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作家陳本豪老師的散文《江夏明月照人還》,分享作者在歲月的長河中,有些記憶永遠不會褪色,有些情誼永遠不會消散的體驗。五十年的時光,如同一場漫長的旅程,作者從青春年少走向了白發(fā)蒼蒼。然而,那些曾經(jīng)的歡笑與淚水,那些共同走過的日子,卻始終銘刻在心底。今天,同學們再次相聚,江夏的明月見證他們的重逢,歲月的詩篇在回憶中重新綻放……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半世重逢喜亦驚,容顏相顧眼眶盈。

當年一別青春志,風雨人生路不平。

50年時光之重,搭乘詩歌的振翅飛翔,且勝過磁懸浮般地輕舟一旅,但裝進每個同學的心里,卻是那般酸甜苦辣的剪不斷理還亂。勿論人生歲月短長,難得擁有一次50年重逢,讓大家盡情地高歌與珍惜吧。一九七五年,同學們捧著紅紅的畢業(yè)證,在暫且放下學業(yè)的間隙,帶著不舍的微笑,夾雜著些許混沌初開的思慕,在揮手之間奔向各自的前程。那時都還是一群青春年少,渾身充滿了力量與假想,可任憑陽光下的詩雨花不盡地飄灑。今天聚會不覺已是爺爺奶奶的級別,感慨萬千啰!回顧昨天,把握今天,期待明天!多少次的拼搏,多少次的重來,多少次享受鮮花與掌聲的祝福,多少次從坎坷中摔打甚至是九死一的夢醒絕是一部絕佳的連續(xù)劇題材,同學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劇中演員。

“榮富,同學聚會的名冊統(tǒng)計好了嗎?”陳衛(wèi)星帶著點沙啞的笑聲問詢,李榮富以笑還答地說:“差不多了,我們幾個人分頭通聯(lián),大家都踴躍表示參加?!薄澳蔷秃?,那就好,辛苦你們了啊?!薄安徽f辛苦,這都是應(yīng)該的?!弊詮拿壬M織同學聚會的念頭以來,陳衛(wèi)星、王橋、李榮富,美女班長劉福香、黃亞萍、邱明……常常關(guān)注與交流此次同學聚會的事前組織和各項籌備事務(wù),同學聚會成了他們每次碰面都少不去的一道常務(wù)話題。聚會時間,聚會地點,聚會流程,聚會中的生活安排等,一件都不能疏漏。經(jīng)過多次討論,初步定在春末夏初的5月份,選在風景優(yōu)美,條件優(yōu)越,生活優(yōu)裕的李白文化園進行。讓大家在詩仙的神風下吟誦50年的風月輪轉(zhuǎn),在《將進酒》中擊節(jié)高歌一回。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再年輕一回,在揮斥方遒中揮發(fā)一回青春的意氣,把得意者的歡歌和失意者的蕭瑟,一并酌進酒中舉杯邀月吧!

李白文化園的月光是流動的琥珀,當我們這些年近七旬的老者,在《江夏行》的旋律中相擁時,看見彼此稀疏白發(fā)間閃爍的星霜,化作當年教室后窗漏進來的一縷細碎的陽光。有一個同學在口袋里掏出那本泛黃的《代數(shù)習題集》,他說這是當年他偷摘學習委員作業(yè)時夾在課本里的。紙頁間飄落的槐花,早已枯成褐色的標本,但他一直不舍扔掉,以常陪他悄悄地溜回那些不知讀數(shù)時光的無暇童稚中自我甜美。在龍井那條鋪著青石板的街面上,幾十雙皮鞋遲疑地踏出年少的步調(diào)。她指著回廊轉(zhuǎn)角說:“當年的那個小妹,一不小心就在這兒摔倒弄出了一道傷口,還是那個扎著麻花辮的小同學,迅速地從廊柱后面跑出來,手里攥著剛從醫(yī)務(wù)室里討來的碘酒棉球……”這些記憶如一張被月光浸透的宣紙,輕輕地一抖便簌簌地落下往昔的塵埃。譬如這些雖小卻讓人難忘的典故,卻被淹沒在無常的嬉笑與歡樂的打鬧中,成了人生樂曲中一個抹不去的音符。

李榮富遞給陳衛(wèi)星兩張花名冊,他逐一掃描,數(shù)出接近200人的名單,知足地笑了。衛(wèi)星指著其中的一個似曾在記憶中消失的名字說“他能來嗎?”“能”自從畢業(yè)那天分手之后,我們好像還一次都不曾見過“他現(xiàn)在還好嗎?”一次同學一生的牽掛啊。他瘦小的身材,臉上總是掛著笑容,話卻少得像惜墨如金一樣,但他在同學心中卻如一束溫暖的春光。雖說無常的人生把同學們學隔開,但大多數(shù)人還是聚居在紙坊,在時不時地碰面中得到思念的安撫。同學們似乎都還很爭氣,幾乎沒聽說過有自身沉迷而出岔的。歲月是一出不可猜想的話劇,踏著畢業(yè)的步伐,同學們不由人愿地奔向異地或就任他業(yè)。無論從政的,從醫(yī)的,經(jīng)商的,搞藝術(shù)的,只要得知他們?nèi)〉贸删停瑢W們在夢中都會為他鼓掌。王橋對衛(wèi)星說,我倆只怕是見面最多的,任那一次舉行公檢法司的大型活動,我們都成了避不開登臺的主角,這是上天賜給的緣分??!

春夜的微風像絲綢般吹拂著溫軟的撫摸,陳衛(wèi)星倚傍窗前,深深地沉思在日益逼近的同學聚會的時光腳步中。一貫不勝酒力的他,那天定然要瀟灑一回,心中竟然不自覺地哼唱起《將進酒》中的詩句“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青銅鑄造的李白肖像似乎在眼前的月光里微微地蕩漾,廣袖揮灑之間,仿佛真的涌來一潮奔騰的黃河之水。他手里握著那支心愛的竹笛,如不是唯恐驚醒他人的南柯一夢,真想吹上一支名曲好獨享其中。雖說輕輕地吟唱,依然還是驚起了那只棲息在梧桐樹上的鳥兒。他忽然想起臉盤圓得像牡丹花一樣的那位女同學,是她那天相對的嫣然一笑,讓陳衛(wèi)星如在觸電中突然悟得了男女親慕中芝麻開門的心癢。五十年前的月光無聲地穿透云層,書寫著“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的詩句。陳衛(wèi)星仿佛看見墨跡未干的那個“永”字的最后一捺,正在歲月泛黃的紙頁上悄悄地生長……

作者簡介:陳本豪、中作協(xié)會員、音樂家,籍貫武漢江夏。已出版散文集三部,紀實文學集七部。長篇紀實文學《京劇譚門》全四卷,被列入2019年中國作家協(xié)會重點扶持項目,參評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榮獲第八屆湖北文學獎。由選擇來詮釋與寬博他的含義,則有待未來時空的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