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三個名字,三個分身:“寶樹”“新垣平”或“李俊”。共同點是,都是寫作者。
科幻多多少少帶點奇妙的意味,而藏在作品之后的作家同樣是一座可供挖掘解讀的富礦。就像寶樹的本名叫李俊,李俊的分身卻不止科幻作家“寶樹”一個,還有另一個筆名叫新垣平,在金學研究領(lǐng)域頗具影響。那么戲劇性的一幕來了,我來介紹下這位朋友,他有三個名字,你可以叫他“寶樹”“新垣平”或“李俊”。
寶樹:一個有好奇心的人
寶樹,科幻作家、譯者。
某日,寶樹與我說:“科幻是神的藝術(shù)。”我好奇道:“此話怎講?”他接著說:“這里說的神,當然不是宗教神話里那些法力無邊的人格化存在。而是說科幻的想象力,能夠打破認知的邊界,開啟前所未有的可能的空間?!蔽衣牫隽怂麑苹脤懽鬟@門手藝的崇敬與期許。
十余年的全職寫作生涯,“科幻”二字已烙進寶樹的生命。而他在科幻領(lǐng)域也不斷斬獲實績,屢獲中國科幻銀河獎、華語科幻星云獎等獎項,去年又憑借《美食三品》入圍世界科幻領(lǐng)域最高獎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生活最美好的地方在你的精神生活,你物質(zhì)生活滿足的基礎上得有個精神生活?!碑斔氖鄽q的寶樹說出這句話時,他在寫作與閱讀的道路上已經(jīng)走了很長的一段路。
少年時期的經(jīng)歷對作家的影響是持續(xù)而深遠的。
曾與寶樹逛海鹽的綺園,他說小時候來過這里很多次,園林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通過疊山理水營造出一些隱秘的空間,假山里面仿佛就是秘境,是否可以藏一些東西,或者人們?yōu)榱吮茈y,特意修的一個空間,外面的人只能走水路進去,令人遐想。一旦想象力開啟,那么故事也便逐步產(chǎn)生了。

給新民晚報讀者題詞
“寫科幻,我寫宇宙大爆炸也可以,寫時間倒流也可以,也許你會說這些設定好多人寫過了,沒有新鮮感。”寶樹認為,“新鮮感就是去開辟出一個秘境,別人覺得沒什么新東西,但是你能寫出新東西來?!?/p>
小學時,寶樹就開始看科幻、《十萬個為什么》;中學時,發(fā)現(xiàn)有個東西叫哲學,盡是對宇宙、時間、生命的意義等終極問題的追尋;后來入讀北京大學哲學系,發(fā)現(xiàn)學校圖書館藏書豐富,有大量的書可以借閱;再后來,網(wǎng)絡上也可以搜索許多資料,常從一個詞條跳到另一個詞條,消磨好幾個小時。
“關(guān)鍵在于對世界萬物有好奇心,這份好奇心會帶著你去尋找知識。”在寶樹看來,哲學可能更多是在抽象概念的框架里去思考,而科幻則通過對科學的進一步想象,坐一艘飛船去宇宙的盡頭、時間的盡頭看看那里有什么。
寫科幻需要大量知識儲備,寶樹興趣廣泛,極其好學,知識面甚廣,他認為“超常規(guī)思維”對于科幻寫作、對于打開想象力很重要。譬如網(wǎng)上在吵哪些歷史是真的、哪些歷史是假的,他就在想如果有一臺機器,將想象的歷史變成真實的歷史,那世界會是啥樣,很有新意。
寶樹入圍雨果獎的小說《美食三品》提出一個話題:如果人能夠感知到其他人吃東西的感覺,會發(fā)生什么情況?聽起來有點奇怪,但他在創(chuàng)作中通過傳遞腦電波將每個食物的口感傳遞出去,再融入商業(yè)運作購買別人的味覺,來滿足人們平常不可能吃到的美食,甚至也能感受到動物捕食的刺激。

寶樹的思路是寬廣的,并由此進一步思考這種感知的貫通會對人產(chǎn)生什么影響?動物性如何影響人性?這就會產(chǎn)生很多推演,有很多可以寫的東西,小說的豐富性就出來了。
新垣平:一個向往俠情的人
寶樹這個筆名出自金庸小說《雪山飛狐》《飛狐外傳》中的人物。上世紀90年代,少年的他在海鹽讀書,晚上便關(guān)起房門假裝學習,實際上偷偷地在看金庸武俠小說,自言“沉浸到小說的世界里,忘卻了周圍的一切”。
長大后,他以新垣平為筆名寫出《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劍橋倚天屠龍史》,也堪稱“武林高手”?!跋愀鬯拇蟛抛印敝坏哪呖镌u價“一本正經(jīng),煞有介事,確然有趣”;小說家馬伯庸直言“我特別喜歡,是我所一直希望能達到的那種境界”;學者余世存感嘆“我很喜歡新垣平大俠的書,它是跨界的游戲,是現(xiàn)代話語啟蒙的新形式”。一時間,這兩部作品被視為金學研究領(lǐng)域的創(chuàng)新之作。
為何以劍橋史的寫法來架構(gòu)起一個龐大的金庸武俠宇宙?
