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后,玉皇大帝的天宮仿佛成了妖怪的練武場,時不時就有人來鬧一鬧,這天宮的大門真就那么沒用嗎?
天上的神仙是不是巴不得天宮被毀掉?要不然他們?yōu)槭裁床怀鍪直Wo一下呢?
在我國古代的神話故事中,天宮至少被六位“大仙”鬧過……
齊天大圣孫悟空,鬧得天宮不安寧。眾神眾仙全無法,唯有如來降得住。
《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大鬧天宮,可以說是所有大鬧天宮的起源,因為后世作者的創(chuàng)作,大部分都是根據(jù)《西游記》的世界觀來的。
甚至有幾個人鬧天宮的時候,孫悟空已經(jīng)站在了天庭這邊。
孫悟空大鬧天宮的事,已經(jīng)有很多人倒背如流了,但是其中的大部分人,應(yīng)該是看了八六版的電視劇。
這一版的電視劇確實很經(jīng)典,但是改編的地方有點太多了,不過也能理解。
今天我們就說點原著里的東西,看電視劇看不著的東西。
看完原著才發(fā)現(xiàn)這玉皇大帝是真奇怪,他好像在故意引導(dǎo)孫悟空去犯錯誤一樣。
當(dāng)初孫悟空在天上當(dāng)了弼馬溫,反下天庭。玉皇大帝本想將孫悟空抓回來的,但是孫悟空又豈是那么容易就能抓到的嗎?
而且太白金星又給孫悟空求情,玉帝這才封了他個“沒祿位”的齊天大圣。
孫悟空上天之后,整天沒事做,就只能是走街串巷,交一些朋友。
孫悟空這個性格,交朋友對他來說太簡單了,天庭里那些老神仙,就喜歡這鬼靈精怪的猴子。孫悟空很快就在天庭上交了很多朋友,他每天都很開心。
但是他開心了,就有人不開心了。
主要是孫悟空當(dāng)時太“放肆”了,他“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這幾位已經(jīng)是天庭第一等的人物了,至于他們手下的眾神仙,都跟孫悟空稱兄道弟。
有一天早朝上,道教的四大天師之一“許旌陽真人”,參了孫悟空一本,說他整日無所事事,恐生事端。
玉帝聽完之后,就把猴子叫來,讓他去看守蟠桃園。玉帝是真的不諳世事還是另有所圖?讓猴子看桃園,這是人能想出來的辦法嗎?
孫悟空去了桃園,哪里忍得住,他必然要將這桃園吃個遍。
后來要開蟠桃大會,王母并未請他,意思就是根本不把他這個“齊天大圣”放在眼里。
孫悟空很氣惱,他來這天上也好些時日了,朋友交了不少,誰看到他也得叫一聲大圣,但是到頭來,人家根本看不上眼。
這擱誰誰不生氣?之后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他騙了赤腳大仙,到蟠桃大會上一頓胡吃海喝,喝多了之后又到處走,去了兜率宮吃金丹。
兜率宮當(dāng)時為什么沒人呢?這是我看電視劇時最大的疑問。
其實人家原著里寫了,當(dāng)時燃燈古佛來拜訪太上老君,兩人在兜率宮頂層講經(jīng)說道,這兜率宮的人全都去聽課了,這才讓孫悟空鉆了空子。
孫悟空逃回花果山后,玉帝派人去抓他,來了那么多人,一個猴子猴孫都沒抓到。
觀音菩薩甚至還派了自己的惠岸行者,也就是哪吒的二哥幫忙,但是他也沒有打過。
觀音又不想自己親自下場,于是便給玉帝出了個主意,讓二郎神來。

二郎神跟其他神仙確實不一樣,他是第一個讓孫悟空處于劣勢的人,但他不講武德,帶著梅山六兄弟外加一條哮天犬圍攻。
就在雙方纏斗之時,觀音帶著天庭眾人出來看戲。見二郎神一時間拿不下孫悟空,觀音便打算幫一下,用自己的玉凈瓶去砸孫悟空。
