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鑫濤生命最后躺在病床的時候,瓊瑤已經(jīng)80歲了,但她還是那么熱烈地愛著他。
愛得明目張膽。
愛得像個剛失戀的小姑娘,哭得稀里嘩啦。
那年,她已經(jīng)是耄耋老人。可那份感情,還是熾熱得像火。
很多人都說她是戀愛腦!傻傻地被平鑫濤利用。
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其實早就看穿了這一切。
她明明知道——這段感情,從頭到尾,并不是外人眼中那樣“神仙眷侶”。
她明知道那個人平庸、軟弱甚至有點殘忍。
但她為什么還要這么執(zhí)著地愛?
為什么不放棄?
她到底圖什么?
答案,其實她早就寫在了她的小說里。

第一部分:她不是“戀愛腦”,她是天生愛的人
瓊瑤出生在重慶,書香門第,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小時候家里搬過很多次,從四川到湖南,再到臺灣。
她從小愛幻想,喜歡寫作,初中時候就開始投稿,一發(fā)不可收拾。
真正讓她一炮而紅的,是小說《窗外》。
這是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講的是一個女學(xué)生愛上年長老師的故事。
一出版,就被家長群體罵慘了,說她教壞小孩??墒悄贻p人瘋狂買。
她寫的是愛,寫的是那種沒有道德負(fù)擔(dān)、不問結(jié)果的愛。
她筆下的女主角,總是沖動、真誠、不怕死。
她自己也是這樣的人。別人看不懂她,說她太“戀愛腦”??伤鋵嵰恢焙芮逍选?/p>
瓊瑤寫的小說,不是講“愛情多美”,而是在講:“我是什么,我想要什么,我愿不愿意去冒險?!?/p>
仔細(xì)看她的作品,就會發(fā)現(xiàn):
女主角一定是核心,她說“我要”“我想”“我愿意”;
她的愛情里有痛,有掙扎,但始終帶著主角意識;
哪怕愛錯了,也不后悔。
所以,她不是在寫“女主愛男主”。她是在寫,“女主愛她自己”。

第二部分:感情從來不簡單,特別是她和他這段
瓊瑤的愛情經(jīng)歷,其實挺復(fù)雜的。
她的第一段婚姻很早就結(jié)束了。之后,她遇到了平鑫濤。這個男人,是一個出版商的老板。
雖然平鑫濤有家庭,有三個孩子。
可是他們還是走到了一起,轟轟烈烈地愛了四十多年。
表面看是曠世奇緣,實則滿是利益拉扯。
她真的一點不知道平鑫濤是什么人嗎?
不,她很清楚。他是個老派男人,懦弱,嘴上浪漫,實際冷漠。她一邊在照顧他,一邊寫自傳。
筆下寫滿了深情,也寫滿了破綻。
有人說她執(zhí)迷。
其實她早就明白一切,只是選擇繼續(xù)演下去。

第三部分:她的小說早就藏著答案,她早就明白男人是什么樣子
很多人小時候看瓊瑤劇,被永琪、爾康迷得不行。長大后再看,才會發(fā)現(xiàn)這些男人都有點“渣”。
何書桓,看起來溫柔,實際上遇事就逃避,一出事就往后縮;
爾康,驕傲要強,一旦現(xiàn)實殘酷,就轉(zhuǎn)身離開;
永琪,得到了小燕子,就開始挑她毛病。
這些男人,小時候看很帥很深情,長大看就有點像身邊的男人:
說話不算數(shù),感情里兩頭騙,想掌控你又不想為你負(fù)責(zé)。
瓊瑤筆下的男人,從來不完美。甚至,很多是刻意寫得有點壞的。
她敢寫他們的懦弱、他們的自私。
她不怕讓女主受傷。
但她筆下的女人,總能清醒走出來。
這不是“傻白甜”的故事。這是她對愛情、對人性的洞察。
所以,她當(dāng)然早就知道,平鑫濤不過也是這種男人。
但她選擇用文字美化一切。不是因為她傻,而是因為她把這個男人當(dāng)成情緒的投影。
她需要的,是“愛”的感覺,而不是這個男人本身。
對她來說,男人就像小說里的角色,是情感的容器,是釋放的出口。

結(jié)尾:她不傻,她只是選擇繼續(xù)相信愛
很多人到老年,都已經(jīng)對愛情麻木了??森偓幉皇?。
她還在寫,還在回憶,還在幻想。
哪怕對方早就不能回應(yīng)了,她還是寫得淚流滿面。
她的小說里永遠(yuǎn)有熱烈,有爭吵,有大哭大笑的片段。她給女主角寫了各種各樣的“我要”“我愿意”,其實她寫的是自己。
所以說,她不是“戀愛腦”。
她是天生就要把愛當(dāng)作生命方式的人。
哪怕再看穿人性,她也不愿意放棄那個最熱烈的部分。
這不是執(zhí)迷。是太清醒,才更要抓緊那點火光。
她的生活,很多時候像小說;但小說,又何嘗不是她的生活?
她把自己活成了小說里那個“不怕疼、不怕輸、不怕被辜負(fù)”的女主角。
而平鑫濤,不過就是她手中那個故事的男主:有裂縫,有缺點,但她愿意演下去。
因為愛,不一定是相信對方,而是相信愛本身。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