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臨夏路街道雷壇河社區(qū)菜市場一角,有一家小小的理發(fā)店。它安靜地隱匿于喧囂之中,如同店主張曉燕一般,質樸而低調。48歲的張曉燕,在這里書寫著屬于自己和家庭的溫暖故事,用日復一日的辛勤付出,將兩個孩子先后送進了大學的校門。女兒更是一路拼搏,圓了長安大學碩士夢。歲月的痕跡雖然悄然爬上了她的臉龐,但她眼中閃爍的光芒、挺直的脊梁,無不訴說著內心的堅韌與滿足。
10元錢的溫暖
張曉燕的理發(fā)店,陳設簡單到極致。一張桌子、一個洗發(fā)器,便是店里最貴重的家當。與其他裝修精致、服務多樣的理發(fā)店不同,這里不提供洗頭服務,每次理發(fā)只收10元。就是這低廉的價格和實在的手藝,讓她贏得了好口碑。每天清晨,當菜市場的攤位陸續(xù)擺開,張曉燕也早早打開店門,迎接那些熟悉的面孔。
老街坊們總是笑著和她打招呼,“曉燕,來啦!”“早啊,張姐,給我修修頭發(fā)。”大家信任她,不僅因為價格實惠,更是因為她理發(fā)時專注又認真的態(tài)度。不管多忙,她都不會敷衍任何一位顧客,會耐心詢問對方的需求,再精心修剪。對她而言,這不僅是一份營生,更是和鄰里之間情感的紐帶。
菜市場商戶李大哥每周都來剪發(fā):“張姐的推子比熨斗還熱,剪完頭發(fā)根都發(fā)麻,但她的手穩(wěn)當,價格實在?!睆垥匝嗟睦戆l(fā)店不僅是謀生工具,更是社區(qū)的情感紐帶。清晨來買菜的大爺常帶著包子坐在她店里,聽她講女兒考研的趣事;對面的商戶們都看著她剪發(fā),稱贊她剪得好。10元理發(fā)的微薄收入,支撐著這個家庭走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夫妻相互扶持 共同面對挑戰(zhàn)
張曉燕一邊給顧客剪發(fā),一邊回憶說,丈夫曾經(jīng)是蘭州燈泡廠的職工,兩人相識頗具緣分。她在蘭州燈泡廠打工時,和后來的小姑子是同事,經(jīng)過小姑子介紹,結識了已經(jīng)相伴26年的丈夫。燈泡廠效益好的時候,他們的日子雖不富裕,卻也安穩(wěn)。然而,生活總有起伏,丈夫下崗了,家庭的重擔一下子壓在了兩人肩上。但他們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相互扶持,共同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
丈夫下崗后,嘗試過很多工作,打零工、跑運輸,每一份工作都飽含著他對家庭的責任。張曉燕則一頭扎進了理發(fā)店的生意里,從早到晚,只要有顧客她就堅守在店里。他們的生活簡單而樸素,沒有過多的娛樂和享受,有的只是為了家庭默默付出的汗水和相互間溫暖的鼓勵。
兒女是她生活的希望與驕傲
“兒女是我生活的希望與驕傲?!睆垥匝嗾f,他們沒文化,苦了半輩子,為的就是兒女們不要像他們這樣。
如今,張曉燕的女兒25歲,是長安大學的研究生,今年研二。為了供女兒讀書,張曉燕這些年吃了不少苦。從女兒小時候起,她就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即便生活忙碌,也會盡力抽出時間關心女兒的學習。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準備好一家人的早飯,然后匆匆去店里。中午忙起來,她常常顧不上吃飯,隨便對付兩口就繼續(xù)工作。晚上回到家,她還要操持家務,輔導女兒功課。女兒也十分爭氣,從小學習刻苦,成績優(yōu)異。憑借自己的努力,一路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和研究生。張曉燕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明白知識能改變命運,對女兒的學業(yè)抓得很緊。她總說,“遺憾是沒操心好,要是再用心些,孩子可能會更好?!笨稍谂畠盒闹校赣H已經(jīng)做得足夠多,足夠好。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女兒也申請了助學貸款,利用課余時間做兼職。
兒子畢業(yè)于上海海事大學,和姐姐一樣,他也申請了助學貸款。如今,兒子正在為考研而努力。盡管上次考研沒有上岸,但他沒有氣餒,張曉燕和丈夫也全力支持他。張曉燕相信,只要一家人齊心協(xié)力,日子會越來越好。
她成為了大家眼中的榜樣
張曉燕夫婦的生活是平凡的,她每天在菜市場的喧囂中忙碌,為顧客理發(fā),為家庭操勞。她的精神是偉大的,她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美好的生活,用自己的愛和付出培育了優(yōu)秀的兒女。在雷壇河社區(qū),張曉燕的故事被人們傳頌著,她成為了大家眼中的榜樣。她的堅韌、勤勞和對家庭的責任感,激勵著身邊的每一個人。許多人從她的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力量,明白了只要努力奮斗,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張曉燕的理發(fā)店,依然在菜市場的一角靜靜佇立,見證著歲月的變遷,也見證著這個家庭的成長與幸福。她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普通家庭在生活的磨礪中綻放的光芒。
■記者手記
夕陽西下,張曉燕的理發(fā)店準時收工。她看著手機微信中的錢,計劃給女兒轉點,讓她買件春天穿的毛衣,然后給兒子轉去實習補貼。菜市場喧囂漸息,而她的故事仍在繼續(xù)——這故事里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千萬個普通家庭在時代浪潮中倔強生長的剪影。正如她常對顧客說的:“頭發(fā)剪短了還能長,日子過短了就沒了。”這樸素的信念,恰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碼。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桑杰才讓 文/圖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晚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