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紅海龜

紅海龜,原名蠵龜。頭部寬大,上頜短寬。背甲呈長橢圓形,頭背部、背甲和四肢背部接近棕色和棕紅色。頭側為淡棕紅色。下頜、腹甲、四肢、腹部為淡黃色。食性為動物性,以多種甲殼類動物和魚類為主。國內分布于南海、東海和黃海。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圖片、文字均來源于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小程序)

近日,浙江省象山縣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紅海龜?shù)男淌赂綆袷鹿嬖V訟案,3名被告人因犯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一年十個月至十個月不等有期徒刑,并適用緩刑,各并處罰金。此外,法院還支持了象山縣檢察院提出的生態(tài)修復賠償訴訟請求,3名被告人被責令繳納公益損害賠償金15萬元。

2023年上半年,蔣某聽說吃海龜可以治病,便委托朋友王某幫他收購海龜。王某找到某漁船船長張某,讓他出海捕撈漁獲物時帶回海龜。同年9月,張某出海作業(yè)期間,在甲板上裝卸漁獲物時發(fā)現(xiàn)一只海龜,之后將其運回碼頭并出售給王某。王某以1300元的價格從張某手中收購了這只海龜,又以2600元的價格轉售給蔣某。

轉運中,漁船上的船員清楚地看到了紅海龜?shù)倪\輸過程,因知道紅海龜系瀕危野生保護動物,遂于2023年9月向寧波海警局象山工作站報案。后張某、蔣某、王某3人主動投案自首。2024年9月,公安機關以涉嫌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將3人移送象山縣檢察院審查起訴。

“受案審查后,我們發(fā)現(xiàn)蔣某等3人的行為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和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象山縣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承辦檢察官介紹,刑事檢察部門及時將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線索轉交給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同步開展刑事審查起訴和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分析研判認為,涉案紅海龜作為瀕危物種,被捕撈會直接減少種群數(shù)量,破壞種群結構,蔣某等3人收購、運輸、出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紅海龜?shù)男袨?,不僅造成野生動物資源損害,也導致生態(tài)平衡被破壞,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經(jīng)浙江海洋大學檢驗鑒定,涉案紅海龜為成體,價值15萬元。

審查起訴階段,蔣某等3人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均自愿認罪認罰,王某、張某還分別退繳了非法獲利。

今年1月,該院依法履行民事公益訴訟訴前公告程序。公告期滿后沒有適格主體提起訴訟,該院依法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訴請蔣某等3人除承擔刑事責任外,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日前,法院判決支持檢察機關全部訴訟請求,判決3名被告人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共同承擔公益損害賠償金15萬元。

(來源:檢察日報·法治新聞版 作者:蔣杰 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