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4月11日,塔利班在阿富汗多個省份公開處決了四名男子,其家屬在公眾面前親手執(zhí)行了死刑。目擊者描述了現(xiàn)場的情況,而塔利班的官方聲明表示,聲稱這些處決完全符合他們所推行的“伊斯蘭法”。
一、親屬開槍復(fù)仇,體育場內(nèi)槍聲回蕩
據(jù)《每日郵報》消息,在阿富汗巴德吉斯省的首府瑙堡市,兩名男子被控謀殺罪,被綁在體育場中央。他們的雙手被緊緊反綁,身體微微顫抖,眼神中充滿了絕望。


隨著一聲令下,受害者的男性親屬手持步槍走上前,向他們連開六到七槍。圍觀人群中有人低聲啜泣,也有人冷漠地注視著這一切。
塔利班的司法部門在官方聲明中表示,這兩名死刑犯的案件經(jīng)過了“非常精確、反復(fù)的審查”。他們強調(diào),受害者的家屬曾被提供和解與寬恕的機會,但最終選擇拒絕,執(zhí)意要求實施“以眼還眼”的報復(fù)性懲罰。
塔利班在4月10日時,通過社交媒體和公告邀請民眾前來“見證正義的實施”,整個事件像是場精心安排的公開表演。
同一天,類似的場景在尼姆魯茲省的扎蘭季市和法拉省的體育場內(nèi),另外兩名男子同樣遭遇了類似的命運。

塔利班最高法院通過社交媒體證實了這些處決,并表示所有死刑判決均由塔利班最高領(lǐng)袖穆拉維·海巴圖拉·阿洪扎達親自簽署。這位生活在坎大哈的領(lǐng)導(dǎo)人,掌控著塔利班最核心的司法與行政權(quán)力,其命令被視為最高指示。
自2021年塔利班重新掌權(quán)以來,公開處決的案例已增至十起。國際社會曾多次譴責(zé)這些行為,塔利班卻以“維護社會秩序”和“嚴格執(zhí)行伊斯蘭法”為由,對外界批評置若罔聞,他們堅稱自己的行為符合伊斯蘭教義,并拒絕接受外界干涉。

二、從鞭刑到公開處決
報道稱,塔利班的司法體系以其嚴厲和高壓著稱。盜竊和飲酒等行為常被判以鞭刑,而謀殺罪則幾乎必然面臨死刑。這種“以眼還眼”的報復(fù)性司法制度被稱為“卡薩斯”(qisas),是塔利班對伊斯蘭法的極端解讀的核心部分。
2022年,阿洪扎達頒布命令,要求各地法官全面實施塔利班版本的伊斯蘭法,并將“卡薩斯”作為司法原則的核心之一。對于那些被判謀殺罪的人,塔利班允許受害者家屬親自動手執(zhí)行死刑,而公開場合則被用作展示“法律威嚴”的舞臺。

這樣的司法形式并非新鮮事物,在塔利班1996年至2001年首次執(zhí)政期間,公開處決已成為日常景象,體育場、公共廣場甚至清真寺外都曾是處決的現(xiàn)場。
其中最為出名的一次發(fā)生在1999年,一名被控謀殺丈夫的女子在喀布爾的體育場內(nèi)被槍決。她身穿藍色罩袍,倒地的一幕成為全球聚焦塔利班暴行的標志性畫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