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1歲的央視前主持人朱軍現(xiàn)身甘肅民勤縣,參與了一場名為“請到民勤來種樹”的公益活動。他頂著風沙,彎腰挖坑、栽苗、澆水,動作麻利如老農。

然而,這場公益行動卻意外引發(fā)兩極評價:有人為他投身治沙點贊,也有人嘲諷他“借公益洗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褪去光環(huán)的“治沙大使”

活動現(xiàn)場,朱軍身穿卡其色外套、黑色長褲,腳踩防沙鞋套,與500名志愿者一同種下樹苗。盡管年過六旬,他全程親力親為,挖坑、扶苗、培土一氣呵成,甚至拒絕了保安的協(xié)助,堅持與普通志愿者無異。

鏡頭下的他皮膚黝黑、皺紋橫生,眼袋和法令紋尤為明顯,與昔日春晚舞臺上西裝革履的儒雅形象判若兩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民勤縣地處河西走廊,年均降水量不足121毫米,沙漠化問題嚴峻。朱軍作為甘肅蘭州人,此次以“防沙治沙公益大使”身份回鄉(xiāng),不僅獲得官方聘書,更用蘭州方言喊話:“請到民勤種棵樹!”

不少網(wǎng)友感慨:“聽慣了字正腔圓的普通話,突然聽到鄉(xiāng)音,瞬間破防?!?/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公益行動遭質疑“洗白”

盡管活動得到官方媒體肯定,但部分網(wǎng)友卻將矛頭指向朱軍的動機。社交平臺上,“作秀”“洗白”等詞頻現(xiàn)。有人翻出他近年多次回鄉(xiāng)的報道,稱其“總在風口浪尖時現(xiàn)身公益”;還有人調侃:“種樹能治沙,但能治‘黑歷史’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爭議的源頭,是2018年的一場風波。彼時,一名叫弦子的女性指控朱軍性騷擾,事件迅速發(fā)酵。盡管警方調查顯示證據(jù)不足,目擊者證詞與弦子陳述矛盾,且法院最終判決朱軍勝訴,但輿論已將他推入深淵。

央視停職、節(jié)目鏡頭被刪、公眾形象崩塌……這場持續(xù)四年的官司,讓他從“國民級主持人”淪為“爭議人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被誣告的四年

朱軍的職業(yè)生涯堪稱輝煌:1993年進入央視,主持21屆春晚,《藝術人生》《星光大道》等節(jié)目家喻戶曉。2007年春晚“黑色三分鐘”事件中,他臨危不亂救場,更被視作專業(yè)標桿。

然而,弦子的指控改變了一切。即便勝訴,他仍被貼上“疑似加害者”標簽,事業(yè)一落千丈。

知情人士透露,朱軍一度閉門不出,精神備受打擊。妻子譚梅始終陪伴左右,稱“清者自清”。2022年二審維持原判后,他雖回歸央視幕后,但臺前機會寥寥。如今投身公益,也被部分人解讀為“重塑形象的最后掙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治沙行動的現(xiàn)實意義

拋開輿論紛爭,朱軍參與的治沙活動本身意義重大。民勤縣森林覆蓋率從3%提升至18.28%,背后是幾代人半個世紀的堅守。

活動組織方表示,朱軍的明星效應帶動了“云植樹”“樹苗認養(yǎng)”等新模式,吸引超20家媒體報道,讓更多人關注西北生態(tài)。

當?shù)刂驹刚咴u價:“無論動機如何,他實實在在地種了樹?!倍燔娫诓稍L中坦言:“我只想為家鄉(xiāng)做點事,時間會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