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6年后金第二位大汗皇太極正式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大清;稱帝后的皇太極大封后宮,后宮地位最高的的便是“崇德五宮”:
中宮清寧宮
東宮關雎宮
西宮麟趾宮
次東宮衍慶宮
次西宮永福宮

崇德五妃不僅在皇太極的后宮中地位遠遠在其他妃子之上,除皇太極繼任大汗之位之前的兩位大妃所生皇子外,只有崇德五妃所生的皇子才是嫡子,有繼承皇位的資格,而且崇德五宮后妃又按照中、東、西、次東、次西的順序來排列。
她們的等級高低,不僅取決于門第與受寵程度,更是直接影響了她們所生子女的地位以及命運。
那么,“崇德五妃”究竟都是何種出身呢?
作為巾幗英杰的孝莊文皇后,為何會位列最后一位呢?
“崇德五妃”不僅清一色全都來自蒙古,為博爾濟吉特氏;而且有三位是二婚改嫁皇太極,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這還要從清太祖努爾哈赤在位時開始說起:

1593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統(tǒng)一整個建州女真,勢力大增;
這讓海西女真四部感到了不安,想要通過結親或者勒索的方式來控制努爾哈赤,但是都沒有奏效;最終海西女真四部聯(lián)合科爾沁蒙古等五個部落,組成了九部聯(lián)盟,一共兩萬人攻打建州女真。
努爾哈赤人數(shù)上雖不占優(yōu)勢,但以少勝多,九部聯(lián)盟慘敗。
便是在此戰(zhàn)后,科爾沁蒙古開始與建州女真交好。
努爾哈赤便想到了結親的方式,讓科爾沁蒙古依附建州女真。
而第一個嫁到建州女真的,便是科爾沁部臺吉明安的女兒,嫁給了努爾哈赤為平妻;幾年后明安的弟弟孔果爾臺吉的也有一個女兒也嫁給了努爾哈赤為平妻。

自此建州女真便正式開始滿蒙聯(lián)姻,而科爾沁蒙古便是滿蒙聯(lián)姻的重中之重。除了努爾哈赤外,建州女真只要是努爾哈赤器重的兒孫,幾乎都娶了科爾沁女子為福晉,甚至直接為嫡福晉。
皇太極作為努爾哈赤第三位大妃孟古哲哲所生的兒子、后金四大貝勒之一,自然也在其列,明萬歷四十二年,也就是1614年,皇太極迎娶科爾沁部臺吉莽古斯的女兒哲哲為福晉。
而哲哲的到來,也正式開始了皇太極迎娶蒙古女子的序幕。
清寧宮皇后博爾濟吉特.哲哲
其實哲哲嫁給皇太極的時候,皇太極的身邊除了嫡福晉鈕祜祿氏外,還有一位福晉烏拉那拉氏。也就是說哲哲嫁給皇太極并非直接為嫡福晉,而是平妻。
鈕祜祿氏雖然不得寵,但烏拉那拉氏是皇太極早期最寵愛的女人,先后為皇太極生兩子一女;在嫡福晉鈕祜祿氏被皇太極遺棄后,烏拉那拉氏便成為皇太極繼福晉。

然而隨著烏拉部被建州女真所滅,烏拉那拉氏的地位也受到了影響。
而哲哲,是在滿蒙聯(lián)姻的背景下嫁給了皇太極,皇太極是一位事業(yè)心極強的人,又怎么會不重視哲哲呢?
哲哲嫁給皇太極以后,十分得寵,皇太極經(jīng)常帶哲哲外出打獵,坐殿時也讓哲哲陪伴左右。
雖然哲哲先后為皇太極生三個女兒,并未生下兒子,但這并沒有影響到哲哲在后金的地位;反而后來者居上,直接反超為皇太極生下兩子一女的烏拉那拉氏。
烏拉那拉氏究竟何時去世,史料中并無記載;
但在皇太極繼任大汗之位時,被封大福晉的是哲哲,而非烏拉那拉氏;
在天聰六年,皇太極南面獨尊,正式開始考慮后妃尊號,要冊封中宮皇后與東西宮妃時,烏拉那拉氏也不在考慮范圍之內(nèi)。

