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鏡收買包龍星花了多少兩白銀?

老版的《九品芝麻官》中有句臺詞,老太太今年90歲了,就想見一眼孫子,給你3萬兩。

為了嚴謹一點,我特意直接截了一張圖丟給豆包,它的計算結(jié)果是3萬兩。

周星馳電影的含金量,果然分毫不差。

那么問題來了,水師提督常昆為了保住自己“天生神力”的兒子一共花了多少兩白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們簡單粗暴地計算一下:

先從禮部尚書開始,正一品大員,需巨額打點。

按照品級計算,包龍星從九品,三九二十七,收買尚書大人保守估計需要27萬兩白銀。

(清朝頂戴九品十八級,別嫌貴,已經(jīng)打了人情折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位是李公公,順治帝曾規(guī)定太監(jiān)最高品級為四品,康熙后進一步限制為五品。但是慈禧為拉攏李蓮英,破格賞賜了“二品頂戴”。

劇中已經(jīng)明確地說李蓮英是太后身邊的紅人,受點委屈,跟禮部尚書一個價位,我們也算他27萬兩。

畢竟是干兒子嘛,自己人有優(yōu)惠。

接下來是縣令,官職較低,保守估計略高于包龍星,我們按照4萬兩計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堂翻供的來福,直接拿了5000兩。

人家上面“有文采”,下面還少一件“作案工具”。人家作為第一當事人背負“通奸”這么大的罪名,拿這么大價錢很合理。

荒唐鏡知道全部的內(nèi)情,既是整件事的知情者,又是整個案件的謀劃者,出場費怎說也得一萬兩。

回春堂的朱二收了500兩,驗尸的仵作,小角色只能拿小數(shù)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截至目前,一共是59萬零6000兩。

最后再加上到戚家毀尸滅跡的四位武林高手,以及在停尸房捉拿包龍星的7名衙役。

常提督一共總共花60萬兩,應(yīng)該差不多就是這個價錢。

至于雷豹出獄后一路追殺包龍星,就當是他是“友情價”免費客串一把。

60萬兩白銀,在大清朝能做什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豆包的搜索結(jié)果告訴我,按晚清米價(1兩≈150斤大米),60萬兩≈9000萬斤大米,足夠100萬人吃一個月。光緒初年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丁戊奇荒” ,如果按照和珅的搞法每人每日0.01兩口糧計算,60萬兩可救活幾十萬災(zāi)民。

清軍一名普通士兵的年軍餉約12兩,60萬兩可維持一支5萬人的軍隊一年。

一名七品知縣年俸僅45兩,60萬兩相當于1.3萬名知縣的年俸總和。

60萬兩可以買兩艘中型軍艦,像“超勇級”這樣的巡洋艦造價約30萬兩。

也就是說,60萬兩足以發(fā)動一場區(qū)域性戰(zhàn)爭、救活一省災(zāi)民、賄賂一個腐敗官僚體系,或壟斷一地的經(jīng)濟命脈。

電影嘛,一提到“銀子”和“數(shù)字”,都會有點夸張。

但是,老白認為,這筆錢花的很值。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根據(jù)史料記載:清朝的水師提督上任就是“從一品”,混上幾年必然是一品大員。

按照《大清律例卷二十六,刑律,人命》,無故殺害一家四條人命以上,導(dǎo)致戚家絕后,常威要被凌遲處死。

既然常威死有余辜,60萬兩白銀砸下去,老常能不心疼嗎?

按照清朝的“連坐”制,常威不但要判“剮刑”,而且常提督教子無方,非但一品頂戴保不住,妻、女也得發(fā)配到伊犁給厄魯特人為奴。

明面上是“保兒子”,實際上是“保位子”。

為了一家三代的“錢途”,常提督當然要拼了老命為兒子脫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既保住了烏紗帽,還維護了父子情,捎帶著還能讓李公公覺得常提督忠心耿耿。

60萬兩白銀,換一品大員的“長治久安”和“進步空間”,這不買賣,豈不是很劃算?