在他看來,以前喜歡看劍橋中國史,一面獲取新知,一面打開視野,從外國人的視角看中國有特別的風味,有時候啼笑皆非,有時候很有啟發(fā)。“金庸武俠是我們熟悉的,但外國人看,什么感覺,武功、招式、內(nèi)力這些對他們是很陌生的東西,他們會怎么從自己的文化出發(fā)理解這些概念。那時我在國外留學,看英文論文,非常晦澀、枯燥,就想換換腦子,就想到用外國論文的語言去講述金庸小說會怎樣,突然就覺得很好玩,開始寫得不長,就隨便寫了幾段,結(jié)果越寫越長,寫了十幾萬字一本書?!?/p>
因為閱讀一個作家,而去寫了一兩本書去解讀去致敬,新垣平對金庸也可謂癡狂了。金庸誕辰百年時,他還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就很詩意,叫作《我也曾坐過金庸的“船”》,光這一句仿佛就能想見作者傾注不少情感的“讀金歲月”。有船,就有水;有水,就有江湖。水的意涵是豐富多元的,新垣平看到了水是有危險性的,但水又是流動的,可以將整個世界連通起來,水還有漂泊的意義,俠客俠女在江湖漂泊,“你看,水上有漂泊,有冒險,有各種經(jīng)歷傳說。”
少年、青年時期生活在浙江海鹽,金庸的家鄉(xiāng)海寧袁花與海鹽毗鄰。新垣平注意到《倚天屠龍記》中將天鷹教總舵設在海鹽南北湖鷹窠頂,便幽默道:“殷素素是浙江海鹽人,四舍五入他兒子張無忌也是半個海鹽人?!比绱苏f來,寶樹與張無忌也是半個老鄉(xiāng)了。
李?。阂粋€懂得感恩的人
1980年,李俊生于四川,母親是四川人,父親是山東人,因父母是秦山核電第一代建設者,一家人于1986年遷居海鹽。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電并網(wǎng)發(fā)電,李俊作為核電家屬還見證了這個時刻。
在海鹽,李俊先后就讀于向陽小學、武原中學和海鹽中學。他的初中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朱益群至今仍喜歡叫他“李俊”,那是他學生時代的名字。李俊個子很高,班中同學以為他肯定有運動天賦,叫他去打球,他不肯,只愿意坐在教室里看書。朱益群回憶道,“有時候上課,他坐在座位上偷笑,我知道他肯定在為自己的奇思妙想得意,就鼓勵他寫下來。他的作文詞匯豐富、情節(jié)生動、想象力充沛。我總是將他的作文當成范文,讓他當堂朗誦。他也當仁不讓,讀得聲情并茂,也由此對寫作越來越有興趣,水平日漸提高?!?/p>
在朱益群眼里,這個學生有著不俗的氣質(zhì),初二時就開始在課余啃大部頭著作,他能在同學驚詫的目光中不動聲色,一直把頭埋進書中,樂此不疲。老師的眼光是精準的。1999年,李俊以一篇《一只被咬過一口的蘋果和我》獲得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二等獎,那年一等獎得主中最知名的是韓寒。與韓寒輟學不同,李俊1999年以海鹽縣高考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
李俊是一個感恩的人,常常與我說起他的恩師朱益群。
去年回鄉(xiāng)期間,他受邀在元濟高級中學講座,忙完已經(jīng)晚上九點了。學校送了他一束鮮花,他次日一早就要離開海鹽,知我兩日陪同辛苦,便要將鮮花轉(zhuǎn)贈于我。我說:“贈我意義不大,既然總是念起朱益群老師,不妨我們夜訪朱老師。”海鹽地方不大,我與朱益群老師也相熟,一個電話過去便知其還沒休息,我與李俊便驅(qū)車前往朱老師家樓下,李俊將花獻給朱老師,朱老師也很高興。師生倆握手,朱老師滿面笑容道:“李俊現(xiàn)在成名了?!崩羁≡诶蠋熋媲斑€像當年學生一樣,謙虛道:“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蔽易⒁獾街炖蠋熃恿缩r花,花卻在晃動,便說:“朱老師,您手在抖嗎?”朱老師笑著說:“我激動啊。”之后,李俊回海鹽,有時候總要去拜訪下恩師。
和李俊熟悉起來后,我與之聊天也放開了。
有一次,我去他家參觀書房,進門就看到他父親的遺像。某刻,我便問起:“我發(fā)現(xiàn)你寫科幻,有時候會特別運用到時間概念,回到過去,或者穿越到未來,你沒有在夢里夢到過你父親?”
“有時候很感慨,夢里面你覺得和平常生活一樣,可是你會突然之間意識到這個人已經(jīng)去世了?!崩羁≌f,“父親去世之前,我做過一個夢。我和他一起走,他在前面的人群中,再往前就是地鐵,我就叫他,他沒有聽到名字,慢慢地人就是看不見了。我當時醒來以后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預兆,就是說慢慢地要和他告別了,一下子就有一種胸口被打中的感覺?!?/p>
人生仿佛是由一場又一場告別組成,紙壽千年長過肉身百年,這樣說來科幻或?qū)懽饔袝r候倒像是一種慰藉,在浩瀚的時間長河里留下一點點痕跡。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