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初,臺灣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拋出了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建議:如果臺灣被大陸封鎖,船只可以掛上美國旗幟來運輸資源。這
話一出,島內外炸開了鍋,有人覺得這是個妙招,有人覺得純屬胡扯。
從潛艇兵到參謀總長
要聊這個提議,先得搞清楚李喜明是個啥樣的人。
李喜明,1955年出生在臺灣,祖籍山東青島。他年輕時投身軍旅,從潛艇兵干起,一步步爬到了臺灣軍界的頂端。
他受過美國教育,從美國海軍戰(zhàn)爭學院畢業(yè),這讓他跟美國的關系打下了挺深的底子。后來,他當過防務部門副主管,2017年5月正式接任“參謀總長”,在臺灣軍政界的影響力不小。
在當參謀總長之前,李喜明就經(jīng)常跑美國,談軍購、聊合作。
他在擔任防務部門副主管時救曾多次秘密前往美國,后來更是直言從美國采購的兩艘二手佩里級護衛(wèi)艦“銘傳”與“逢甲”號將在5月份同時抵臺。
這兩艘船能裝雄風3型反艦飛彈,算是他上任后美國送的“大禮包”。
到了2019年3月,他又跟空軍主管張哲平偷偷摸摸跑去美國,敲定了一筆大買賣——66架F-16戰(zhàn)斗機,總值80億美元,折合新臺幣2460億。
這可是27年來美國頭一回賣戰(zhàn)斗機給臺灣,李喜明在中間沒少出力。
退役后,他也沒閑著,加入了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當客座研究員,還在臺灣防務部門當戰(zhàn)略咨詢委員。
說白了,他跟美國的聯(lián)系不是一般的深,島內不少人甚至覺得他是美國在臺灣軍界的“代言人”。所以,他隨便說點啥,都能掀起不小的波瀾,連國民黨、民進黨都得掂量掂量他的分量。
媒體大佬趙少康也愛請他上節(jié)目聊局勢,可見這家伙在臺灣的影響力有多大。

“不對稱作戰(zhàn)”:李喜明的核心戰(zhàn)略
李喜明在軍中最大的標簽,就是他推的“不對稱作戰(zhàn)”戰(zhàn)略。啥叫不對稱作戰(zhàn)?
簡單說,就是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弱的一方不跟你硬碰硬,而是用靈活、機動的辦法打你個措手不及。
放到臺海問題上,李喜明覺得,臺灣壓根沒法跟大陸在常規(guī)軍事上硬拼,所以得另辟蹊徑。
他主張臺灣多發(fā)展小型、機動性強的武器,比如導彈快艇、無人機、反艦導彈這些東西,靠地理優(yōu)勢和技術優(yōu)勢跟大陸周旋。
他有一次公開講:“咱們不能指望用坦克對坦克、飛機對飛機,那樣就是找死。得學會出其不意,打人家沒防住的地方?!?/p>
這話聽著挺實在,畢竟大陸的軍事力量擺在那,臺灣要是正面剛,基本沒戲。
這個戰(zhàn)略跟美國對臺灣的期待也挺合拍。美國這幾年老鼓勵臺灣搞“不對稱戰(zhàn)力”,賣的武器也多是這種路子,比如反艦導彈、便攜式防空導彈啥的。
支持李喜明的人覺得,這思路是臺灣在有限資源下保命的唯一出路;但也有人擔心,這玩意兒太依賴美國了,萬一哪天美國不靠譜,臺灣不就成孤家寡人了?
船只掛美國旗幟:李喜明的“奇思妙想”

