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在那場軍委會議上,名震天下的軍神粟裕由于遭受錯誤的批判,被扣上莫須有的罪名。盡管粟裕連番做出檢討,可在1958年后,粟裕的地位就直線下降由軍職轉(zhuǎn)為文職。這種轉(zhuǎn)變對于粟裕來說是莫大的遺憾。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葉帥極力保薦粟裕重回軍職,當時好多領(lǐng)導人也同意了,可最終粟裕的任命書還是寫著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為何在最后一步,粟裕始終難以跨越呢?

1958年的軍委擴大會議上,彭老總和聶帥一直不遺余力針對粟裕的問題,矛頭直指粟裕多年前不服從指揮、向國防部要權(quán)、志愿軍撤軍問題等一系列紕漏,會議的中后期,不少人再次舊事重提直指粟裕,不少人被迫不敢發(fā)聲,只有葉帥站出來為他仗義執(zhí)言。
在會議后期,不少將領(lǐng)發(fā)言不顧秩序,里面吵鬧聲不絕于耳,葉帥眼看如此趕緊站出來讓大家冷靜:你們有不少人在華東工作過,當時和粟裕也接觸過,他的為人你們不了解嗎?他的貢獻你們沒看到嗎?就算有點驕傲也是正常的改掉就行了,至于揪出這么多問題嗎?

正是葉帥的仗義執(zhí)言,使得粟裕免遭更一步的批判,而會議就此以這種方式草草收場。當時的葉帥擔任是軍委副主席,在他的庇護下粟裕的情況好轉(zhuǎn)不少。不過在粟裕檢討完后,該去哪里工作又成了問題。
一開始中央想把粟裕調(diào)任國防部,但國防部是彭老總牽頭,所以葉帥再次出手,將粟裕調(diào)來擔任軍事科學院的副院長。為避免粟裕在新崗位上出現(xiàn)身份尷尬的情況,葉帥還特意給他舉辦了一個歡送會。有了葉帥的保護,粟裕在學院的日子還算可以。
七十年代后,伴隨著反動組織被粉碎,葉帥的地位再次提升。當時組織內(nèi)部急需有才干的干部,葉帥也非常欣賞他,再加上有華國鋒對葉帥的倚重,粟裕被提名為軍委副主席一事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但最后,粟裕卻被任命為人大副委員。為何粟裕沒能成為軍委副主席?

首先來說,粟裕當時擔任的職位至關(guān)重要,而他還一直沒有被平反,所以一旦他上位地下肯定會有人鬧意見。再者,當時對粟裕發(fā)難得幾位干部都在崗位上,粟裕要想出山必定會困難重重,在加上粟裕的資歷只是大將,而當時其他的四位副主席都是元帥。
粟裕的身體狀況也一直不好,由于在戰(zhàn)爭年代受過傷,腦袋里還有彈片沒取出來,這導致他一直有嚴重的高血壓、頭痛。1980年,粟裕正式到崗人大副委員,盡管他的工作沒什么問題,但內(nèi)心里卻對自己沒得到平反一直耿耿于懷。

葉帥在此期間一直為粟裕的平反忙前忙后,可事情的最后走向他也沒辦法控制。一直到1984年粟裕去世,粟裕都沒等來自己的平反材料。1993年,南京的五位老同志聯(lián)名寫了一份材料,在張震的推動下,粟裕終于等來自己的平反機會。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