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稱河北省三河市多家商鋪更換招牌顏色,紅色等底色被“禁用”,一張招牌變?yōu)榫G色的蜜雪冰城照片廣泛傳播并引發(fā)熱議。

4月8日至10日,人民網《人民直擊》記者走訪三河市燕郊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多條街道的商戶表示接到“整改”通知,有的招牌由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上門拆除

現狀:有人被拆,有人自主“整改”,有人觀望

備受網友關注的綠色蜜雪冰城位于央美大街路口的諾亞大廈。4月8日,該門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招牌確實是近期由紅改綠,具體緣由不清楚。10日,記者發(fā)現該店招牌又換回了紅色。被問及再次更換的原因,店員表示“不知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月9日(上)與10日(下)的蜜雪冰城諾亞大廈店。人民網 陳葉欣 攝

記者沿央美大街走訪發(fā)現,多家商鋪招牌有換新痕跡。部分正在營業(yè)的商鋪門頭空空蕩蕩,門上貼著廣告紙充當招牌。有商戶說,有些是還沒換上新招牌的,“這條街很多都換過了”。

對于顏色要求,在商戶之間流傳較廣的說法是不能使用紅、藍、黑作為底色。一家新開業(yè),還未掛上招牌的商鋪店主李明稱,掛牌前需要請廣告公司做出效果圖、實景圖等,送去有關部門審批,“一開始做的橘色,有點偏紅都不行,后來改成淺咖色才通過”。

央美大街多名商戶表示,除顏色外,招牌尺寸、亮燈等也有要求,不少商鋪的招牌是由相關人員上門拆除的。商戶王亮告訴記者,他的招牌在3月中旬被拆,“只比要求的一米二高出一小截”。

在其他街道,也有商戶反映接到招牌“整改”通知,但沒有人上門拆除。有的商戶已自主更換或刷漆,有的處于“觀望”中。也有招牌底色為紅色的商戶表示未接到通知。

商戶:口頭通知,補貼未見,生意受影響

“不知道是政府還是物業(yè)的人,給我們這些商戶打電話,口頭通知明天要拆牌子,你們要配合,就完了?!?/p>

商戶劉萍也在3月中旬接到“整改”通知。第二天早上趕到店鋪開門時,她的招牌已被拆放在地上?!拔覀冏铌P心的問題,拆了給裝嗎?做牌子誰花錢?(現場人員)都避而不談?!?/p>

對于“整改”的費用承擔和損失補償等問題,不止劉萍有疑問。多名商戶表示,僅接到口頭“整改”通知,未看到過明確文件。而對于最關心的費用問題,有人表示只聽說過有補貼,但具體怎么計算、如何下發(fā),均不清楚。

重制一塊“符合要求”的招牌費用并不低。當地一家打印店店主介紹,寬高、字數、字體大小、是否亮燈等皆影響制作價格。

王亮說,其高一米二、長三米五,鑲嵌四個字的新招牌花費近2000元,相當于近半個月房租。他透露,還有門面較大的商戶,花費一萬多元制作的招牌,剛使用不久,因為底色是紅色,也被“整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沒有招牌的店鋪在夜晚難以辨認。人民網 陳葉欣 攝

舊招牌摘下后,新招牌的制作、審批、安裝需要花費一定時間。這一“空窗期”對商戶而言也是一種消耗。新的招牌尚未通過審批,劉萍明顯感覺生意受影響,“顧客一般都是開車過來。沒有了(招牌)之后,人家找不到,因為黑壓壓的都長得一樣。有的時候轉上幾圈找不到他就走了。”

依據:行政機關能否要求商鋪換牌?

