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樓墜落梯子,網(wǎng)絡(luò)輿論炸開了鍋。
一位40歲的研究生,曾是華為的技術(shù)中堅力量,如今卻站在梯子上刷墻,每天賺取1300元,比敲代碼還要多。

朱星的經(jīng)歷一傳上網(wǎng),立刻引發(fā)了熱議。
有人贊嘆:“這才是2025年的生存指南!”
也有人酸溜溜地說:“高材生刷墻?學歷成了擺設(shè)!”

還有人拿他來調(diào)侃自己的丈夫:“我老公碩士畢業(yè)在家閑了半年,說跑快遞丟面子,人家朱星刷墻都刷出了肌肉線條!”
評論區(qū)熱鬧非凡,有人支持他:“工作不分高低貴賤,能活下來才是硬道理!”

也有人質(zhì)疑:“高學歷的人搶低門檻的工作,普通人怎么活?”
朱星用汗水贏得了2萬多點贊,他的故事不僅僅是個人的中年逆襲,更像是一面鏡子,映射出無數(shù)人在生活壓力下的掙扎與堅持。
你說,他是高材生的滑坡,還是普通人的榜樣?

朱星,湖北大學2009屆碩士畢業(yè)生,年輕時滿心都是理想。
他夢想成為體育老師,大學畢業(yè)直接報考研究生,認為多積累幾年學識,總有一天能夠站上講臺。
然而現(xiàn)實并不如想象般美好,碩士畢業(yè)后,大學要求博士學位,中學編制考試沒通過,他滿懷抱負卻兩手空空。

后來,他嘗試過推銷信用卡,每天奔波街頭被曬得皮膚脫皮。
做過健身教練,卻因為不善言辭拉不到客戶。
考公務員連續(xù)失敗多次。

幾經(jīng)輾轉(zhuǎn),他進入了華為,做了6年的網(wǎng)絡(luò)工程師,終于找到了一份相對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
可是到了40歲那年,變故來了。
經(jīng)濟形勢不佳,公司裁員的壓力讓人喘不過氣。

朱星感到害怕,并不是怕累,而是怕沒有出路。
他上有老母親,下有兩個孩子,房貸車貸如同繩索勒著脖子,哪敢松懈?
公司沒有直接解雇他,但給了一個難題:調(diào)往荊州,雖然薪資不變,但家庭將因此分離。

他權(quán)衡再三,覺得妻子獨自帶孩子實在難以支撐,于是毅然辭職。
就這樣,40歲的高材生一頭扎進了失業(yè)的大潮。

墻角謀生,刷出新天地
辭職后的朱星,就像一只撞到墻上的鳥,四處尋找落腳點。
簡歷投出去杳無音信,電話打過去對方一聽年齡就掛斷。
他別無選擇,只能從事體力勞動:扛包扛到肩膀腫脹,掃地掃到腰直不起來,裝家具爬上爬下累得氣喘吁吁。

這些工作人人都能做,競爭者多得像趕集一樣,沒有活干的時候只能在家發(fā)呆。
可生活不會等人,賬單也不會等人,他急得滿頭大汗,渴望找到一條可以喘口氣的路。

轉(zhuǎn)機來得很突然。
他的妻子李惠玲經(jīng)營裝修建材生意,他耳濡目染學會了一些基礎(chǔ)知識。
有一次幫忙給師傅刷墻,做雜務時,他拿起刷子試了試。

那一刻,他愣住了:墻面一點點變得平整,心中的煩亂也隨之消散,仿佛找到了一個宣泄口。

他對師傅說:“我想學習這門手藝?!?/p>
師傅看他老實,點頭收下了他。
四個月的時間里,他拼命練習,每天回家灰頭土臉,全身沾滿油漆點,但他樂在其中。

從一開始刷得歪歪扭扭,到后來刷得光滑如鏡,他硬是把自己練成了“墻王”。
2025年初,他開始獨立接單,第一單就賺得盆滿缽滿:260平米豪宅墻面,5天完工,進賬接近7000元,平均每天1300多元,比當年坐辦公室還賺錢。
朱星驚訝不已:這條路真的可行嗎?

