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0日援引法新社的報道稱,目前只有6個西方國家承諾在俄烏敵對狀態(tài)結束后向烏克蘭派兵,大多數(shù)"烏克蘭的支持者"不愿做出任何承諾。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報道截圖
由法英兩國主導、旨在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志愿者聯(lián)盟"10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集了該聯(lián)盟的30多個國家的國防部長開會,討論在俄烏達成和平協(xié)議的情況下,相關國家可以提供哪些能力來支持烏克蘭的防御能力。這也是"志愿者聯(lián)盟"首次召開防長會議。
據(jù)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在本次會議上,各國防長將討論本國能夠為"保障部隊"提供的支持,目標是在本月底前制定出一個粗略的計劃。鑒于美國政府在烏克蘭和歐洲防務問題上的不可預測性,官員們希望盡快制定歐洲自己的計劃,以便在達成和平協(xié)議時能夠立即執(zhí)行。
法新社援引匿名的歐洲官員的話報道稱,目前只有包括英國、法國以及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內的6個國家承諾向烏克蘭提供"保障部隊"問題。不過法新社沒有明確第六個愿意出兵的國家名字。
英國堅稱"志愿者聯(lián)盟"有實際的"保障部隊"部署計劃,并聲稱這些部隊將為俄烏之間的 "持久和平" 做出貢獻。

△英國《獨立報》網站報道:英國國防大臣約翰·希利在4月10日的防長會議上表示,"聯(lián)盟"為烏克蘭提供的"保障部隊"將是一項堅定可靠的安全安排,旨在為烏克蘭帶來持久和平。
但是"聯(lián)盟"的其他成員國公開表達了對潛在行動的擔憂,拒絕在計劃進一步具體化之前做出任何承諾。
盡管美國政府已多次表示,沒有派遣軍隊前往烏克蘭執(zhí)行任何任務的計劃,但是荷蘭國防大臣魯本·布雷克爾曼斯10日表示,"志愿者聯(lián)盟"必須要有美國的參與。
"潛在的任務是什么?目標是什么?在不同情況下,我們的授權分別是什么?例如如果俄烏沖突升級,我們要怎么做?"
瑞典國防大臣帕爾·瓊森也強調,在做出任何承諾之前 ,"我們需要澄清一些問題" 。
"如果能明確這項任務的具體內容以及我們的行動——是維和、威懾還是安撫——那將很有幫助。"
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3月底在巴黎主持召開了"志愿者聯(lián)盟"峰會,提出將派遣一個英法兩國組成的團隊前往烏克蘭,以研究制定未來向烏克蘭派遣軍隊的模式。馬克龍當時就表示,并非所有參加峰會的國家都同意參與其中。
俄羅斯曾多次警告西方國家不要以任何借口向烏克蘭派兵。
俄羅斯聯(lián)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上個月表示,任何所謂的北約 "維和部隊" 在烏克蘭出現(xiàn)都可能意味著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
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本月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再次強調,無論打著什么旗號,任何外國軍事力量在烏克蘭的存在都將被俄羅斯視為對國家安全的直接威脅,此類行動將導致俄羅斯與北約個別成員國,乃至整個北約發(fā)生直接全面武裝沖突。

△塔斯社報道截圖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