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長津湖的雪,是凍死人不眨眼的。志愿軍沖鋒時喊破嗓子,美軍撤退時咬斷牙根??删褪窃谶@冰天雪地里,美軍陸戰(zhàn)一師硬是沒被“凍死”、沒被“圍死”,反而帶著傷員、拖著大炮,從重圍中“溜了”。靠槍?不止。靠狠?絕對有。

不是快,是穩(wěn)——美軍這步棋下得早
1950年11月初,美軍陸戰(zhàn)一師在元山一帶登陸。按美軍高層的意思,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鼓作氣沖上鴨綠江。然而,陸戰(zhàn)一師師長史密斯卻像被凍住了似的,腳步死慢。他不但沒急著推進,還在古土里駐扎修路,一修就是好幾天。
這個“慢”,其實是有門道的。史密斯不是犯懶,而是算準了這條路一旦斷了,后邊就只能靠天吃飯。于是,他不聽阿爾蒙德將軍“速戰(zhàn)速決”的調子,自己先干起后勤工程。
他把工兵隊派出去鋪設簡易跑道、修理道路,把物資囤進下碣隅里,把油料、彈藥、口糧各分三個戰(zhàn)備等級,搞了個小型野戰(zhàn)倉庫。

11月14日,美軍占領下碣隅里,11月16日選址,11月18日機場施工隊進場。這個機場,是他們在朝鮮戰(zhàn)場上孤注一擲的“后門”。氣溫低,地皮硬,三天凍土施工,推土機天天趴窩,技術兵夜里凍得抖篩子,依舊咬牙修跑道。
到12月1日,第一架C-47滑翔機成功起降,傷員上機、補給下機,前線士兵看到飛機落地那一刻,眼淚都掉下來了。
史密斯這一手不后路的操作,救的不只是傷員,更是整個師團的命。如果說長津湖是個絞肉機,那下碣隅里機場就是美軍自己給自己準備的急救包。

他不僅修機場,還在每條退路上布重兵守點。各營各連都有明確任務,主力不前進,支援不亂動。他甚至規(guī)定:每日行軍不超過五公里,每個節(jié)點必須搭建臨時營地,拉電線、挖戰(zhàn)壕、修儲水槽,搞得像個移動城堡。別人打仗他建房,他這不是瘋,是看得太清。
因為等到11月27日,志愿軍第九兵團一發(fā)起總攻,陸戰(zhàn)一師才真正明白——史密斯這步棋,走得不早不晚,剛好擋住了死神的門口。

補給線沒斷,空中力量沒歇——撤退還能帶傷員飛
志愿軍圍攻最狠的時候,美軍陸戰(zhàn)一師的補給線卻還能“運轉如?!?,這事兒聽起來像神話。其實他們早就把“空中力量”當成自己最大的底牌,不是飛機多,而是運得巧。
從12月1日到12月5日,短短五天,美軍用C-47、C-119等運輸機,從下碣隅里疏散了4300多名傷員。跑道短,地勢高,氣溫低,飛機起降一次比打仗還險。但他們?yōu)榱藴p輕地面負擔,不惜每天冒險飛行十幾架次。

而地面物資也全靠空投撐場。彈藥、食品、橋段甚至工程機械,全用空投。最關鍵的,是那座水門橋。志愿軍兩次炸橋,美軍兩次空投橋段,第一次掉偏了,第二次剛好落在可修復范圍內。八架C-119空投的Treadway橋段,多數(shù)損壞,但拼拼湊湊,還真給修成了。
這座橋段,成了美軍撤退的“獨木橋”。12月8日,他們頂著志愿軍火力,在水門橋上連夜修補、測試載重。一輛坦克、一輛物資車、一輛醫(yī)療卡車,試橋三次,全過。他們當場決定:撤退計劃啟動!

空中不僅送物資,還送炮彈。美軍炮兵后撤時靠空投校準坐標,用B-26轟炸機投擲照明彈,夜間轟炸志愿軍集結地。前線步兵靠無線電標注目標坐標,“呼叫即打”,雖然效率受天氣影響大,但在幾次關鍵反撲中確實擋住了沖鋒。
陸戰(zhàn)一師靠這條不被完全封鎖的“空中生命線”,撐起了整個北撤過程。天上飛機輪著飛,地上士兵咬著牙拖著走。這不是后勤好,是心里夠狠。

不怕死的狠,才是真王牌
很多人以為陸戰(zhàn)一師之所以能從志愿軍圍堵中逃出來,是因為武器精良。其實真要論武器,那時候的M1步槍、M26坦克在極寒中照樣卡殼、掉鏈子,迫擊炮炸不響、無線電失聯(lián),這些問題美軍也一樣有??伤麄兡艹烦鰜?,是因為這幫人“硬”。
長津湖戰(zhàn)役中,陸戰(zhàn)一師總共減員11731人,其中戰(zhàn)斗傷亡不到一半,其余全是非戰(zhàn)斗減員,凍傷是主力。1081高地一戰(zhàn),統(tǒng)計下來凍傷67人,戰(zhàn)斗傷亡才30人。腳底起泡、手掌凍裂、鼻子掉皮、眼睫毛凍成冰柱,這些士兵沒一個退縮。

當時的撤退隊形是“T”型編組,步兵打頭,工兵斷后,醫(yī)療組穿插,傷員用帆布拖著拉,傷重者全靠擔架。整條隊伍從古土里到興南港,全程88公里,走了七天六夜,路上不點火、不喊話,夜里全靠星光看路。士兵吃冷罐頭,喝雪水解渴,凍傷后還要繼續(xù)行軍,只靠隨身帶的繃帶和碘酒止痛。
連馬都凍死,拉炮的工兵改用人推。一輛105榴彈炮靠12人拖行,用繩子綁腰,一步一跪。有士兵指甲凍掉了,綁著手榴彈仍然壓制火力點,炸完自己躺雪堆里睡過去,再也沒醒。

撤到興南港的那一刻,士兵排著隊下船,沒人說話。他們活著出來,但每個人都像死過一次。這是“王牌部隊”的體面?不,這是“戰(zhàn)到不剩一顆子彈”的底線。
這就是長津湖的陸戰(zhàn)一師:史密斯的謀劃、空投的命脈、行軍的狠勁兒——三條腿撐出一個字:命。他們不是贏,而是死扛著沒輸??删瓦@條命,是用11731人換來的半口氣。

參考資料
致敬偉大的志愿軍!一文了解真實的長津湖戰(zhàn)役-人民網(wǎng)-2023-04-28
一潰千里,美軍的逃亡之路 | 長津湖③-澎湃新聞-05-11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