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極限運動,不是菜市場,你不能拎個菜籃子就上!”
都說生命在于運動,但一切都講究一個適可而止。
有的人跑馬拉松是為了證明自己,超越自己,可有的人卻完全是為了逞能。

在近幾年,在馬拉松比賽現(xiàn)場,出現(xiàn)摔倒渾身是血、或者當場猝死的新聞也有很多。
但這些卻絲毫警醒不了任何人,而原本以為這種情況只會發(fā)生在中老年人的身上。
卻不曾想一位姓姜的25歲少年,在跑馬拉松的過程中不幸猝死永遠離開了人間。

在4月9日,他的家人在網(wǎng)上發(fā)出了訃告,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無不讓人感到惋惜。
而他的朋友也在網(wǎng)上進行悼念。
也正是這件事,再次揭露了一個社會現(xiàn)象。

事件回顧
都說一口吃不了一個胖子,凡事都講究一個循序漸進。
我們也都知道,馬拉松比賽算是一種極限運動,最長全程距離都有42.195公里。

就算是有很多有運動底子的人,在這種比賽上也難免會有堅持不下去的時候。
可越是在這個時候,很多哪怕已經(jīng)明顯感覺到堅持不下去的人。
他們?yōu)榱送黄谱约海幌胍獙ψ约旱纳矸矫姘l(fā)起挑戰(zhàn)。

主觀對客觀,結(jié)果肯定不用想就能知道,肯定是敗給客觀規(guī)律。
也正是因此,在長途馬拉松比賽中出現(xiàn)的猝死事件非常多。

在近日,有一位年僅25歲的山東少年,在參加馬拉松比賽的時候不幸離世。
按照年齡推算,他應(yīng)該是剛從大學(xué)畢業(yè)進入社會。
想要趁著年輕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業(yè)。

并且去挑戰(zhàn)自己,在自己的青春路上留下一筆濃重的色彩。
可卻遇到了這樣的結(jié)局,而她的姐姐在網(wǎng)上發(fā)出訃告的時候表示。
自己的弟弟姜太管從小就非常堅強懂事,并且努力上進。

隨后還放出了他的照片,從他的照片中能看出他是一個積極陽光的男孩。
并且體型也不是偏瘦的那種,看著不管是身高還是長相都不差。
那么為什么他會猝死呢?不是說馬拉松算一種健身活動,怎么會危險性這么高呢?
難道是他沒有運動底子,去跑馬拉松是純屬逞能?

其實并不是,根據(jù)他好友在網(wǎng)上發(fā)布的悼念文案我們能知道。
姜太管與他關(guān)系非常好,不只是上學(xué)時期最好的朋友,兩人還是彼此的上班搭子。

并且姜太管最熱愛的就是跑步,他肯定不是那種跑幾步樓梯就感覺費勁的那種。
而是經(jīng)常鍛煉,并且每次跑起來都是好幾公里的那種跑。
可是如今他的生命卻停在了自己熱愛的運動上,這屬實讓他們無法接受。

最主要的就是他的年齡實在太小,正是享受青春的大好時光。
在發(fā)布的訃告評論區(qū),有很多他曾經(jīng)的同學(xué)還有校友都認出了他。
都說他是個非常好的人,特別勤奮自律,甚至在前幾天他們還在聊天。

而除了姜太管這個事件之外,在馬拉松上發(fā)生的突發(fā)事件也有很多。
也正是這些事件直接刷新大家的三觀。
在近幾年有一位叫李美珍的田徑運動員,在跑衡水湖馬拉松的時候竟然來了例假。

因為他們當時跑的是積分賽,自己肯定不能半途而廢。

在后半段眼看著例假順著腿往下流,她還是咬著牙堅持到了終點。

也正是這個精神,間接鼓舞了很多人,引得很多人紛紛效仿。
可他們卻忘了人家畢竟是運動員,不只有深厚的底子,也是為國家榮譽而戰(zhàn)。
至于我們普通人,在遇到這種情況下,肯定是身體健康最為重要。

并且馬拉松比賽在參賽年齡上也限制得比較少。
所以只要看這種比賽就能看出,參賽選手行列的年齡跨越度非常大。
最初在無錫馬拉松比賽上,有一位大爺已經(jīng)滿頭白發(fā)。

他在跑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體力不支的情況,因此他在跑步的過程中不幸摔倒。
直接摔得頭破血流,j就連眼鏡片都摔碎了一個。
要知道在佩戴單片眼鏡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難以聚焦,并且還會頭暈。

再加上當時天氣炎熱,在生理方面是非常大的挑戰(zhàn)。
可是他還是堅持著跑到了終點。

對于他們來說可能這就是馬拉松精神,不到終點絕對不退縮。
但是為了這一場比賽的成績,就去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這真的好嗎?

而這還算好的,因為跑的路程比較長,對人體來說算是一種極限運動。
在長時間處于高強度運動的情況下,身體會出現(xiàn)非常大的排斥反應(yīng)。
出現(xiàn)大小便失禁時小,當場失去意識直接暈倒的也不在少數(shù)。

我們也都知道,每次在跑完步,就會感到心臟跳動非常快。
甚至?xí)霈F(xiàn)頭部神經(jīng)發(fā)緊的情況,從而身體超負荷,大大增加運動猝死的可能性。

雖然說現(xiàn)在醫(yī)學(xué)發(fā)達,但也沒有那么精良,在進行體檢的時候肯定會有疏忽的地方。
而這還是在體檢的情況下,有很多人因為感覺自身狀態(tài)良好。
于是便將體檢放在一邊,從而導(dǎo)致悲劇的釀成。

在2023年,在桂林有一位69歲的馬拉松選手。
在奔跑1公里的時候就直接倒地,盡管已經(jīng)有人進行緊急搶救。
但還是無力回天,當場倒地猝死,因為在賽前都簽過免責(zé)協(xié)議。
所以對于這些人家舉辦方是不用承擔任何責(zé)任的。

對此,大家都紛紛呼吁,馬拉松只是起點,而家才是終點。
對馬拉松比賽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在身體開始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
一定要適可而止,拋開所謂的田徑精神,在生命面前它完全不值一提。

并且從這件事中,我們也該明白,馬拉松猝死的情況不只會發(fā)生在中老年人階段。
它是沒有年齡界限的,說句難聽的話,我們不是活到80歲左右才會是死。
而是時刻都會,所以不管什么時候,都一定要以自身生命為主。

不要為了一次挑戰(zhàn),就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畢竟它不是我們的職業(yè)。
平平安安最為關(guān)鍵,在日常也一定要注意飲食和體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