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在佛山擺攤了。”
香港藝人陳思齊近日的新動向
為“大灣區(qū)明星再就業(yè)”話題添了把火
陳思齊這次“事業(yè)轉型”
幕后推手是有著“熒幕校草”之稱的
老同事蔡淇俊
20多年前
蔡淇俊曾是活躍在熒幕上的TVB藝人
2014年
他邁入而立之年,演藝事業(yè)觸礁
百般糾結后
他揮別TVB
攜50萬元積蓄來到老家佛山開始創(chuàng)業(yè)

蔡淇俊在擺攤直播賣雞爪。受訪者供圖
創(chuàng)業(yè)十多年
經歷過高山低谷
蔡淇俊沒料到
會因在佛山擺攤賣雞腳再度“翻紅”
如今
他的直播帶貨和短視頻業(yè)務有了起色
也創(chuàng)立了個人食品品牌
面對身份轉變
他坦然笑道:
“藝人已經是過去式,
現在我就是擺攤雞腳佬?!?/strong>
(以下是蔡淇俊的口述整理)
30歲攜全副身家北上創(chuàng)業(yè)
我老家在佛山,但從小在香港長大。2001年17歲那年,我在TVB的模特比賽里拿了冠軍,第二年就進了藝員訓練班學演戲,正式踏入TVB的圈子。同期的胡定欣、黎諾懿他們,現在都發(fā)展得挺不錯。
TVB的競爭有多激烈,大家都知道。我在的時候,臺里演員少說也有千八百人,能當主角的只有幾個前輩級人物,其他演員能混個臉熟就算不錯了。
我還算運氣好,2004年碰上一部青春偶像劇《四葉草2赤沙印記》。當時市面上流行偶像劇,我在劇中演了男主角方力。這是我第一次當主角,很多年輕的后輩都是通過這部戲認識我的。事業(yè)發(fā)展的巔峰在2007年,當時與關詠荷合作了《同事三分親》,很多內地觀眾都是因這部劇認識了我。那些年雖然沒怎么當主演,但都有機會參演過不少劇,好在還有人記得我演過的角色。

蔡淇俊在《四葉草》中飾演方力。截自其抖音視頻
年齡對藝人來說真是道坎。二十出頭的時候還能接到重要角色,到了三十歲,機會就越來越少,都是一些邊緣角色。
那時候我很糾結:是繼續(xù)咬牙堅持,還是換個賽道從頭再來?后來干脆買了張車票回佛山老家,想看看有沒有創(chuàng)業(yè)的機會。四處考察之后,2014年帶著全部積蓄50萬離開TVB,在佛山開了第一家米線店。
要問離開TVB舍不舍得?頭兩年心里確實不是滋味,畢竟年輕時夢想當一輩子演員。但人總得面對現實,現在早習慣了,哪還有什么放不下的。
從十店同開到虧損超300萬元
離開熒幕,2014年,我在佛山禪城人民路租下一間鋪面開米線店。選餐飲這行,想法很樸素——人離不開一日三餐,加上當時的搭檔,也就是現在的太太是云南人,香港又有家云南米線連鎖店火得不行,我們就想著在佛山做家地道云南風味。米線都是專門從云南運來的,連湯底配方都請當地老師傅把關。
第一次做生意,我什么都不懂,更沒想過要宣傳。后來還是靠媒體采訪才把名聲打出去。最火時店門口排隊的能有百來號人。得閑時,我就在店里收銀擦桌,和粉絲聊天合影。

