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10日,國際奧委會執(zhí)行委員會決定,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乒乓球項目增至六項,分別為:男單、女單、男雙、女雙、混雙、混合團體,男團、女團兩個項目被取代。那么,這一變革對國乒的奧運布局有哪些影響呢?下面與大家共同分析探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雙打項目占比增加,王藝迪受沖擊,球員兼項無法避免。
按照國乒眼下奧運備戰(zhàn)布局,男隊王楚欽、林詩棟為前兩號人物,女隊孫穎莎、王曼昱為核心主力,梁靖崑、王藝迪都是團體賽第3人重要人選。然而,洛杉磯奧運取消男團、女團之后,大胖、大迪在競爭奧運名單上處于不同的走向。男隊方面,黃友政、向鵬、陳垣宇能否在新周期真正打出來,擔當主力球員的重任還有待于觀察。一、兩站賽事的高光,并不能決定這些小將能直接上奧運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梁靖崑與王楚欽此前有過男雙實戰(zhàn)磨合,且大胖在新加坡大滿貫、亞洲杯單打表現(xiàn)很穩(wěn)定。不管是技術(shù)實力,還是大賽經(jīng)驗,梁靖崑在男隊3號人物的位置還是很穩(wěn)固的。女隊方面,王藝迪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蒯曼。論單打?qū)嵙?,大迪強于蒯曼。可是在雙打上,王藝迪沒有太大優(yōu)勢。蒯曼作為左手球員,她首次搭檔王曼昱就斬獲新加坡大滿貫女雙冠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混雙上更是搭檔林詩棟,接班“莎頭組合”。蒯曼已經(jīng)成為國乒新周期雙打上,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如果蒯曼/王曼昱女雙今后表現(xiàn)有起伏,孫穎莎/王曼昱這對女雙也是國乒王牌,“莎曼組合”也曾拿到世乒賽女雙冠軍。因此,雙打能力并不是特別突出的王藝迪,反而在競爭洛杉磯奧運會上,并不是處于一個很有利的位置。不過,如此一來,孫穎莎新周期解綁了混雙,又增加了女雙,莎莎在洛杉磯大概率還會身兼三項。男雙、女雙、混雙三個雙打項目,主力球員不可能只打一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混合團體項目相對較穩(wěn),國乒男、女隊實力較為均衡。
新增加的混合團體項目,反而是國乒沖擊金牌的一個優(yōu)勢項目。法國隊有勒布倫兄弟,他們男單、男雙很強,可是女隊太弱了。日本女隊,早田希娜、大藤沙月、張本美和3人很強,然而男隊也只有張本智和1個人能撐起局面。其他各協(xié)會,在男、女隊實力上相差懸殊比較大。相反,國乒男隊王楚欽、林詩棟、梁靖崑,再加上女隊孫穎莎、王曼昱、蒯曼,這幾個人組合不管是單打還是混雙,乃至男雙、女雙實力都非常均衡。增加混合團體這個項目,對國乒還是比較有利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備戰(zhàn)洛杉磯國乒需改變思路,培養(yǎng)多對雙打組合是上策。
洛杉磯奧運會乒乓球6枚金牌中,有3枚來自雙打。男雙、女雙、混雙國乒需要培養(yǎng)多對組合,東京奧運周期,劉詩雯奧運前遭遇肘部傷病,孫穎莎還一度與許昕搭檔混雙。球員兼項過多,再加上40+球下速度、力量高強度對抗,球員很容易出現(xiàn)傷病。特別是王曼昱有膝傷、腰傷等多處傷病,因此在備戰(zhàn)洛洛杉磯奧運會上,國乒要挖掘更多的組合出來,并檢驗實戰(zhàn)成績。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藝迪/孫穎莎一直也在搭配女雙,也是出于王曼昱一旦出現(xiàn)傷病,這對組合也一個備選。新周期剛開始不久,新人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男隊黃友政與石洵瑤也在搭檔混雙,陳垣宇此前與林詩棟也搭配過男雙。3年多的時間,誰能在雙打上能夠為國乒具備斬獲金牌的能力,成為了更為重要的一個考察標準。此前,巴黎周期僅考慮團體第3人的備戰(zhàn)策略,也將隨之改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家如何看待洛杉磯奧運乒乓球項目增至6項這一變革,雙打占比很重也使得主力球員,身兼三項甚至是四項作戰(zhàn)。歡迎各位留言、探討,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