“整改”有何依據?多名商戶向記者提及一份《廣告牌匾設計引導》。

在李明和王亮辦理招牌審批的北蔡村綜合服務站,記者看到了這張放在前臺的引導說明。上面寫道:招牌底色可選用淺咖色、淺灰色、玫瑰金……象牙白等。記者詢問現場工作人員,是否有明確不能用的顏色,對方回復“拿效果圖來再說”。

查詢發(fā)現,上述設計引導出自2024年底發(fā)布的《三河市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導則》(以下簡稱《導則》)。除可選用的顏色外,《導則》還列出了“廣告牌匾設計負面清單”——除國際國內連鎖品牌,不允許用紅藍底色或字樣。其附加說明顯示:除明確禁止內容外,均為指導性意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服務站的《廣告牌匾設計引導》。人民網記者 黃鈺 攝

《導則》是何性質的文件?是否具有強制性?行政機關有權限定商鋪招牌顏色嗎?

“招牌是吸客引流的重要手段,商戶在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前提下,具有經營自主權?!北本┙鹫\同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子告認為,《導則》并非地方性法規(guī)或政府規(guī)章,僅屬于地方的一般規(guī)范性文件。

周子告表示,三河市現有依法設置的招牌根據廣告法等規(guī)定,履行了必要的行政許可手續(xù),受相關法律、法規(guī)保護。若以一般規(guī)范性文件作為更換招牌的依據,存在違法、違規(guī)嫌疑。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馬亮認為,對于違反法律法規(guī)、有傷風化、傷風敗俗等明顯不應采用的招牌,政府部門可要求整改,但對底色提出“禁令”或在審批中變相禁止,既沒有合理的依據,也無行政權限。

記者從三河市相關部門獲取的一份《相關問題說明》顯示,3月以來,三河市開展城鄉(xiāng)環(huán)境綜合整治提升,重點對存在安全隱患、破損嚴重、掉色明顯等影響市容市貌的牌匾進行優(yōu)化調整,對新設立的牌匾引導商戶按照《導則》要求規(guī)范設置。截至目前,已摸排應調整牌匾3126塊,整改1820塊。

對于顏色限制,上述《說明》提到,對新設置的廣告牌匾,《導則》廣告牌匾顏色設置上明確了遵循“色淺、淡雅、明快、協(xié)調”的原則,并設置了負面清單;在廣告牌匾底色和字樣的顏色選用方面,經過實地考察和征詢專家意見,紅藍色在視覺效果上過于突出,與街道景觀色彩不易協(xié)調,與夜景亮化燈光不易搭配。

圍繞商鋪招牌“整改”的依據,具體實施細則、范圍和期限如何,下發(fā)、傳達、告知程序是否完備,是否有補貼、如何落實等問題,記者致電三河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zhí)法局,工作人員表示有專門部門負責解釋此事。記者多次撥打對方提供的電話聯系采訪,均無人接聽。

背后:優(yōu)化城市形象,邊界何在?

三河市政府新聞辦曾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對《導則》進行解讀,明確《導則》的編制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城市規(guī)劃、建設和管理工作。據報道,記者走訪的央美大街前身為北蔡街,于去年底改名并啟動改造提升工程。

近年來,多地在城市形象優(yōu)化上下功夫,取得顯著成效,但“走偏”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

據報道,2024年12月,河北省滄州站附近的一條街道招牌被統(tǒng)一更換為“黑底白字”樣式。網友戲稱其為“喪葬一條街”。面對爭議,當地連夜拆除相關招牌,并在后續(xù)規(guī)劃中引入了多種設計供商戶選擇。陜西省西安市、遼寧省沈陽市等地也被曝出過類似情況。

提升城市規(guī)劃和管理水平、優(yōu)化城市形象,邊界何在?

已有地方作出良好嘗試。2021年實施的《北京市戶外廣告設施、牌匾標識和標語宣傳品設置管理條例》和2022年修訂的《上海市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條例》均提及要為經營者自主設計牌匾標識提供創(chuàng)意空間,避免樣式、色彩、字體等同質化。

“設置顏色‘禁令’等做法,顯示出當地有關部門依法行政的意識不強,存在簡單粗暴作風。”馬亮認為,在商業(yè)街區(qū)打造方面,政府部門應更多以引導為主。

在現場,記者看到有的招牌拆下后仍擺放在路邊,被問及原因,有商戶稱:“萬一又能用上了呢?”

(文中李明、王亮、劉萍為化名)

來源:人民網B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