如此一來,哲哲便徹底取代烏拉那拉氏,成為皇太極身邊地位最高的后妃
1636年,皇太極正式稱帝建立大清,雖然在哲哲之后皇太極身邊又多了好幾位年輕貌美的女子,但仍舊無人撼動哲哲的地位。皇太極將哲哲冊封為清寧宮皇后,位居“崇德五妃”之首,母儀天下。
就這樣,哲哲成為大清第一位正式冊封的皇后。
從后宮第二位退居“崇德五妃”最后一位的孝莊
了解清史的都知道孝莊文皇后,是孝端文皇后哲哲的親侄女,但很少有人知道孝莊的全名為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
哲哲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布木布泰尚且只有兩歲。
從哲哲嫁給皇太極開始,皇太極在后金的地位便越來越高,尤其是到了努爾哈赤晚年,成為最有希望繼任大汗之位的貝勒。
哲哲作為皇太極的福晉,在后金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高。
哲哲仍舊一如既往地得寵,但是對于哲哲來說也有自己的苦惱:

雖然得寵也已經(jīng)懷孕生下了一個女兒,但畢竟沒有生下兒子;而且科爾沁蒙古與后金之間也時常會有一些矛盾發(fā)生。又想到自己的婆婆孟古哲哲在母族葉赫部與夫君之間左右為難,年僅28歲便抑郁而終。
哲哲不想重蹈婆婆的覆轍,在得到家族的同意后,主動提出將自己的侄女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
皇太極又怎么會拒絕呢?
努爾哈赤也十分重視皇太極此次娶親,親自帶著諸位貝勒福晉出城迎接送親的隊伍;就這樣13歲的布木布泰,嫁給了自己的34歲的姑父皇太極。
此次完婚后,努爾哈赤正式遷都盛京。
布木布泰嫁給皇太極后,姑姑哲哲便慢慢成為皇太極的嫡福晉;
而布木布泰便成為皇太極身邊,僅次于嫡福晉哲哲的存在。
1632年,皇太極南面獨尊要冊封東西宮妃時,布木布泰被封為西宮妃;至于東宮妃,則是蒙古扎魯特部戴青貝勒的女兒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氏。

在此過程中,哲哲又為皇太極生下了兩位公主,而布木布泰則是先后三次懷孕,生下了三位公主。
姑侄二人雖然先后六次懷孕,但都沒有生下一位身上流著科爾沁血脈的皇子。這讓哲哲又怎么能不著急呢?
哲哲的娘家,科爾沁蒙古又怎么能不著急呢?
1636年,皇太極登基后冊封“崇德五妃”。
哲哲作為皇太極身邊第三位嫡福晉,自然理所應當位居皇后之位。
而布木布泰,作為原本后宮第二位的存在,怎么著也要封貴妃;然而布木布泰不僅沒有被封為貴妃,反而從后宮第二位退居到了第五位,成為崇德五妃中最后一位的存在。
被皇太極封為次西宮莊妃,賜居永福宮。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布木布泰地位之上的三位后妃,究竟是什么來頭,能讓皇太極如此“委屈”了已經(jīng)陪伴自己十多年、生下三位公主的布木布泰呢?
布木布泰的親姐姐海蘭珠
前文中我們已經(jīng)提到哲哲與侄女布木布泰雖然先后六次懷孕,但生下了六位公主,并無皇子出生。為了維護科爾沁蒙古在后金(大清)宮廷的地位,也為了能有一位科爾沁血脈的皇子能出生。
1633年四月,哲哲的生母科爾沁大妃與布木布泰的生母科爾沁次妃,來到盛京,又定下了一門婚事,將科爾沁次妃所生的另一個女兒嫁給皇太極。
而科爾沁次妃的這個女兒,便是海蘭珠,布木布泰的親姐姐。
這一年,海蘭珠已經(jīng)26歲。
按照滿清初期女子出嫁年齡大多在13-18歲,海蘭珠在此之前很可能已經(jīng)嫁過人,寡居后重新回到了科爾沁草原。
而在后金時期,寡居的女子再嫁并非什么稀奇事。
像太祖皇帝的第二位大妃富察.袞代,便是二婚帶著前夫的兒子改嫁努爾哈赤,嫁給努爾哈赤后仍舊十分得寵,先后為努爾哈赤生兩子一女。
而歷史的結果也告訴我們:很可能是二婚再嫁人的海蘭珠,不僅沒有被皇太極嫌棄,反而成為皇太極一生中最寵愛的后妃。

