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殼魚學(xué)名沙塘鱧,在長江流域和以南的地方都有分布,有非常多的俗稱,比如呆子魚、癡古呆子、虎頭鯊等等。長相憨態(tài)可掬,各地俗稱中往往都有“呆”這樣的字眼。筍殼魚在淡水魚中長相最接近海魚,很像海中的各種蝦虎魚。這種魚別看個頭不大,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小刺比較小味道又極為鮮美,成為不少釣友幼年時期的一種美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筍殼魚主要分布在各種野河、長溝以及江河湖庫的小支汊中,也就是說主要分布在各種小水面。釣法其實非常簡單,跟釣其他肉食性魚類完全一樣,釣這種魚是不需要打窩的,因為打窩也沒什么效果,反而會吸引不少小蝦、雜魚,因為筍殼魚主要還是進(jìn)食各種活食為主。所以說釣筍殼魚講究的是找魚而釣,只要找到筍殼魚棲息的巢穴,那就非常容易釣獲了。筍殼魚主要進(jìn)食水中的小魚、小蝦,以及一些軟體動物。雖然有好大的一個腦袋,并且夸張的大嘴巴,但是這種魚幾乎沒有什么游泳的能力。所以覓食主要是依靠伏擊,伏擊路過的活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筍殼魚喜歡躲在有障礙物的地方,但是跟鯽魚喜歡水草、蘆葦叢不同,這種魚更喜歡躲在磚頭、石縫、碼頭、洗手臺等區(qū)域,這種地形通常也會有不少的小魚、小蝦躲在這里,所以覓食非常容易。其實可以這么說,筍殼魚跟鱖魚的棲息環(huán)境非常類似,最大的差別有兩個。第一是水面不同,釣鱖魚一般是江河湖庫為主,起碼在是釣個比較寬的支汊。第二是鱖魚雖然也喜歡躲在石縫中,但是距離岸邊一般會稍稍遠(yuǎn)一些,而筍殼魚基本就在岸邊活動。還有就是有小橋的地方,橋墩附近也比較容易釣獲筍殼魚。找筍殼魚窩子還可以理解為,找硬底的地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釣法就非常簡單了,因為對釣組根本就沒要求,常見的筍殼魚基本只有巴掌大小,據(jù)說最大的應(yīng)該很少超過一斤的,而且這種魚基本沒有什么掙扎能力,釣到之后也會非常老實,總是顯得傻乎乎的。隨便準(zhǔn)備一根2、3米的竹竿就可以了,使用納鞋底的線作為釣線,把一根大針燒紅弄彎曲,這就是釣筍殼魚的理想裝備了。當(dāng)然現(xiàn)在釣友肯定不會這么玩,隨便弄個魚竿和釣組就可以了。不過最好使用PE線,因為釣筍殼魚的地方基本都是較為僵硬的地方,尼龍線很容易被磨損,磨損后的尼龍線那就比較容易斷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以不搭配浮漂,但是需要搭配一個鉛墜,目的在于鉤餌比較快速沉底。也可以使用朝天鉤,連鉛墜都省了。餌料的選擇很簡單,岸邊隨便挖一點蚯蚓就可以了。在野河、長溝的河邊,找找岸邊是不是有石頭、磚頭、小橋等等,然后下鉤開始逗釣就可以了,如果有筍殼魚很快就會咬鉤。為何說這種魚比較呆,除了長相之外確實比較好釣。筍殼魚的吃法比較多,尤其是清蒸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喜歡吃魚的釣友都知道,清蒸也很好吃的魚一定是品種不錯的魚。還可以跟水蒸蛋一起清蒸,是無數(shù)釣友童年時的美味記憶。當(dāng)然也可以紅燒,貌似在一本什么名著里面就有這種魚吃法的記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釣筍殼魚,釣小龍蝦,應(yīng)該是不少釣友的童年回憶。釣小龍蝦就更簡單了,一個竹竿綁上線,系上一塊肉,線一定要使用棉線,因為可以浮在水面上,看棉線就知道是不是有小龍蝦。提竿出水之前,把抄網(wǎng)遞過去,小龍蝦就進(jìn)入抄網(wǎng)了。敬請關(guān)注收藏點贊,每天準(zhǔn)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