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中國大打特打關稅戰(zhàn),最高興的人是誰呢?
答案是普京。當全世界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在美國的時候,牢京就能悄悄地做一些大事了。最近,英國一名官員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普京接下來準備將戰(zhàn)略重點放在巴爾干半島上。
他認為雖然烏克蘭危機目前還沒有結束,而且特朗普吸引全世界絕大多數目光,但如果如此放任不管俄羅斯拿下巴爾干半島,會導致發(fā)生很多嚴重的問題。
有一說一,普京如果想要拿下巴爾干半島,我并不會覺得驚訝,因為這里是沙俄自古以來的戰(zhàn)略重點。

自19世紀以來,沙俄以“解放斯拉夫同胞”之名,試圖通過克里米亞戰(zhàn)爭從奧斯曼帝國手中奪取巴爾干。盡管克里米亞戰(zhàn)爭慘敗導致50萬俄軍死亡,但俄羅斯始終將巴爾干視為“溫暖且同源”的文明腹地。
等到了蘇聯(lián)時期,斯大林曾試圖控制鐵托等人,實現對南斯拉夫的控制。只不過鐵托的頭很鐵,敢硬杠斯大林,這才沒讓蘇聯(lián)成功。
可以說,如果普京真的想要接入巴爾干,那這絕非臨時起意,而是俄羅斯自古以來的重要戰(zhàn)略。

克里米亞戰(zhàn)爭相關作品
從現實利益上看,巴爾干半島是俄羅斯向歐洲輸送能源的關鍵樞紐。2013年《俄羅斯聯(lián)邦外交政策構想》明確將巴爾干定義為“向歐洲提供油氣的重要交通節(jié)點”。俄羅斯通過天然氣管道網絡,強化對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等國的能源捆綁,同時利用經濟合作抵消歐盟與北約的東擴壓力。
英國情報機構更發(fā)現,俄羅斯近年借助“灰色地帶”戰(zhàn)術——如煽動政治對立、扶持親俄媒體,甚至策劃黑山政變——試圖在巴爾干制造“可控動蕩”。這種混合戰(zhàn)爭模式既能分散西方對烏克蘭的注意力,又能以低成本擴大勢力范圍。
此外,在軍事意義上,巴爾干地區(qū)也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俄羅斯將巴爾干視為抵御北約的最后防線。自2004年波蘭等國加入歐盟后,俄羅斯在中東歐的傳統(tǒng)影響力被逐步壓縮,唯有巴爾干仍存在親俄政權和未完全倒向西方的國家。
俄羅斯通過支持塞族民族主義、炒作科索沃問題等手段,放大該地區(qū)的族群矛盾,使北約難以實現“完整歐洲”的整合目標。俄羅斯一直以來都希望把巴爾干地區(qū),變成延緩北約東擴的防火墻之一。
至于英國人的猜測是不是真的,我只能說看上去挺有道理。
目前俄羅斯確實有能力對巴爾干進行干涉,此前不干涉是因為美國的戰(zhàn)略注意力在俄羅斯,貿然出手不僅得不到任何好處,還有可能喪失介入巴爾干問題的機會。

而現在特朗普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貿易戰(zhàn)上,那么俄羅斯的機會就來了。雖然目前烏軍已經滲入了別爾哥羅德地區(qū),但是從規(guī)模上看,沒有庫爾斯克戰(zhàn)役那么大。當然,對俄羅斯來說這件事情還是非常丟人的,直到現在他們都沒有進行任何回應。
根據泄露文件,英國現在已經開始防備俄羅斯對巴爾干地區(qū)地滲透了。英國外交部通過“反虛假信息項目”,秘密資助波羅的海至巴爾干地區(qū)的獨立媒體,以削弱俄羅斯宣傳機器的效力。此外,英國聯(lián)合中東歐國家推動能源多元化,試圖切斷俄羅斯通過能源施壓巴爾干的抓手。
最后就是現在巴爾干地區(qū)搞出來的反塞爾維亞同盟,也是英國人的手筆,只能說經典攪屎棍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巴爾干地區(qū)很有可能成為新冷戰(zhàn)的第二個戰(zhàn)場。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