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國大陸持續(xù)不斷地秀肌肉,美媒顯然坐不住了。
近日,美國《1945》網站報道稱,解放軍或在半年內統(tǒng)一臺灣。
注意哈,不是說動起手來要六個月的時間,而是說在未來六個月的某一天,解放軍就完成了統(tǒng)一。

這則判斷背后,是他們對解放軍綜合作戰(zhàn)能力“成熟度”的一次重估。
并且,美媒還貼心的找一些美國專家,認真的分析解放軍可能會用到的戰(zhàn)術。
總結起來就是,“耐心封鎖、閃電奪取以及徹底混亂”。
首先是耐心封鎖,聽名字就知道,說的是解放軍只管封鎖,其他事情都不要做。
由于臺島90%的糧食與天然氣,都是通過海運輸送。
如果解放軍不急著打,而是用海空軍在臺島周圍構建一道“隔離圈”,切斷外部補給,臺島的社會秩序就會面臨嚴峻考驗。

時間拖得越久,資源越緊張,民心越容易動搖。
讓臺島餓上個把月,那么它自然而然就“投降”了。
這一策略的優(yōu)勢在于低烈度、可控性強,同時對外界干預的空間也相對較小。
從戰(zhàn)術層面看,解放軍已具備“區(qū)域拒止”(A2/AD)能力,尤其是火箭軍、東部戰(zhàn)區(qū)的岸基反艦導彈系統(tǒng),可以有效覆蓋臺灣周邊海域。

美媒認為,這是解放軍最具性價比的方式,不是大打出手,而是不打也能贏。
圍而不打,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如果嫌封鎖這招的時間太慢,解放軍還可以使用第二種,速戰(zhàn)速決的“閃電奪取”。

先用大規(guī)模導彈,對臺島的各種防御系統(tǒng)進行地毯式摧毀,然后解放軍利用“登島神器”快速上島。
比如,之前被爆出來的“神秘駁船”,可將大量士兵以及軍事裝備運送到岸上。
更重要的是,這種駁船能夠在沒有碼頭設施的情況輕松部署。

過去幾十年,臺偽方面一直把沿島的20處地勢平坦,適合大規(guī)模搶灘登陸的海灘,進行重點部署和運營。
而現(xiàn)在,解放軍已經能做到,你布防的地方我不去,你忽略的地方我強攻,主打一個隨心所欲。
因為臺偽當局根本不知道,未來解放軍會從哪里進行登陸,簡直防不勝防。
考慮到美國與中國有12個小時的時差。

如果選對時間,那么毫不夸張的說,可能美國人還沒醒來,解放軍就已經完成登島了。
是的,就是這么迅速。
除了這種情況外,美媒還說了第三種最危險也最擔心的情況,也就是“徹底混亂”。
如果解放軍在收復臺島時,日本、菲律賓、美國對其進行干預,那么不好意思,統(tǒng)統(tǒng)都將納入被打擊之列。

一旦解放軍動手,圍繞臺灣的行動可能不再是“單點突襲”,而是“全域壓制”。
值得注意的是,美軍2023年國防授權法案就提出,要儲備至少5年的彈藥用于西太平洋沖突,這意味著他們早就預測了沖突可能蔓延的態(tài)勢。
但問題是,是否真有意志和能力,承擔一場大國戰(zhàn)爭帶來的系統(tǒng)性代價?
總結來說,美媒焦慮的是,雖然不確定解放軍未來會怎么做,但可以肯定的是,解放軍已經準備好了。

真正的戰(zhàn)爭,不一定打響槍聲;
真正的勝利,是你還沒出手,對方已經失去斗志。
再聯(lián)想當下,如果美國繼續(xù)升級關稅遏制措施,對于東大來講等同于制裁與脫鉤。
咱們可以宣布為了保證國家安全,即刻收回臺灣管轄權。
島內現(xiàn)存任何武裝視為非法組織,限時自行解除,否則后果自負。
所以,臺海局勢的終點,可能不是哪天突然爆發(fā),而是哪天你發(fā)現(xiàn),棋局已悄然落子。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