但是太上老君把她攔住了,他覺得觀音那瓶子是個瓷器,不禁摔,還是自己的金剛琢更結(jié)實,于是把那個“圈”扔下來,正好砸中天靈蓋。
二郎神他們都沒反應(yīng)過來,哮天犬先給孫悟空的腿肚子來了一口,眾人這才一擁而上,把孫悟空給拿住了。
后來太上老君又把孫悟空扔進(jìn)煉丹爐,孫悟空故意躲在八卦爐的“巽”位,這里是出風(fēng)口,沒火但是有煙,這煙把孫悟空的煙給熏壞了,留下了“火眼金睛”的毛病。
后來打黃風(fēng)怪的時候,孫悟空就吃了虧,幸虧護法伽藍(lán)來給治好了眼睛。
后來遇到紅孩兒的時候,其實孫悟空是不怕他那三昧真火的,但是紅孩兒燒火有煙,又被熏了一下,這才著了紅孩兒的道。
出了爐子之后,孫悟空力戰(zhàn)群雄,跟天庭的神仙打得有來有回。
如來來了之后,也沒有那么厲害,他先是在一邊看戲,等那些神仙都頂不住的時候,他才過去幫了忙。
而且如來也沒有那么“莊重”,他跟孫悟空講道理,先是“呵呵冷笑”,之后又“罵道”,就跟一般的神仙一樣,完全不是電視劇中莊嚴(yán)肅穆的模樣。
孫悟空被鎮(zhèn)壓后,也不是什么都不吃。如來說了,要是孫悟空餓了,給他吃鐵丸子;要是渴了,給他喝銅水。等他還清罪孽的時候,自然有人救他。
從后面的情節(jié)來看,如來這里是在吹牛,他并不知道后來會發(fā)生什么,只是在故弄玄虛??傊?,孫悟空被壓五行山,鬧天宮結(jié)束。
孫悟空鬧完之后,他的后人還要鬧。
清朝初年有一本《后西游記》,講的是花果山天產(chǎn)石猴孫履真,繼承了孫悟空的衣缽與法力,重走一遍西游路,先是打了龍王,又去了地府,之后又去了天庭大鬧一番。
這個孫履真自稱孫小圣,認(rèn)孫悟空為自己的祖輩。
天庭的人聽說他是斗戰(zhàn)勝佛的后人,直接就把孫悟空請來了,之后就是經(jīng)典的皈依環(huán)節(jié)。
無獨有偶,孫悟空在《張四姐鬧天宮》以及《土地爺鬧天宮》中,都是站在天庭這一邊的。這位張四姐,是玉帝七個女兒中的老四,她私自下凡,與凡人生了孩子。
不過這位張四姐比較厲害,她并沒有向天庭求饒,而是打上了天庭,最后被孫悟空打跑了。被打跑之后的故事已經(jīng)失傳,不知道以后能不能見到。
而《土地爺鬧天宮》中的土地爺,并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那位,而是盤古開天辟地之后的第一位“土地爺”,代表著“地”。
他的戰(zhàn)斗力極強,孫悟空在他面前像個新兵,吃了土地爺一拐杖就躺下了。
最終還是如來全力出手,這才將這位土地爺擊敗,后來我們看到的那些侏儒土地爺,都是這位“原初土地爺”的化身。
除了這些單刷天宮副本的人,還有雙人鬧天宮的。這件事出自清朝無垢道人寫的《八仙得道傳》,這位作者既然自稱道人,那么這本書的老道士肯定很厲害。
果不其然,太上老君徒弟的徒弟,是兩條龍,還是一公一母,這兩龍有姻緣但是看不對眼,于是就在相親時打了起來。
打著打著就打到天宮里去了,眾神仙前來勸架,都被打飛了出去。
最后還是太上老君出面,才讓他們冷靜了下來,他們這才知道自己犯了錯。最后這兩條龍也是走到了一起,還剩下了四海龍王,第一個出來的就是敖廣。
東西南北四龍王為啥都“敖”?原因就在這兒。

也就是說,在我國的神話故事中鬧過天宮的,有孫大圣和孫小圣,還有玉帝的四女兒“張四姐”,無數(shù)土地爺?shù)募象w“原初土地爺”,還有東西南北四位龍王的爹媽,一共是六個人。
至于二郎神和沉香等人鬧天宮,都是現(xiàn)在的神話故事,古人可不知道《寶蓮燈》。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