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明:本文根據資料改編創(chuàng)作,情節(jié)均為虛構故事,所有人物、地點和事件均為藝術加工,與現實無關。圖片非真實畫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翠竹園高檔小區(qū)的業(yè)主群突然炸開了鍋。
"緊急通知!28棟的李總是個騙子!請大家互相轉告!"
"天啊,那個投資公司的CEO居然是個送水工!"
"誰認識李總的趕緊看手機,我被騙了300萬!"
"我也是受害者,被騙280萬,現在電話打不通,人也找不到..."
消息像滾雪球一樣在群里炸開。
幾分鐘內,幾百條信息瞬間刷屏,整個群里亂成一鍋粥。
幾個月前還在爭相要投資的人,現在都慌了神。
物業(yè)辦公室里,八個穿著時尚的女業(yè)主哭作一團。
妝容精致、衣著考究的她們此刻已是淚流滿面,名牌包隨意扔在沙發(fā)上。
35歲的王海燕癱坐在椅子上,渾身發(fā)抖,臉色慘白:"完了,完了......上個月他還說項目馬上上市,讓我再投500萬......"
"你才500萬!"趙琳一邊抹著眼淚一邊說,絲巾早已哭得濕透,聲音里卻帶著一絲不服氣。
"我可是把房子都抵押了,還借了娘家的錢,加起來800萬呢!"
就連這種時候,這些平日里光鮮亮麗的女人們還在比誰投得多,誰更慘。
誰能想到,半年前搬進翠竹園的"李總",會給這個高檔小區(qū)帶來如此巨大的震動。
那是去年十月的一個周末。秋高氣爽,小區(qū)里的梧桐樹開始泛黃。
一輛嶄新的黑色奔馳S級轎車緩緩駛入翠竹園,在28棟樓下穩(wěn)穩(wěn)停住。

從車上下來的是個三十出頭的男人,身高一米八左右,穿著一看就價值不菲的意大利手工西裝,手腕上戴著金光閃閃的勞力士,手里還提著路易威登的公文包。
年輕帥氣的外表配上成熟穩(wěn)重的氣質,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目光。
幾個正在花園里做瑜伽的女業(yè)主紛紛側目,小聲議論起來。
"這位就是28棟新業(yè)主,李總。"物業(yè)經理陳姐滿臉堆笑地向圍觀的業(yè)主介紹。
"剛從硅谷回來,是某投資公司的CEO。"
"真是氣質不凡,一看就是成功人士。"正在遛狗的美容院老板娘林姐悄悄打量著。
"聽說房子是全款買的,七百多萬呢!"瑜伽教練張蕾壓低聲音說,"而且還是頂樓復式。"
李俊峰落落大方地和大家打招呼,言談舉止間透露出成功人士的自信。
他一邊和物業(yè)談裝修事宜,一邊不經意地展示著腕上的名表和手中的限量版公文包。
沒人知道,這個西裝革履、彬彬有禮的"李總",其實是隔壁小區(qū)的送水工小張。
白天穿著褪色的工作服送水,晚上回到翠竹園就搖身一變成了"投資公司CEO"。
李俊峰在小區(qū)里精心經營了兩個月的人脈。
他健身房辦了私教課,經常和幾個女業(yè)主一起做團課。
周末的紅酒品鑒會從不缺席,談吐不俗,對各種名酒如數家珍。漸漸地,他成了小區(qū)里最受歡迎的男人。
直到那天,他在健身房遇到了正在做橢圓機的王海燕。
"王總,今天這身運動裝很精神啊。"他主動搭訕,目光真誠而不輕浮。
"李總您太客氣了。"王海燕抿嘴一笑,擦了擦額頭的汗珠。
"聽說您之前在投行工作?"李俊峰若有所思地說
"最近我們有個新項目,是國家重點支持的高科技產業(yè),年化收益保底30%。這種好項目,放在其他地方早就搶瘋了,但我想優(yōu)先照顧下業(yè)主。"
王海燕眼前一亮:"真的假的?現在理財收益這么低,我這筆錢放著也是放著......"
"您要是感興趣,改天詳細聊聊。"李俊峰正要走,又像是想起什么。
"對了,這個項目門檻比較高,最少200萬起投。不過..."他意味深長地笑了笑,"看在您這么漂亮的份上,我想辦法給您打個折。"
"李總,等等!"王海燕一把拉住他,聲音都變了調
"200萬不多,我現在就可以投!"
就這樣,第一筆投資到位了。
一個月后,王海燕準時收到了20萬元的收益。這遠遠超出了承諾的30%年化收益。
"李總這人,講究!說到做到!"王海燕在小區(qū)的瑜伽群里炫耀,順便發(fā)了張在高檔餐廳慶祝的照片。
"一個月回報20萬,簡直比我以前一年的獎金還多!"
趙琳一看,頓時按捺不住:"海燕,幫我問問李總,我這兒還有300萬,能投嗎?"
"得找李總聊聊。"王海燕故作神秘,"現在投資的人太多了,他很挑的。"
李俊峰仿佛有特異功能一樣,第二天就出現在趙琳的瑜伽課上。

"趙總,我這項目馬上就要漲門檻了,再過幾天可能就要500萬起投了。"
他一邊做著拉伸,一邊狀似無意地說,"要不是看在王總介紹的份上......"
"別說了!"趙琳眼睛發(fā)亮,"我現在就去準備資金!"
一傳十,十傳百。漸漸地,小區(qū)里的女業(yè)主們都坐不住了。
四十歲出頭的美容院老板娘林姐把店里的積蓄全投了進去,三十五歲的瑜伽教練張蕾更是把房子都抵押了。
"這么好的項目,錯過就太可惜了!"大家都這么想。
很快,投資的隊伍越來越長。一群平時精明能干的女強人,現在卻爭先恐后,生怕錯過機會。
"我把鋪面都賣了,全投進去了!"
"聽說李總和某大佬關系很好,這個項目穩(wěn)賺!"
"這收益率,銀行理財那點利息簡直不值一提!"
第一個月,所有投資的人都拿到了超額回報。
趙琳更是在朋友圈曬出了某米其林三星餐廳的照片,暗示自己靠投資賺了50萬,惹得其他人眼紅不已。
第二個月,李俊峰說項目準備擴大規(guī)模,要引入國際風投,又動員大家追加投資。
"現在是最關鍵的時候,"他在業(yè)主群里發(fā)了條語音,聲音溫柔而堅定。
"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這可能是你們今年最后一次翻倍的機會。"
一時間,又是一波投資熱潮。原本投200萬的追加到500萬,投500萬的硬是湊到了1000萬。
女業(yè)主們爭著搶著要加碼,紛紛抵押房產、借貸加倉,生怕被別人占了先機。
這天清早,王海燕下樓買早餐。天還蒙蒙亮,面包店才剛開門。

突然,她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推著送水車從小區(qū)門口經過。
那人穿著發(fā)舊的藍色工作服,帽子壓得很低,但那張臉......王海燕覺得眼熟得很。
"李總?"她下意識喊了一聲。
那人明顯愣了一下,抬頭的瞬間,王海燕清楚地看到了那張再熟悉不過的臉。
不等她反應過來,那人已經加快腳步推車離開。
王海燕站在原地,渾身發(fā)冷。
她顫抖著掏出手機,撥打了李俊峰的號碼——關機。
再打開微信,發(fā)現已經被拉黑了。
她慌忙沖到28棟李俊峰的房子,門口卻貼著一張封條。
這時,她的手機突然響了,是物業(yè)打來的:"王女士,您現在能來物業(yè)辦公室一趟嗎?出大事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