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河北是一塊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的土地。在這片紅色大地,燕趙兒女憑借大義凜然的革命氣節(jié)與熾熱的愛國情懷,譜寫了眾多感人至深的英雄贊歌?!堕_國大典》《地道戰(zhàn)》《小兵張嘎》等佳作,生動展現(xiàn)河北革命斗爭歷史,于紅色電影領域占據(jù)重要地位,成為革命傳統(tǒng)與理想信念教育的珍貴 “資源庫” 。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紅色河北” 新媒體平臺推出 “紅色電影里的河北” 系列專題。讓我們緊跟紅色經典電影步伐,打卡河北紅色圣地,追尋紅色印記,感悟革命精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們要繼續(xù)擴大百團大戰(zhàn)的影響,我們要讓投降派丟掉幻想,要讓受苦受難的中國人民,看到希望!”電影《百團大戰(zhàn)》中,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鼓舞中國人民的抗日士氣,在我黨的領導下,彭德懷和左權指揮發(fā)動了以破襲敵人交通線為重點的百團大戰(zhàn),在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后,彭德懷決定乘勝追擊。影片著重展現(xiàn)了這次戰(zhàn)役中的幾個關鍵戰(zhàn)斗場景,展示了中國軍隊英勇抗敵的精神面貌。洪河漕村,位于井陘縣太行山深處,進可攻、退可守。聶榮臻當時在這里駐扎,指揮了百團大戰(zhàn)第一階段的戰(zhàn)役。今天讓我們一起打卡井陘縣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重溫《百團大戰(zhàn)》中的這段崢嶸歲月。

井陘縣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

為紀念百團大戰(zhàn)英勇悲壯的史實,弘揚聶榮臻的將帥風范,洪河槽村村民李化瑞、李化民等六位老人自籌資金,買下了舊址所在地,建起了“井陘縣百團大戰(zhàn)展覽館”(舊館)。2005年在舊址附近,又建起了一座新的紀念館,兩館組成了如今的“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洪河漕村聶榮臻指揮部舊址及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現(xiàn)已成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卡點推薦

打卡點之一: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新館

新館占地面積900平方米,建筑面積240平方米,擁有300多張珍貴的歷史照片、66件歷史實物,分為“抗日烽火遍地燃”“百團大戰(zhàn)震敵寇”“中日友好譜新篇”三大部分,全面展示了中國軍民在抗日戰(zhàn)爭暨百團大戰(zhàn)中的英勇事跡,真實記錄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燒殺搶掠的滔天罪行,以及對這場戰(zhàn)爭的反思。

打卡點之二:聶帥救孤照片

這張照片拍攝于1940年8月。聶榮臻一身戎裝,面帶笑容,牽著一個漂亮小女孩。這個小女孩就是當年被救出的日本小姑娘加藤美穗子。晉察冀軍區(qū)司令員聶榮臻的部隊在進攻井陘煤礦時,從炮火中救出了父母雙亡的美穗子姐妹。聶榮臻對她們精心照料,并親筆書信,派民兵李化堂護送女孩至日軍兵營,展現(xiàn)了八路軍的人道主義精神與戰(zhàn)爭中的溫情。

打卡點之三:護送美穗子時用過的扁擔

戰(zhàn)爭是殘酷的,絕不允許聶榮臻身邊帶著兩個孩子,考慮再三,他還是決定把孩子送還給日軍。聶帥挑選了洪河漕村民兵李化堂和八路軍戰(zhàn)士護送兩個孤兒前往日本軍營,并給日軍修書一封,信中除了要他們保護和撫養(yǎng)好孩子,還義正辭嚴地譴責日本侵略軍的暴行。這封信特地沒有封口,就是為了讓沿途的日軍都能夠看到,兩個小姑娘幾經輾轉,最后被安全的送回了石家莊的日軍營地。

打卡點之四:超越時空的握手

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兩年后的1980年5月28日,《解放軍報》刊登了《日本小姑娘,你在那里?》一文,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經多方面努力,終于在日本宮崎縣都城市找到了兩個孩子中的姐姐——美穗子。7月,日本孤女美穗子一家回中國報恩,聶帥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她們。見到聶帥那一刻,她緊握聶帥雙手,已淚流滿面,她捧出一幅字畫,上面寫的是中日友好萬古長青,在聶帥的女兒聶力的幫助下展開在聶帥面前,老帥高興地點點頭,連說:“好啊……”此情此景感動了在場所有人。

打卡點之五:井陘縣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指揮部舊址

舊址位于洪河漕村中部,主要包括聶榮臻所住小院、軍民共用石碾石磨、聶榮臻送孤處紀念碑、防空地道等。1940年8月,八路軍總部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zhàn)”,時任晉察冀軍區(qū)司令員聶榮臻元帥,率領八路軍三十九個團打響了“百團大戰(zhàn)”第一戰(zhàn)役——破襲戰(zhàn)。破壞石太鐵路,攻克天險娘子關,占領井陘煤礦。前線指揮部就設在了洪河漕村。

打卡點之六:井陘縣百團大戰(zhàn)展覽室

自1984年起,洪河漕村李化民、李化瑞、許永堂、李景堂、李風、李化卿共6位老人自籌資金買下百團大戰(zhàn)指揮所舊址所在的農家住宅,收集聶榮臻元帥曾使用過的桌子、椅子、馬燈,以及打過日軍的吊雷、石雷、獵槍等實物,創(chuàng)辦了我國第一家民間戰(zhàn)史展室——井陘縣百團大戰(zhàn)展覽室,義務擔起守護紅色歷史的責任。四合院大門上方《井陘縣百團大戰(zhàn)展覽室》匾額還是楊成武將軍親自題寫的。

轉載請注明來源紅色河北。

投稿請發(fā)送至郵箱hshbxczx@163.com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