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肯定還記得今年年初的時候,有人發(fā)現(xiàn)新課標改變會影響未來中考、高考選拔人才的要求,中高考卷子的出題目的也變了。就像出題人所說的那樣,以后考察孩子的絕不是誰只會算題誰就厲害,題海戰(zhàn)術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注定會被淘汰。
未來的題目難度會有提高,但不是運算有多復雜,而是要求學生有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吹揭坏李},首先想到的是標準答案可能并非現(xiàn)實答案,那就應以現(xiàn)實為主。其實在小學時就已經有很多這類題目了,可家長不理解,還以為是出題人故意為難。

“父親50歲,兒子49歲”被打叉,家長生氣質問:我孩子沒做錯!
有很多小學階段的題目難度超乎家長們的想象,簡直是想給那些想親手輔導孩子考上清華北大的家長一個下馬威,告訴他們哪怕是大學學歷來做小學的題目,如果腦子不夠靈光,也還是會做錯。
比如有一道思維擴展題很有意思,說一斤豬肉 3 元,10 斤豬肉多少錢。家長讓孩子老老實實算,答案當然是 30 元了,誰知道老師卻打上 4 個字:注意審題。眾說紛紜,有人說肯定是因為學生沒有結合實際。

現(xiàn)實中買這么多斤豬肉,老板會給便宜的,比如批發(fā)價可能是 15 元,不然就掙不了錢了。也有人說這道題的問題在于這個學生算錯了,在乘法考察的初級階段,主要是要學生明白乘法的順序,這道題應該先把 3 寫在前面,以 3×10 = 30 元為宜。
同樣的爭議也出現(xiàn)在了另一道附加題目上,這道題目是附加培優(yōu)題,顯然針對的是一些想要提升智商的學生。一位媽媽生氣地質問老師,說這道題目的答案雖然離譜,但只能是這一個正確答案。父親50歲,99歲,請問兒子多少歲?
家長們冥思苦想后,讓孩子用最簡單的算式99 - 50 = 49歲,可是老師卻給打了個紅叉,還讓家長再仔細斟酌,家長實在想不出來了。如果這種題目都有錯,那只能說明是出題人出的這道題有問題,把父親和兒子的年齡設計得不合理,父親50歲,兒子算出來49歲,這不符合生物學常識呀。
一些思維比較發(fā)散的家長給出了一些較為跳脫的答案,比如說其實他的兒子只有1歲,因為這個爸爸總共有49個兒子,但這樣的生育效率比鯰魚甩籽還快,顯然不太合理。而這道題目的真實答案其實是兒子49歲,原因是這樣的:算式仍是99 - 50 = 49。

遇到不合理的題目,家長應該第一時間找漏洞,這才是輔導作業(yè)的意義
不過有一個前提條件,小學生得想到一個問題,兒子49歲,而爸爸50歲,那肯定是因為爸爸已經過世了。所以在回答這道題時,在答案欄上應先寫兒子49歲,然后再寫父親去世時是50歲,這樣才比較合理。
可家長們不樂意了,這到底是數(shù)學題還是腦筋急轉彎?這不僅僅是在考察數(shù)學能力吧。如果是為了讓學生具備實際結合的能力,那完全可以出一些更實用的題,比如一把小提琴 700 元。

若要將其賣出,需要在成本價上增加利潤,然后讓學生計算一個較為合理的出價。家長們再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發(fā)現(xiàn)題目出的確實有問題,這種合理的懷疑精神是好的,出題人也會有弄錯的時候,并且要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
輔導作業(yè)容易急眼,遇到這種比較燒腦的題目時很多家長就會暴躁發(fā)脾氣,其實回頭來想想,真沒那么嚴重,一道簡單的小題,中高考的時候不必涉及,那么就讓學生長個經驗留個心眼就好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