熱烈討論:高材生刷墻是退步還是進步?
朱星并沒有止步于工地。
李惠玲看到他心中郁結(jié),把他刷墻的視頻剪輯后發(fā)布到網(wǎng)上,配上從失業(yè)到翻身的經(jīng)歷,當天播放量突破百萬,獲得2萬多網(wǎng)友點贊。

評論區(qū)熱鬧非凡,有人稱贊:“這個男人真厲害,能屈能伸比窩在家里強太多了!”
也有人冷嘲熱諷:“研究生刷墻,教育白費了!”

還有人擔憂:“高材生進入體力勞動市場,普通人還能怎么活?”
這場爭論愈演愈烈。
朱星起初覺得這份工作有些丟人,但網(wǎng)友一句“能賺錢就是硬道理”讓他豁然開朗。
他反問:“白領(lǐng)就一定比藍領(lǐng)高貴嗎?養(yǎng)家糊口才是真本事?!?/p>
在我看來,朱星并不是在搶占別人的飯碗,而是被現(xiàn)實逼上了絕路。
高材生刷墻,并非學歷無用,而是生存艱難。
普通人呢?有人失業(yè)后就癱倒了,有人則咬緊牙關(guān)繼續(xù)前行。

你有沒有勇氣像他一樣,從墻角刷出一條新的道路?
網(wǎng)友說得對:“不敢放下面子的人,才是真正丟人?!?/p>
普通人如何應對裁員?不要躺平
朱星從高材生到刷墻工的轉(zhuǎn)變,給普通人敲響了警鐘。
裁員這種事情,誰也無法避免。
有人碩士畢業(yè)在家啃老半年,有人40歲刷墻刷出新人生。

普通人該怎么辦?不要幻想天上掉餡餅,工作不分貴賤,能做的就去做。
朱星沒有選擇躺平,也沒有抱怨,而是抄起刷子開始干活。
網(wǎng)友戲謔道:“刮膩子都能變成財富密碼,還有什么好怕的?”

事實是,2025年的職場不會養(yǎng)閑人,無論是體力活還是送外賣,總比在家等死強。
你說送快遞丟臉,但朱星刷墻刷出了肌肉線條,難道不比窩在家里帥氣嗎?
普通人對抗裁員,就要學習這種堅韌的精神:路沒了,自己開辟一條出來。

家是依靠,未來充滿希望
朱星能夠成功翻盤,離不開李惠玲的支持。
她不僅是他的精神支柱,還幫他接單,夫妻齊心協(xié)力,日子越過越紅火。

現(xiàn)在,他的訂單多得忙不過來,兩個月刷了三套大戶型,賺了兩萬多元。
最近還接了一個酒店藝術(shù)墻的大項目,收入更多。
他刷墻一絲不茍,哪怕能更快完成任務,也寧愿放慢速度細致打磨,客戶夸贊他,老板信任他,自然訂單源源不斷。

賺來的錢償還了房貸,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幼兒園,家庭負擔減輕了。
他還計劃學習一些新技能,比如木工或者設(shè)計,想把這條路走得更寬廣。
網(wǎng)上粉絲催促他開直播,他笑著回應:“先把技藝練到極致再說?!?/p>
風波未息:學歷和飯碗誰更重要?
朱星走紅后,爭議也隨之而來。
有人說他浪費了學歷,也有人說他搶走了普通人的飯碗。

這件事爭論不斷。
支持者表示:“高材生接地氣,活得真實!”
反對者則喊道:“讀那么多書干嘛?去搶低端工作不公平!”

我認為,朱星并沒有搶誰的飯碗,他是被生活逼迫才選擇了這條路。
學歷是敲門磚,但如果敲不開門,吃飯才是最重要的。
普通人不要埋怨高材生加入競爭行列,市場就是這樣,誰做得好誰就能分到一杯羹。

你覺得呢?高材生刷墻,是教育的失敗,還是生存的勝利?
40歲的朱星,從白領(lǐng)跌落到“墻王”,沒有被中年危機擊垮,反而刷出了新的風采。
真正的體面,并不是穿著西裝坐在辦公室,而是在家里需要花錢的時候能夠拿得出來。

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生活沒有固定劇本,無論是高材生還是普通人,只要找到適合的位置,都能夠發(fā)光發(fā)熱。
裁員來臨,路斷了,不要害怕,拿起工具干就行。
你呢?如果明天輪到你,你敢不敢刷出一片天空?
【信息來源】長江日報2025-03-07
中華網(wǎng)新聞2025-3-11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