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編輯:CJ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年10月,曾經(jīng)教過總理唱歌的第一代“江姐”任桂珍上海因病去世,享年88歲。

半年后,2021年4月,她的老伴饒余鑒也走了,

兩人相伴一輩子,連離開都只隔了幾個月。

而那間位于米蘭的川菜館,卻成了他們生命里一段特殊的注腳,

像一首歌,唱到最后漸漸淡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往前倒幾十年,任桂珍的歌聲可是響遍了大江南北。

1962年,她接到電影《紅日》的邀約,

導演和作曲家呂其明想找個嗓音清亮又帶山東味兒的歌手。

她試著唱了《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

那感覺就像回到了山東老家,嗓子一開,滿是鄉(xiāng)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電影上映后,這首歌火得不得了,走到哪兒都能聽見有人哼唱。

她站在舞臺上,看著臺下觀眾跟著節(jié)奏晃身子,心里滿是成就感。

后來,1963年,作曲家朱踐耳又找她唱《唱支山歌給黨聽》。

時間緊,她只有幾個小時準備,但演出那天,臺下掌聲響得震耳朵。

廣播電臺錄了音,全國到處放,她的嗓音就這么傳開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65年,上海歌劇院排《江姐》,

她剛生完女兒才一個多月,就跑去北京看空政歌劇團的演出。

回來后,她一頭扎進排練,從早到晚唱全場,嗓子啞了也不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時候沒人幫她分擔角色,她一個人扛下來,演完一場累得站都站不穩(wěn)。

可演出那天,觀眾的眼神告訴她,這一切都值了。

她演的江姐,硬朗又深情,

成了上海的第一代“江姐”,也成了很多人心里的經(jīng)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59年的一天,任桂珍排練著《劉三姐》,

阿牛哥的演員饒余鑒卻引起了她的注意,

饒余鑒比她小4歲,長得高大帥氣,嗓子也好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兩人的名氣地位差距也不小,

此時的任桂珍已經(jīng)是上海歌劇院的知名人物,

饒余鑒卻只是個小演員。身邊人議論紛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年輕時的饒余鑒

領導覺得她不該找個“小年輕”,還兩次勸她分手。

她沒聽,覺得年齡算什么,只要人合適就行。

父母也從山東趕來勸,可她一通話反倒把他們說服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61年,兩人的婚禮上,

大家都祝他們像劉三姐和阿牛哥一樣長久,她笑著點頭,心里有底。

外頭閑話沒停過,有人說她怕嫁不出去,有人說他看上她的名氣。

可這些聲音擋不住他們的日子,他們關起門來過自己的生活,

生了兩個女兒,日子雖然緊巴,但也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往前看,任桂珍的根在革命年代。

她出生時正值動亂年代,父親是地下黨員,

1936年,3歲的她就跟著父親到了濟南,任桂珍從小就喜歡歌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任桂珍15歲那年,為了響應革命號召,她加入了部隊,成為一名文藝兵。

戰(zhàn)場上槍聲不斷,她和戰(zhàn)友們卻扛著腰鼓、快板,給戰(zhàn)士們鼓勁兒。

那時候條件苦,走路一天一百多里,睡在豬圈邊,

吃的是摻沙子的飯,身上還爬滿了虱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抓起舊篦子梳兩下,扎好辮子就接著走。

部隊打到哪兒,她們就演到哪兒,

揚州、江陰、上海,一路唱下來,嗓子啞了也停不下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隨著革命勝利,任桂珍終于有機會進入大學里學習,

她沒有選擇父親為她準備的醫(yī)學之路,

反而覺得文藝工作也是一門出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后來,她跟著部隊南下,走到上海,才算安定下來。

19歲時,任桂珍進入了當?shù)氐母鑴≡海?/p>

靠著自己摸索,一步步在這里穩(wěn)了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果,又一次的時代動蕩,影片《紅日》被扣了帽子,

任桂珍為了避嫌也不得不遠離舞臺,從事起打掃衛(wèi)生的基礎工作。

有人故意刺她,說以前是她占舞臺,現(xiàn)在輪到別人了,

她咬著牙暗自發(fā)誓,總有一天她會回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幾年,她沒演出機會,

只能待在家里練嗓子,嗓子練啞了也不停。

1968年,小女兒出生,

她和饒余鑒一邊帶孩子,一邊等著日子好起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76年,情況終于變了,她43歲,重回舞臺。

這次正好是上海歌劇院要復排《江姐》,

正愁沒有什么好的人選,有人就提議了任桂珍,

她也順理成章地參與到了這次《江姐》的排練過程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時候她已經(jīng)不是當年的年紀,可嗓子還是那么穩(wěn),

經(jīng)驗也多,教起人來一點不含糊。

舞臺重新亮起來,她的心也亮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81年,機緣巧合下,丈夫饒余鑒要前往國外留學,

而她卻還是在上海,照顧著兩個女兒。

大女兒哮喘病老不好,有次還進了急救室,她在電話里卻跟丈夫說家里沒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熬了四年,1985年,她帶著女兒去了米蘭。

到了那兒,她開了川菜館,店里熱氣騰騰,滿是麻辣味兒。

她忙著招呼客人,盯著廚房,

連意大利人都跑來吃麻婆豆腐和水煮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任桂珍與饒余鑒在意大利拍照

饒余鑒在音樂學院學歌劇,

1986年還在比賽里拿了第一,當?shù)貓蠹埧渌纫獯罄诉€意大利。

她聽了笑笑,覺得這日子過得挺有意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做飯的任桂珍老師

她在意大利待了十年,川菜館成了當?shù)厝A人聚會的地方。

她還常跟丈夫聊中國的歌劇和民歌,琢磨著怎么把這些帶到這兒來。

女兒們也在意大利長大,大女兒學音樂,小女兒幫她管店,日子忙碌又踏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饒余鑒

1996年,任桂珍和饒余鑒回了上海,她不再常演戲,把時間花在教年輕人身上。

8年后意外來臨,她突發(fā)腦溢血,差點沒搶救過來,老伴守在床邊照顧她好幾個月。

病好了,她還是閑不住,77歲時入了黨,那天她在黨旗下宣誓,眼淚止不住地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13年,上海歌劇院復排《江姐》,

她帶著兩個年輕演員練,教她們怎么唱,怎么演。

她家常開飯,兩個女孩吃完飯就接著學,她看著她們,心里滿是欣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19年,腦溢血又來了,大女兒從米蘭趕回來照顧她。

她昏迷了好久,醒來時聽女兒說起《江姐》,眼睛就亮了。那是她最后的光。

2020年10月,任桂珍走了,饒余鑒半年后也跟著去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她已離開這個世界五年了,

她的歌聲還在,舞臺上的江姐還在。

學生們唱著她教的曲子,

觀眾聽著她的錄音,年輕演員演著她留下的角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一代“江姐”任桂珍與第六代“江姐”何曉楠

她的川菜館關了,可那股麻辣味兒還在米蘭的記憶里飄。

她的日子,像一首長長的歌,唱到最后,還是那么響亮。

百科:任桂珍
杭州網(wǎng):《教周總理唱過《洪湖水浪打浪》第一代“江姐”任桂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