退役后,李喜明寫了一本書叫《臺灣的勝算》,里頭就提到這個“掛美國旗幟”的主意。
他說,如果大陸把臺灣封鎖了,臺灣95%的能源和物資都靠海運,斷了線經(jīng)濟就得崩。
為了不坐以待斃,臺灣可以跟美國商量,讓貨船掛上美國旗幟,在美國許可和護航下運東西。
他還算了筆賬:日本90%的石油得經(jīng)過臺灣附近海域,韓國也好不到哪去。如果大陸封鎖臺灣,日本船得繞道澳大利亞,多跑幾千公里,成本蹭蹭往上漲。所以,他覺得這招能把日本、韓國這些國家的利益跟臺灣綁一塊兒,逼國際社會不得不出手幫忙。
他甚至認為,只要掛上美國旗,大陸就不敢輕舉妄動,畢竟動美國船就等于跟美國翻臉。
這個想法乍一聽挺有創(chuàng)意,但細琢磨就覺得有點懸。咱們接下來就從幾個角度拆解拆解,看看這招到底靠不靠譜。

先說國際法。船只掛外國旗幟不是隨便掛的,得有哪個國家的正式許可,還得遵守人家的法律。美國愿不愿意給臺灣船只開這個綠燈?不好說。美國在臺海問題上一直玩“戰(zhàn)略模糊”,既不完全承諾保護臺灣,也不明確說不支持。如果真讓臺灣船掛美國旗,美國等于直接下場,那跟大陸的沖突風險就大了。美國國會里那些鷹派可能會叫好,但白宮和五角大樓未必敢這么干。
再者,就算掛了美國旗,國際法里有個“真正聯(lián)系原則”,意思是船跟掛旗的國家得有實際聯(lián)系。臺灣的船掛美國旗,明顯是臨時抱佛腳,能不能被國際社會認下來是個大問號。
再看軍事角度。掛美國旗就能讓大陸不敢動手?這想法有點天真。大陸在主權問題上從來不含糊,1949年那會兒,解放軍剛建國,窮得叮當響,還敢對闖進內河的英國“紫石英號”開火。現(xiàn)在大陸的海軍實力全球數(shù)得上號,經(jīng)濟體量也擺在那,真要封鎖臺灣,一面美國旗能擋得住誰?大陸完全可以說這是“內政問題”,不承認你掛的旗,到時候照樣動手,誰也攔不住。
而且,真打起來,海上的貨船本身就脆弱,不管掛啥旗,導彈一發(fā)過來照樣沉。光靠旗幟保平安,感覺跟掩耳盜鈴差不多。

從經(jīng)濟上看,臺灣確實高度依賴海運,能源、糧食、工業(yè)原料95%靠船進來。大陸要是封鎖,臺灣撐不了多久。但掛美國旗就能解決問題嗎?不一定。封鎖是戰(zhàn)爭行為,海上運輸?shù)娘L險本來就高,美國要是真護航,成本高得嚇人不說,還得看美國愿不愿意為臺灣冒這個險。要是美國只給旗不護航,那就更沒用了,等于白掛。
再說了,國際貿(mào)易不是光靠幾艘船就能撐起來的。封鎖一旦開始,供應鏈全亂,掛旗最多延緩一下崩潰時間,救不了根本。
爭議四起
李喜明的提議一出來,島內外吵翻了天。支持的人覺得,這好歹是張牌,能嚇唬嚇唬大陸,拉點國際支持。
一位臺灣軍事專家就說:“這招雖然冒險,但也不是沒道理。國際政治里,利益綁一塊兒往往能管用?!彼麄冇X得,臺灣本來就弱,能多爭取點籌碼就多爭取點。
但反對的聲音更大。不少人認為這簡直是作死,把臺灣往火坑里推。一位政治評論員直言:“掛美國旗就是宣戰(zhàn),
大陸不可能忍,臺灣只會成炮灰。”還有人擔心,這么干會讓臺灣在國際上更孤立,畢竟誰也不想為臺灣的魯莽買單。
國際上的反應也挺冷淡。美國嘴上老說支持臺灣,但真要給船掛旗、派軍艦護航,至今沒個準話。
有美國學者分析,美國在臺海問題上不想攤牌,李喜明的提議太激進,超出了美國的底線。

李喜明這個“掛美國旗幟”的主意聽著挺新鮮,但干起來難度太大。
國際法上不一定站得住腳,軍事上震懾不了大陸,經(jīng)濟上也救不了命。想靠這個翻盤,得美國點頭、國際社會捧場才行,可現(xiàn)在這條件,哪那么容易湊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