時,得到了周恩來、陳毅、葉劍英、張云逸,以及上海市委第一書記陳丕顯和上海市長曹獲秋等人親自迎接等人的熱烈歡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宗仁先是緊緊地抱住周恩來,老淚縱橫,久久說不出話來。

周恩來親切地說:“全國人民都歡迎你回來。”

李宗仁在淚眼婆娑中認出了曾是老戰(zhàn)友、又是老對頭的張云逸,他伸出一只手,緊握著張云逸的手說:“感謝勝之兄,感謝共產(chǎn)黨!”

張云逸動情地說:“一家人不講兩家話,德鄰公,今后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周恩來等人在上海的接機已經(jīng)讓李宗仁激動萬分了。

7月20日,李宗仁一行乘飛機由上海飛抵北京,在機場上更得到了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及民主黨派負責人和著名民主人士的熱烈歡迎,當真是萬眾矚目。

李宗仁的熱淚又一次涌出眼眶,當即在機場候機大廳里莊嚴地發(fā)布了自己的回國聲明,聲稱自己

“以海外待罪之身,感于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和毛主席的英明領(lǐng)導(dǎo)下”,“期望追隨我全國人民之后,參加社會主義建設(shè),對反帝愛國事業(yè)有所貢獻,今后自誓有生之日,即是報效祖國之年”。

李宗仁對毛主席是如此的崇敬和愛戴,但在當天并未能見到毛主席,只好對著機場上周恩來事先讓人擺放好的毛主席塑像深深地鞠了一躬。

時間過去了6天,即在7月26日上午, 李宗仁一行正在北京東郊紡織廠參觀,才接到了毛主席要在中南海接見他們的通知。

李宗仁高興極了,手舞足蹈,興奮得像一個正準備過節(jié)的小孩子。

他們乘車從新華門進入了中南海。

毛主席在游泳池休息室里靜靜地抽著煙,端坐在一旁作陪的,正是李宗仁過去的老部劉仲容。

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潔沿著游泳池的邊沿回廊興沖沖往休息室走來。

毛主席見了,擠熄了煙蒂,起身相迎,同李宗仁和他的夫人親切地握手,高興地說:“你們回來了,以后也是國家的主人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等李宗仁夫婦,以及隨行的程思遠等人坐下,毛主席突然風趣幽默地對李宗仁說:“嘿!嘿!德鄰先生,臺灣當局不斷誣蔑和誹謗我們,你這一次歸國,在他們看來,恐怕是上錯船了?!?/p>

李宗仁聽了,臉色大變,一時無言以對。

所幸程思遠才思敏捷,反應(yīng)機智,他在旁應(yīng)答道:“尊敬的毛主席,我們不是上錯了船,是搭上慈航渡登了彼岸了?!?/p>

彭真附和著說:“對,對對對,登了彼岸?!?/p>

眾人聽了,都開心地大笑起來。

李宗仁也如釋重負,跟著大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