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 前 言 ?
回溯到2015年,澳大利亞決定將達爾文港的經營權租給了中國的嵐橋集團,租期整整99年。然而,近期澳大利亞似乎改變了主意,計劃重新掌控這個港口的運營權。
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和候選人彼得·達頓明確表態(tài),無論誰當選總理,都將從中國企業(yè)手中收回達爾文港,并且可能采取強制手段來實現這一目標。
對于我國而言,這個港口具有非常重要的戰(zhàn)略價值,但為何澳大利亞突然有了這樣的念頭?難道是受到美國的影響,想借機對我國施壓?不過,他們可能選錯了對象。

? 達爾文港口的租賃 ?
達爾文港對我方的戰(zhàn)略意義不可小覷,其面積達到112平方公里,是我國商船進入澳大利亞市場的重要通道。
早在2015年,澳大利亞就公開拍賣了該港口的使用權,最終嵐橋集團以5.06億澳元的價格獲得了99年的經營權。

這是一筆雙贏的交易。在澳大利亞看來,將港口交給中國可以更好地促進開發(fā),并且有助于當時中澳兩國關系的發(fā)展。因此,雙方迅速達成了協議。
隨后,中國企業(yè)投入大量資金對港口設施進行升級和改造。如今,達爾文港煥然一新,而在此之前,由于美軍的存在,澳大利亞幾乎無法從中獲取實際利益。

事實上,這并不是澳大利亞第一次流露出想要收回港口的想法。早在合作達成后的第二年,美國就開始向澳大利亞施壓,希望終止與中國的這項合作。到了2020年,當時的澳大利亞領導人還以“國家安全”為由,試圖重新審查這筆交易。不過,在中國政府的努力下,最終沒有成功。
然而現在,澳大利亞再次反悔,聲稱可能會采取強制措施。這種態(tài)度不禁讓人懷疑背后的原因:難道僅僅是因為澳大利亞看中了達爾文港現在的價值?或許這只是表面現象,美國的影響可能才是關鍵因素。

? 美國的干預 ?
最近,美國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關稅戰(zhàn)”,引發(fā)了廣泛不滿。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的重要盟友,也未能幸免,被加征了10%的關稅。
近年來,澳大利亞一直緊跟美國的步伐,甚至前段時間在美國的鼓動下,還參與了對中國南海事務的干涉。然而,特朗普政府并未因此放過澳大利亞,這顯然損害了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面對這種情況,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的態(tài)度卻讓人難以捉摸。

針對美國的行為,阿爾巴尼斯需要給國內民眾一個交代。他批評特朗普對澳大利亞加征關稅的做法,認為這對兩國長期關系有害無益,完全不符合“朋友”之間的行為準則。然而,話鋒一轉,他又開始為美國辯護。
阿爾巴尼斯強調,只要他還擔任總理,就不會對美國的關稅政策采取任何實質性報復行動。這種前后矛盾的態(tài)度令人啼笑皆非:為了討好美國,他完全沒有展現出應有的骨氣。

更進一步的是,為了取悅美國,阿爾巴尼斯竟然公開對中國發(fā)難,似乎想通過收回達爾文港的舉動來表明對美國的忠誠。
隨著5月3日澳大利亞總理大選的臨近,現任總理阿爾巴尼斯和候選人達頓均表示,不論誰當選,都會努力收回達爾文港的經營權。這種要求顯然毫無道理,畢竟達爾文港目前發(fā)展前景良好,怎么可能輕易出售?

然而,澳大利亞這次的態(tài)度異常強硬。如果中國企業(yè)拒絕交易,澳大利亞政府可能采取強制手段。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商業(yè)談判,而是一種赤裸裸的威脅——不管愿意與否,中國都必須交出港口。
對此,嵐橋集團明確回應稱,從未考慮過出售港口,而且相關政府部門也從未就此事與其進行過任何溝通。

? 結 語 ?
針對澳大利亞的無理要求,我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林劍表示:“我們敦促澳大利亞政府為中國企業(yè)在澳的投資創(chuàng)造公平、非歧視且可預期的營商環(huán)境,不要濫用國家安全的概念,也不要將正常的商業(yè)合作政治化?!?/p>
長達近一百年的合作協議,僅僅過了十年就被單方面撕毀,澳大利亞顯然低估了事情的復雜性。

信息源:
青瞳視角 《澳兩黨候選人呼吁收回中國租賃的達爾文港 外交部回應》 2025-04-07

京報網 《將達爾文港租給中企 澳方要變卦嗎 澳政府或將介入討論》 2025-03-05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