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chuàng)

文|沈婉婷 編輯|樸芳

今年春天的劇集市場中,各家平臺的懸疑劇你家唱罷我登場,爭奇斗艷、好不熱鬧。

時隔一年,騰訊視頻X劇場憑借《棋士》再度回歸觀眾視野;作為2025年優(yōu)酷白夜劇場的開年之作,《沙塵暴》憑借西北懸疑美學的別樣質感,打出西北懸疑風;而在懸疑題材領域中,愛奇藝迷霧劇場則推出了《烏云之上》,這部由孫儷主演的現(xiàn)實主義刑偵大劇,也是其3年半來的首部作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犀牛君發(fā)現(xiàn),《烏云之上》自4月3日開播以來,不僅在平臺站內迅速突破8500熱度大關,還連續(xù)多日斬獲貓眼劇集熱度冠軍。加更禮當晚,#烏云之上大結局# 登上微博主榜熱搜。同時,在云合數(shù)據(jù)榜單顯示,截至4月8日,《烏云之上》市占率為13.3%排名第一,為同期三部播出懸疑劇最高,更是在社交平臺引發(fā)廣泛的話題互動和情感共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烏云之上》為何能夠在國產(chǎn)懸疑劇同題競爭的當下脫穎而出?究其原因犀牛君發(fā)現(xiàn),這部被觀眾戲稱為“快干燒CPU”的懸疑刑偵作品打破了傳統(tǒng)類型劇的常規(guī)范式,以女性視角為主導,通過“環(huán)形”式的破案過程和紀實風的鏡頭語言,在強沖擊感的懸疑外殼下探討多維人性、弘揚正義之光。

隨著一個個謎團的逐漸揭開,環(huán)繞在全劇上空的“烏云”終于迎來消散之日。

群像鮮活、人物立體、全員入戲

不茍言笑的刑偵隊女警、被冠以“男版純元”的失蹤搭檔、精致帥氣的見習警官、笑里藏刀的茶館女老板、救子心切的偏執(zhí)母親……《烏云之上》每個角色都有屬于各自的完整命運軌跡,從主線人物到看似不起眼的配角,都擁有獨立的人物弧光。

值得關注的是,在性別視角更偏向男性的懸疑類型中,女性角色尤其是女警通常被邊緣化為“輔助”甚至“花瓶”,很少真正能以主角身份在案件偵破中擔起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正是在如此的市場環(huán)境下,《烏云之上》對性別視角的拓新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劇集以女警韓青的探案軌跡為主線,塑造了多組立體、豐滿、有別于世俗刻板印象的女性群像。

在孫儷的精準詮釋下,核心人物韓青既具備一名成熟女警的專業(yè)和冷靜,又在心底深處裹藏著不為人知的脆弱情感。

工作中的她,可以不顧現(xiàn)場的惡劣環(huán)境蹲在地上一寸一寸搜尋可能被忽略的痕跡,也可以在審訊時步步緊逼擊潰嫌疑人心理防線,還可以在“背黑鍋”停職后立馬又獨自重新投入到破案之中,向觀眾展現(xiàn)出一名女性刑警的獨特優(yōu)勢和所付出的血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與此同時,韓青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她和所有女性一樣要忍受生理期的疼痛,也會面臨感性與理性的掙扎,不管是他與失蹤的搭檔鐘偉之間那份未言明的情愫,還是與周雪曼微妙的姐妹情,都讓觀眾對這個角色的內心情感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容易與之產(chǎn)生共鳴。

除了韓青,劇中出場的每一位女性角色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并非“工具人”的存在。

例如反派“大BOSS”身份已浮出水面的周雪曼,人前是溫婉知性、善解人意的姐姐,對韓青關懷備至,背地里卻利用妹妹的警察身份在其手機上安裝監(jiān)聽軟件,前后巨大的反差為劇情增添了更多張力,后期陰狠冰冷的眼神戲更是讓人不寒而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又如既是受害人又是敲詐勒索罪嫌疑人的單親媽媽白小蕙,為了給患尿毒癥的兒子籌錢治病而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面對殺人犯時她驚恐不已、苦苦哀求,但一提到兒子就馬上變得“視死如歸”,她在善惡之間的徘徊也觸發(fā)了觀眾對這一角色的復雜感受。

劇中像這樣有棱有角的女性角色遠不止此,每個人物的刻畫都蘊藏著深厚的現(xiàn)實基因,也吸引了眾多女性觀眾群體。根據(jù)德塔文數(shù)據(jù),《烏云之上》的受眾畫像以女性為主、占比達66%,可見其獨樹一幟的女性視角和思維方式正散發(fā)著迷人的魅力。

此外,劇中對男性角色的刻畫同樣耐人尋味,無論是雖開局就失蹤卻通過韓青的大量閃回片段“刷足”存在感的鐘偉,還是名義上為初來乍到的實習警員實則是省廳特別派來的警校精英林嘉嘉,都呈現(xiàn)出層次豐富的多面屬性,也為劇情走向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紀實質感、打破光環(huán)、真實可信