在電影《九品芝麻官》,提督大人對于“危機公關(guān)”的做法,絕對值得每一個想成為大反派的領(lǐng)導(dǎo),逐幀學(xué)習(xí)。

在全員癲狂的官場環(huán)境中,常坤始終保持著最大限度的清醒。

既能縱容兒子胡鬧,又能在失控之前及時止損。

常提督的職級是“從一品”,腦子絕對是“超一品”。自從知道常威被捕之后,常昆的反應(yīng)速度極快,而且每一步計劃都做到了滴水不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該撒錢時絕不含糊,每一塊銀錠都砸得能聽見響。

常昆為了見兒子一面就搬出一座銀山。

三萬兩的大手筆,一夜的謀劃時間,直接讓案件出現(xiàn)最大的反轉(zhuǎn)。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物美價廉,只有鈔能力到位。

包龍星蹦跶著要查案,他絕對不在辦案流程上阻攔,常提督轉(zhuǎn)頭就請來訟師天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請頌師直接請頂配,滅證據(jù)要滅全套,就連負責(zé)“毀尸滅跡”的四名黑衣人,都請的是"專

業(yè)團隊"。

從毀尸滅跡到當庭翻供,常提督的應(yīng)對方案堪稱古代版PDCA循環(huán)。

最絕的是他永遠留著后手,包龍星以為找到禮部尚書就能“咸魚翻身”,實際上常昆早就預(yù)判了他的預(yù)判。

包龍星每挖出一個破綻,他都能打上三個補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包龍星還在糾結(jié)"怎么翻案"時,常昆已經(jīng)想好"怎么把灰燼都揚了"。

禮部尚書的表演也很絕,在體制的染缸里,能活下來的都不是白蓮花而是變色龍。

即便是在皇帝的親自干預(yù)下,案件重新進行三司會審,常昆的應(yīng)對也相當及時。

如果不是雷豹“刀下留人”喊的及時,加上武藝高強,關(guān)鍵人證戚秦氏早就監(jiān)斬官被“一刀兩斷”,這起案件就會陷入徹底的死循環(huán)。

在權(quán)謀場上沒有偶然,只有算無遺策的必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即便是到了包龍星主導(dǎo)的判案階段,常昆的應(yīng)對措施也堪稱完美。

當包龍星將案件推演到給常威上刑時,他放出了李公公,為常威疊加黃馬褂“BUFF”。

當包龍星跟李公公噴著唾沫星子吵到昏天黑地時,他第一個清醒,并且反將一軍,要為戚秦氏動刑。

當星媽拿出那柄“尚方寶劍”時,常坤脫口而出:“分明是造反”。

你看看,常昆雖然是武將出身,每一次出擊卻都能精準叩擊案件的核心。

你以為他在第一層,其實他在大氣層。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不是常威自己太蠢,在包龍星的“偷梁換柱”下不打自招,按照老常的周密安排下,他絕對能夠?qū)崿F(xiàn)“絕地翻盤”。

寫到這里,我們應(yīng)該重新認識一下,常昆的扮演者谷峰老爺子。

97歲剛剛離世的他,把常坤這位提督大人,演成了封建官場的活標本。

在《九品芝麻官》在這部經(jīng)典電影中,谷峰老爺子用精湛的演技詮釋著黑暗官場的權(quán)力。

當他與訟師耳語時,眼角的皺紋里藏著官員的狡黠;

當他跟包龍星對峙時,無情眼神中透著冷峻的狠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狗頭鍘下落時,放大的瞳孔中震顫著老父親的絕望。

60萬兩白銀,能養(yǎng)五萬精兵,能救百萬饑民。可是作為父親,常昆寧愿用它來換取兒子一線生機。

真正的經(jīng)典角色,從不表情上大開大合,而是在細節(jié)處見真功夫。

這位享年94歲的老人家,為我們演繹了許多印象深刻,卻又默默無聞的小角色。

這位四十載的老戲骨,為我們塑造的常坤這個角色就像一面照妖鏡:

既照出了小人物的蚍蜉撼樹,也照見權(quán)力場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

既照出了底層的人情冷暖,也照見了大人物扭曲與掙扎;

常坤越是老辣周全,越凸顯包龍星浪子回頭的可貴;他堆砌的銀山越高,越折射出正義的定價之痛。

當虎頭鍘落下時,我們歡呼的不是惡有惡報,而是凡人心中那簇不肯熄滅的正義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