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醉》

李商隱

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賞殘花。

在一個美好的日子里,李商隱出門尋花,他沉浸在爛漫的花叢中,不知不覺就像喝了美酒般靠著樹沉沉睡去,等他醒來時,太陽已經(jīng)西斜。深夜賓客散盡酒也徹底清醒,興致不減的自己獨自持紅燭靜賞殘花。

李商隱以“醉”寫癡,借“殘花”喻人生暮年。深夜持燭賞花的執(zhí)拗,是對美好消逝的深情挽留,更是對生命無常的哲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答人》

太上隱者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

偶然來到松樹下,便以石頭為枕頭舒舒服服地睡下,在這深山之中,沒有日歷來記錄時間,甚至都不知道又過了一年。

這種對時間的淡化,讓我們感受到在松樹下高枕而眠隱者遠離塵世喧囂的愜意與灑脫。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在山與天相接的地方,有煙霧裊裊升起,透過茂密的竹林,窺視到那漸漸落下的夕陽,鳥兒飛向屋檐,白云從窗中飄出。

一個 “窺” 字,仿佛我們也跟著詩人一同透過竹葉的縫隙,看到那一抹余暉。云朵竟然從窗戶里飄出來,這奇特的景象讓我們感受到山中的清幽與神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清溪泛舟》

張旭

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勞歌。

笑攬清溪月,清輝不厭多。

旅人倚靠在遠行的船槳上,在暮色之時唱起了勞動的歌謠,笑著伸手去攬那水中月,怎么看也看不夠這清冷的月光。

勞頓旅途因月光而治愈。詩人將孤獨化為詩意,以“笑攬”二字點破:真正豐盈的心,連寂寞都能釀成浪漫。

【5】

《江樓夜話》

白玉蟾

江霧秋樓白,燈花夜雨青。

九天無一夢,此道付晨星。

樓閣在江面霧氣的籠罩中呈現(xiàn)一片白色,屋內(nèi)的燈花在夜雨中閃爍著青色的光,九重天上沒有夢境,這份心境只能托付給黎明前的孤星。

整首詩通過對江霧、燈花、夜雨、晨星等意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孤寂、清冷而又充滿希望的意境,讓我們感受到詩人在困境中依然堅守內(nèi)心信念的執(zhí)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6】

《又自贊》

楊萬里

江風(fēng)索我吟,山月喚我飲。

醉倒落花前,天地為衾枕。

江風(fēng)催我吟詩,山月邀我飲酒。醉倒在落花前,把天地當(dāng)作被褥枕頭。

整首詩營造出一種自由、灑脫、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意境,表現(xiàn)出一種超脫世俗、放浪形骸的豪放情懷。

【7】

《答陸澧》

張九齡

松葉堪為酒,春來釀幾多。

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

松葉可以用來釀酒,春天來了,不知道釀了多少這樣的酒。我不害怕山路遙遠,即使是踏著積雪,也要去看望友人。

以松葉釀酒的奇想,“踏雪相過的行為,寫盡友情的純粹。風(fēng)雪無阻的奔赴,只為共飲一杯春意,這友情十分動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8】

《寄遠》

杜牧

前山極遠碧云合,清夜一聲白雪微。

欲寄相思千里月,溪邊殘照雨霏霏。

遠山隱沒在碧云中,寒夜傳來一聲雪落的聲音。想借明月寄托相思,卻只見溪邊夕陽與細雨交織。

杜甫將思念之情與凄清的景色相融合,營造出一種凄美、惆悵的意境,讓我們深刻體會他那深深的思念和無法排解的憂愁。

【9】

《梅花絕句二首》

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fēng),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

聽聞梅花在清晨的微風(fēng)中綻放,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梅花像雪堆一樣潔白。面對如此美景,不禁感嘆怎樣才能將自己化作千千萬萬個,讓每一棵梅樹前都有一個自己。

詩人恨不能分身千萬,獨賞每一株梅花。這種“貪心”背后,充分表達了陸游對梅花的極度喜愛之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0】

《山中雪后》

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清晨起來打開門,看到滿山都是積雪,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雪后初晴,云層淡薄,陽光雖然照耀著,但依然透著寒意。屋檐冰棱未化,梅花在嚴(yán)寒中傲然綻放。

鄭板橋以畫竹筆法寫梅:檐冰未滴、寒梅凝霜的“定格畫面”,讓“清孤”二字有了具象。

這是文人風(fēng)骨的自我寫照——冷處偏佳,別有根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