盡管這部劇取名為“烏云之上”,但站在警方的角度,犀牛君愿將劇集前半段的破案歷程總結為“烏云之下”,可謂是迷影重重。

每當大家以為在無限接近真相時,總會有新的謎團涌現(xiàn)、打斷警方的破案思路,制造新的難題和困惑。

然而相比那些自帶“神探”光環(huán)的懸疑“爽劇”,恰恰是這種卸下“金手指”設定的紀實風格反而更加貼近真實,以一種更接地氣的方式展現(xiàn)刑偵工作的嚴謹與細致。

在劇中,案件的偵破不靠天才主角的靈光乍現(xiàn),而有賴于大量人力、物力資源的投入和各個部門的協(xié)作與配合。打擊犯罪也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推理游戲,而是用汗水、淚水乃至鮮血澆灌出的果實。

于是,為了準確判斷碎尸案兇手的拋尸路線和實施難度,韓青和林嘉嘉扛著五桶水在泥濘濕滑的地面模擬負重前行,并通過反復勘查案發(fā)現(xiàn)場、結合監(jiān)控盲區(qū)、詢問和甄別案件相關人員等進行縝密的邏輯推斷。這些高強度、高密度的刑偵日常對體力和智力都是雙重考驗。

海量信息的排查比對、事無巨細的審批流程同樣重要,卻又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劇中72小時連續(xù)篩查監(jiān)控、繁瑣的物證審批流程等,都是對刑偵工作真實面貌的還原描繪。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都可能導致整個案件的偵破陷入僵局。

這種看似笨拙實則珍貴的紀實精神,不但提升了案件偵破的可信度,還讓觀眾深刻體會到正邪較量的殘酷與艱辛,更加珍惜正義之光的來之不易,敬畏那些為了維護社會正義默默堅守在一線的警察們。

敘事吸睛、節(jié)奏高能、人性觀照

劇情進展至今,雖說之前的每一個懸念和反轉都已基本得到解答和佐證,但相信很多觀眾仍然沉浸在《烏云之上》在過去一周所布下的“天羅地網(wǎng)”中無法迅速抽離出來。

大概這就是“環(huán)形”敘事結構的魔力。

區(qū)別于過往大多數(shù)刑偵類型劇的案件設計,《烏云之上》反套路地通過碎尸案、毒品案、警察失蹤案三線交織的模式,精心編織了一張布滿懸念的大網(wǎng)形成閉環(huán)式犯罪圖譜,在不斷的“埋鉤子”和“拋鉤子”的過程中引導觀眾跟隨主角燒腦破解謎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劇集在懸念設置上猶如“連環(huán)套”環(huán)環(huán)相扣,敘事節(jié)奏也高效推進、毫不拖泥帶水。每一個登場的新人物、每一條顯現(xiàn)的新線索,都牽引著大家的敏感神經(jīng)。

以碎尸案為切入口,快速引出鐘偉此前一直調查的毒品案,一步步逼近犯罪集團的“心臟”卻每次都被對方搶先得知警方行蹤,由此牽扯出警局“內鬼泄密”疑云;而鐘偉失蹤案更是貫穿始終的一條重要支線,與其他案件緊密關聯(lián)、互為線索。

這種多案并行、盤根錯節(jié)的布局在提升敘事復雜度的同時,又激發(fā)了觀眾更強的追劇欲望,與劇中人一起探究真相,享受解謎的樂趣。

而在抽絲剝繭的懸疑“面具”之下,我們也分明看到了人性的撲朔迷離。

這部劇中每個角色的行為動機、命運走向都不能用簡單的非黑即白標準去評判,就像戲份不多但充滿神秘感的老宋,背負著“內鬼”罪名卻一直默默努力破案,為韓青提供多條關于案件的重要線索。

再如為救女兒而步步陷入深淵的趙文斌,他曾是指引韓青和鐘偉警察之路的師父,卻由于巨額醫(yī)療費用卷入犯罪團伙,最后終究是愧對徒弟選擇自殺謝罪。

還有貌合神離、各自心懷鬼胎的陳彬、董潔夫婦,明知董潔是有夫之婦還對她一往情深的“癡情男”安連……

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多面以及在極端條件下的不堪一擊和矛盾斗爭,更引發(fā)大家關于人性的反思。它讓我們明白,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人性欲望的掙扎和糾結,但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堅守住底線,保護好最純粹的那一面。

正如導演所說:“我們想呈現(xiàn)的不是獵奇案件,而是案件背后的人性博弈?!?/p>

而作為愛奇藝迷霧劇場行至第6年的又一部破局之作,《烏云之上》在內容行業(yè)面臨新的困境和挑戰(zhàn)的大背景下,基于對現(xiàn)實主義的追求勇敢探索類型劇的差異化路徑,重構了大眾對懸疑刑偵劇的想象。即便內容分眾化趨勢不可逆,但《烏云之上》用事實證明:走心的作品總是會收獲鮮花與掌聲。

結語

因此,《烏云之上》的“撥云見日”絕非偶然。它以女性視角撕開懸疑刑偵題材的新切口,用強情節(jié)的反常規(guī)敘事穿越人性迷宮,并營造出引人入勝的紀實質感,它更讓我們堅信:縱使烏云之下陰影環(huán)布,烏云之上的晴空終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