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新劇開播。
難得的懸疑片,孫儷很少接這類型的片子,這幾年她的上座率不高,但劇的品質(zhì)一直在線。

這也是孫儷甄嬛傳爆火之后,獲得的難得的權(quán)利。
因為有選擇,所以選擇角色的自由度大了很多。
工作的時間也寬裕了很多,在外,她家庭幸福美滿,生活自律充實。
在她身上有娛樂圈難得的平和。
她整個人的氣質(zhì)給人一種很“穩(wěn)”的感覺。

這一點在她近幾年的作品中“狠狠”地體現(xiàn)著。
事物總有兩面,人在失控的時候,總想通過有序的安排讓自己有安全感。
選擇作品時,孫儷接連的幾部戲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排除角色本身設(shè)定或多或少的相似之處,孫儷詮釋角色時一直是繃著的狀態(tài)。
無論是安家里的出身悲慘的房似錦,還是理想之城中的職場精英蘇筱,亦或是此次烏云至上中的韓青。
人物出身不同,設(shè)定不同,背景不同,出發(fā)點不同。
人物的厚重感理所應(yīng)當不同。
遺憾的是,角色強壓之下,孫儷創(chuàng)造的形象大同小異。
她想給人一種成熟女人該有的沉穩(wěn)感,所以與人溝通做事前輩,脊梁總是堅挺。
要在職場中顯得老練,她的方式是習(xí)慣性“忽視”對手的提問。
這一點在這次看烏云至上的時候特別有感觸。
這無關(guān)禮貌。
是一種缺乏人物感的僵硬。
完全沒有老警察身上的生活氣息。
這一點,在她對待上司時又很吊軌。
如果要體現(xiàn)人物高冷,個性,理應(yīng)對所有人都如此。
但她每次和上級方隊對話時,總有種邀功和諂媚的討好感。
和孫儷演對手戲的是二搭演員羅晉。
碰巧她演的房似錦前期也是短發(fā)、干練、話不多又心事重重的樣子。
當羅晉一出現(xiàn),有種穿越到安家的感覺。

40歲的孫儷,有了更多頂級演員的選擇權(quán),卻被困在了40歲的“舒適圈”里。
有別于青年偶像演員只能接霸總、傻白甜的被動,孫儷有自己的怪圈需要打破。


有評論說,在孫儷身上看到了鄧超的影子。
這是一段烏云紙上官宣的所謂“爆發(fā)式”演技下的評論。

孫儷用盡全力在嘶吼,滿目通紅,青筋暴起,待導(dǎo)演喊卡,孫儷轉(zhuǎn)身踉蹌走在巷子里,陷在角色里。
重播
00:17/00:17
這一段被渲染成吸睛的高質(zhì)量演技。
也是鄧超式霸總式演技,看了無數(shù)遍,成了一種刻板印象。

如今成了孫儷的高光時刻,沒必要。
刻意的嘶吼孫儷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房似錦回家看到爺爺被母親虐待去世時也出現(xiàn)過,甄嬛傳中王爺去世時也是如此。
悲傷和憤怒,該如何詮釋,是不是有另外一種詮釋方式,40歲的孫儷可以多花時間研究。
有個評論我很贊同,她說,二十多歲的孫儷年輕有靈氣,那時候的她演的角色很出彩,40歲的孫儷失去了一些東西,也有了很多閱歷,但她還沒有找到這個年紀的天賦,如何更松弛地將擁有的東西呈現(xiàn)出來。

最近看一個韓劇苦盡甘來遇見你,發(fā)現(xiàn)IU真是個很神奇的演員,她雖然年紀不大,但每次看她的劇都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IU選的角色人物性格差別還是很大的,這一點或許孫儷可以參考。
給角色賦予生命是一個新奇的體驗。
可不僅僅是身份、臺詞、對手的區(qū)別。
人物本身的個性和靈魂,會讓人一眼就看出她有別于其他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