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鯽魚其實非常講究套路,也就是規(guī)律性比較強。首先來說比較注重時機,雖然鯽魚全年都可以釣到,哪怕冰雪覆蓋時,但是大鯽魚最好釣的只有仲春、初冬階段,仲春是鯽魚恢復進食進入繁殖期的階段,初冬是鯽魚大量進食準備進入深水過冬的階段。其次是地形,一般都是釣障礙物為主,尤其是各種水草區(qū)域。并且有多窩好于死守的特點,除非只有明水區(qū)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釣草變化

進入晚春階段鯽魚依然比較好釣,問題在于大鯽魚已經(jīng)過了繁殖期,陸續(xù)退回到了深水區(qū)域,所以碰上大鯽魚的幾率變低了很多。不過鯽魚始終是常見魚類中分布最廣,數(shù)量也是最多的一種,所以鯽魚依然是釣魚人最重要的一種目標魚。晚春階段有個較大的變化,那就是在選擇釣位上。到了此時氣溫持續(xù)升高,水草開始逐漸繁茂起來,就不是什么水草地形都適合釣鯽魚了。注意草洞的選擇變得更加挑剔了,我們都知道釣鯽魚最好是釣沉水植物或者挺水植物,這些植物如果繁茂起來會造成草洞附近較為錯綜復雜的現(xiàn)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過于密集的水草會影響到鯽魚通行,所以釣草洞的時候一般不會選擇孤單單的草洞,這是經(jīng)典的“假草洞”。因為過于密集的水草會影響鯽魚的通行,草洞中或許有鯽魚,大多是被困在這里的少量幾條,游不出去,周圍的鯽魚也進不來。所以最好是選擇一片較大水草區(qū)域有多個草洞的地形,這種多草洞基本可以說明水下可能是有通道的,那么鯽魚就可以比較輕松的在水草區(qū)域穿梭。還有一種草洞,就是密集水草區(qū)域中距離較大面積明水比較近的草洞,這樣的草洞水下也可能是跟明水相通的。所以說,其實草邊和水草之間較為稀疏的草縫區(qū)域,才是晚春階段不錯的選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朝向變化

晚春氣溫回升,就算有降溫天氣出現(xiàn)時,也會在幾天之內(nèi)再次回升,較大幅度的降溫天氣基本碰不上了。水溫會持續(xù)升高,而鯽魚是喜涼怕熱的,甚至可以說鯽魚喜歡水溫比較冷的時候,所以從水溫的角度來說鯽魚必定也是變得逐漸難釣的。一般來說,鯽魚的吃口會從仲春階段的全天,變得只在早晚階段覓食,這是中午前后高水溫、高強光造成的必然結(jié)果。不過如果能夠找到樹蔭、橋洞等地形,這些陰涼的位置有水草,那么魚情會好很多,大概率是全天都有口的。晚春、初夏、中晚秋階段,都屬于陰涼區(qū)域比向陽位置涼爽很多的階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天氣變化

天氣的選擇也有變化,晚春的晴天比較暖和,但是有溫差比較大的情況。經(jīng)常是最低溫度只有十多度,但是最高溫度已經(jīng)過三十度,較大的溫差造成水溫有較大的波動,這也是晚春階段鯽魚覓食時間變短的一個重要原因。建議選擇雨天出門,雨天的時候涼爽而且高溶氧,喜涼的鯽魚會好釣很多。不過雨天就不建議距離水草太近了,可以在距離水草兩三米的地方下竿,這是因為水草有一定的保溫效果,雨天的時候反而不如明水舒適。陰天又不悶熱的特點,依然是晚春階段不錯的釣魚天氣。野釣鯽魚,多窩走釣是基本特點,釣草基本都比明水好,如果無草可釣選擇釣明水,需要釣的比仲春階段更深一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釣法上建議七星漂 睡 鉤釣組,餌料不宜使用蚯蚓,灰面、蠶豆粉等素餌會是不錯的選擇,還可以玩玩蘸小米釣法,尤其是在明水區(qū)域底釣鯽魚,這種釣法效果非常好。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