訂婚的次年,海蘭珠在兄長吳克善的護送下來到了盛京,嫁給了皇太極為福晉(平妻)。
很顯然,海蘭珠的到來幾乎占據(jù)了皇太極所有的寵愛,讓皇太極在年過四旬時遇到了一生摯愛。
1636年皇太極稱帝冊封“崇德五妃”,海蘭珠畢竟來到盛京的時間短、資歷比較淺,而且還是哲哲的親侄女,即便是皇太極再寵愛海蘭珠,也不能將海蘭珠冊封為皇后,搶了姑姑哲哲的中宮之位。
不過,深愛海蘭珠的皇太極,將海蘭珠冊封為僅次于中宮皇后的存在——東宮大福晉宸妃。
“宸”在漢語中的意思指的是“皇帝住的地方”,而宸妃這個封號若是翻譯成滿語的話,便是“近處大福晉”;換言之:海蘭珠是皇太極身邊最親近的大福晉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皇太極為了表現(xiàn)自己對海蘭珠的愛,將海蘭珠所居住的宮殿命名為“關雎宮”。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這不就是皇太極,在告訴世人:海蘭珠是他最愛的女人嘛?
而海蘭珠確實也沒有辜負家族的期望,成為姑侄三人中第一位生下皇子的,1637年海蘭珠生下皇八子。
皇太極十分高興,將其直接稱為“皇嗣”(皇位繼承人),而非皇子。
只可惜皇八子不足白天便夭折了,緊隨皇八子之后,莊妃布木布泰生下了皇九子福臨。好在福臨得以長大成人,成為大清的第三位皇帝。
海蘭珠與中宮皇后哲哲、次西宮莊妃布木布泰,同樣來自科爾沁蒙古,作為皇太極的一生摯愛,地位在布木布泰之上也是理所應當;但另外兩位,又是什么出身,能夠位居布木布泰之上呢?

海蘭珠在皇太極之前是否已經(jīng)嫁過人尚且不確定,但這兩位確實是寡居再嫁,而且原本還是皇太極仇敵的女人。
兩位二婚女嫁給皇太極,地位卻在孝莊之上
皇太極的這兩位妃子,原本都是察哈爾林丹汗的福晉。
察哈爾林丹汗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在明朝的幫助下,肆意壓制蒙古諸部,同后金為敵。
皇太極繼任汗位后,先后三次下令征伐察哈爾林丹汗。
林丹汗最終在1634年兵敗,逃到了青海,準備東山再起。
但這年,林丹汗因得天花而去世了。
林丹汗一死,他麾下的十萬部眾分崩離析。
不管是明廷還是后金,都想要將其收歸到自己麾下。
而最大的贏家,莫過于皇太極。
林丹汗生前一共有八位福晉,林丹汗去世后,他的四福晉—竇土門福晉博爾濟吉特.巴特瑪噪,率先歸附后金,被皇太極納入后宮。

在巴特瑪.噪歸附后金的次年,林丹汗其他的福晉、妹妹也都歸附后金,大多也改嫁給了后金的諸位貝勒。
至于林丹汗的囊囊大福晉娜木鐘(林丹汗八福晉之首),則是改嫁給了皇太極。
1636年,皇太極稱帝冊封“崇德五妃”,自然不會委屈了帶著豐厚嫁妝(帶著部眾歸附后金)改嫁后金的巴特瑪.噪與娜木鐘。
娜木鐘被封為僅次于東宮大福晉宸妃的西宮大福晉貴妃,賜居麟趾宮;
巴特瑪噪被封為崇德五妃第四位——次東宮淑妃,居住衍慶宮。
皇太極不能委屈了這兩位改嫁后金的林丹汗遺孀,便只能委屈布木布泰,讓其居于崇德五妃最后一位的位置。
可能有人會問:娜木鐘與巴特瑪噪即便是帶著豐厚的嫁妝歸附后金,畢竟來到盛京的時間短,還未為皇太極生下皇子公主,為何皇太極會給她們?nèi)绱烁叩牡匚荒兀?/p>
雖然林丹汗已經(jīng)去世,但其實林丹汗的福晉們影響仍舊很大,尤其是昔日作為林丹汗囊囊大福晉的娜木鐘。

崇德四年,林丹汗已經(jīng)去世5年之久,蒙古喀爾喀部馬哈撒嘛塞臣汗歸附后金的時候,他的妻子直接越過中宮皇后哲哲、東宮大福晉宸妃海蘭珠,而是單獨給崇德五妃第三位的西宮貴妃娜木鐘獻上了貂皮與馬匹。
單這一件事,便足以說明娜木鐘這位西宮貴妃的特殊地位。
畢竟她曾經(jīng)是原本的蒙古之主林丹汗的囊囊大福晉,才得以殊榮。
結語
雖然布木布泰暫且屈居崇德五妃最后一位的位置,但卻成為最后的人生贏家,她所生的兒子皇九子福臨,在皇太極病逝后繼位,史稱順治帝。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