蔡淇俊在人民路拍視頻提起創(chuàng)業(yè)往事。截自其抖音視頻
我們的米線定價走的是親民路線,小鍋米線18元,過橋米線38元。生意最旺時日營業(yè)額沖到一萬多,后來陸續(xù)在順德、廣州、深圳開分店,最多開過10家分店。不過實體生意壓力大得嚇人,光人民路鋪租就要三萬多,廣州分店更是四萬起步。我們也不是每家店都掙錢,有的店連著虧幾個月,每月倒貼幾千塊,偶爾才微利。我總想著再拼一把,再熬一熬,說不定下個月能好轉。網上說我那會兒切蔥都手抖?何止,我整個人都在打顫。
后來,生意日漸慘淡。算總賬時,50萬啟動資金加上拍戲商演掙的錢全搭進去,里里外外虧了300多萬。說不心疼那是騙人的,我也是從那時起決定再不開實體門店。
米線店關門后,我決定多接商演,試著按20多歲時的演出費報價,結果演藝中介搖頭說太貴。后來我干脆和中介說,價格多低都接,哪怕低到地板價都無所謂。沒辦法,人總要吃飯、要生存。
2018年,我一只腳受了傷,在家躺了一段時間,一直思考自己可以干些什么。那時,短視頻平臺開始流行,我想不如開直播吧,也算是TVB明星里第一個直播的。那次直播聊了幾個小時,不少粉絲覺得新奇,刷了些禮物,我也賺了幾百塊。有朋友聽說后問我“為什么這么墮落,做起了網絡乞丐”。
其實,我覺得沒什么丟人的。每件事都在學新東西,這條路走不通就換條道試試,人嘛,總得跟著世道變。
街邊擺攤直播意外火了
實體店干不下去,還能做什么?想來想去,決定擺攤試試看。為此,我找了一位佛山師父學擺攤、學叫賣,還封了個紅包表心意。
記得2021年夏天第一次出攤那天,剛下完雨,街上濕漉漉的,路上行人并不多。我推著花了兩千塊買的擺攤車到麗晶夜市,和師父一起賣雞腳。沒想到有好多人認出了我,都挺驚訝的:“曾經當紅的TVB演員怎么跑來擺地攤了?”
說實在的,那時候我特別怕和人聊天,總擔心被人認出來,不知道別人會怎么看我。這可能和我的性格有關,17歲進演藝圈的時候,周圍都是前輩。在他們面前,我總覺得自己是個小朋友,說話做事小心翼翼,把姿態(tài)放得很低,不太敢表達自己,也不和別人走太近,怕被別人說是“埋堆”, 時間久了就變成了“小透明”。
只是誰能想到,第一天擺攤準備的雞爪居然賣得七七八八,這比我預期的好太多了,一下子有了信心。后來,我每天下午三點開始備貨,四點出攤一直到半夜,基本一周休息一天。擺攤生意慢慢好了起來,一個月收入也有萬把塊。

蔡淇俊抖音主頁。
不僅如此,天天和客人打交道,我性格也有了很大變化,變得健談了,干脆支起手機邊擺攤邊直播,效果還不錯。面對鏡頭,和大家像朋友聊天一樣,聊創(chuàng)業(yè)經歷、聊佛山美食,最多時有上千人看。還有粉絲說“以前追你的劇,現在追你的雞腳”,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2022年,我投資了朋友的雞腳廠,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搞直播帶貨。去年,我和妻子創(chuàng)辦了一家公司,有10多個員工,負責直播運營、客服售后、食品研發(fā)等工作。一般,我每天都會去雞腳廠巡廠、出貨,下午回公司談業(yè)務,策劃短視頻內容,晚上就出攤,做直播。雖然忙得腳不沾地,看著生意一天天起來,心里很充實。
四十不惑,做回自己
對我而言,藝人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我就是個擺攤雞腳佬。離開TVB這么多年,我早就已經在佛山買了房安了家,算是新佛山人了。
在佛山創(chuàng)業(yè)的這十多年,真的改變了我很多。以前,我很在意別人的評價,比如有人說我戲演得不好,我會很介懷。現在,別人的質疑也好、指責也罷,都是耳邊風。都40多歲的人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可以了。
直到今天,我也不覺得自己是大網紅,充其量是有點小名氣?;o百日紅,互聯網這行說變就變,所以我不敢松懈。如果哪天我拍的視頻沒人看了,雞爪賣不動了,自己的退路是哪,這些都是要提前考慮的。
網絡上不少新聞關注TVB演員“再就業(yè)”。在香港,藝人真的就是一份工作而已。我也見過一些同事,放不下演員的架子,現在工作也沒那么理想。

蔡淇俊和陳思齊。截自其抖音視頻
最近,就有不少舊同事聯系我,說想過來找我一起學直播。我也想盡我所能,因為我也經歷過那些彷徨的時期?,F在我事業(yè)雖然有些許起色,但還沒強大到可以帶著人賺錢。
不過,我們過氣藝人的生存,真的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曾經確實是有些流量,以為自己開個直播、站在這里就能賣出去貨;又或者是以為自己聊聊天、唱唱歌,就可以收到大把“嘉年華”。其實藝人出來帶貨,要付出很多,例如要放下自己的明星架子。所以我也在問,舊同事過來,能不能真正放下以前重新開始。如果大家真的想做,我不敢打包票說人人都行,只能說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會失敗。
來源 | 南方+客戶端
采寫 | 南方+記者 王芃琹 白樺
原標題:《前TVB演員在佛山賣雞爪!“藝人已是過去式,現在我就是擺攤雞腳佬”》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李林蔚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南方日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