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zhàn)開打第8天,特朗普喊話暗示坐下來談談,然而中方早就開出了談判基礎條件,既然美國萌生退意,關稅戰(zhàn)短期是否能夠結束?特朗普又說了什么呢?

這幾天中美之間的關稅博弈可謂精彩萬分,中方的對等反制讓全世界瞠目結舌,各國還從未見過溫文爾雅的中國還有如此強硬的一面;美國這邊為了逼迫中國低頭,關稅率不斷提升,54%、104%、125%,加到最后特朗普都有些懷疑人生了,以至于4月10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召開記者會時,特朗普對著媒體無奈的表示,他無法想象還要加多少稅,才能讓中國坐上談判桌。這番話的言外之意就是暗示中國,已經(jīng)沒有繼續(xù)加稅的必要了,雙方應該坐下來好好談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隨后又宣布一條政令,稱已經(jīng)授權對75個不采取報復的國家實行90天暫停關稅,并將關稅率統(tǒng)一下調至10%。特朗普強調,白宮的電話已經(jīng)被“打爆”了,鑒于他們強烈的談判要求,所以決定暫緩加征對等關稅,但對中國的125%不會有任何改變。

事實上,這樣的決定并不讓外界感到意外,早在特朗普加稅之后,新加坡外長維文就警告稱,過度強化單邊主義會讓更多國家倒向中國,歐盟已經(jīng)開始付諸行動,如果繼續(xù)推動關稅制裁,屆時就不是美國對外收割了,而是中國和一眾不堪重壓的國家反過來圍堵美國。

中方的強勢態(tài)度也給了追隨者們主心骨,時間拖延下去吃虧的必定是美國,所以特朗普才會主動高調“赦免”75個對美國釋放妥協(xié)信號的國家,降低美國陷入孤立局面的可能,并以此拉攏更多國家和美國組成聯(lián)盟反過來孤立中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只不過,特朗普或許是被我國反制沖昏了頭腦,以至于忘記了“對等關稅”對中國而言最大的威脅是什么。特朗普上一任期曾掀起中美貿易戰(zhàn),當時我國能和美國拼的兩敗俱傷,主要原因就是特朗普只針對中國加征關稅,我國制造的商品無法直接出口到美國,卻可以通過墨西哥、加拿大、巴西等國家進入美國,中間只折損了一些運輸費和忽略不計的關稅。而美國也無法做到和中國市場脫鉤斷鏈,所以默許了這一點,所以中美雙方在互有損失之后默契宣布結束。

然而這次“貿易戰(zhàn)2.0”不一樣,特朗普采取的對等關稅是全球性質的,中國商品被美國“標記”之后,也無法通過其他國家中轉進入美國,否則這個國家將視為中國的“幫兇”,也將迎來美國的猛烈制裁。

這一招的狠辣在于,美國是中國對外出口的最大消費市場,雙方打響關稅戰(zhàn)之后,外貿商品全面滯留,歐洲、中東等國家的消費能力有限,最終只能出口轉內銷,短時間雖然不會出現(xiàn)問題,但時間一長難免會出現(xiàn)變數(sh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國也清楚美國的算盤,但從關稅戰(zhàn)第一槍打響后就沒有任何退讓,就是因為特朗普的談判和朝令夕改的執(zhí)政態(tài)度,讓步只有第一次和無數(shù)次,所以這場硬仗我們必須要打,而且還得打出風采。我國的信心不僅來源于強大的內驅力,還有美國經(jīng)濟的衰退和宛如破布般的漏風體系,特朗普和中國硬碰硬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這不僅僅是背后猶太資本的損失,也讓風險轉嫁到美國普通消費者和底層農民身上。

重壓之下,特朗普在關稅戰(zhàn)打響第8天就無奈妥協(xié),暗示中方不要繼續(xù)打了,雙方坐下來談談。然而中方的態(tài)度早就亮出了,4月4日宣布制裁后,中國外交部明確正告美國,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只要美方能夠秉持平等、尊重的基礎態(tài)度和中方對話,中方愿意坐下來談談。換句話說就是,如果美國想要以損害中方利益為前提,或者提出不對等、不尊重中方的條件,那么談判沒有必要進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南華早報在4月10日刊登了一封來自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發(fā)言人的致信,內容更是直言不諱的將美國比作“野蠻人”,只知道一味的揮舞關稅大棒對其他國家進行恐嚇和訛詐,這樣永遠也接不到中方的電話。

總的來說,特朗普想要及時止損,但犯錯了就必須付出代價,全球性貿易戰(zhàn)不是兒戲,想打就打、想停就停,完全不顧全球貿易體系和國家造成的損失,如果特朗普不能給全球一個交代,給中國一個滿意的答復,那么談多少場都沒有用,希望美方能夠認清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