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guān)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海棠花開,但是看海棠盛開的那個人卻再也回不來了。

中國近代那蜿蜒曲折的歷史,多虧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前赴后繼、不畏犧牲才回到了正軌上。

其中最受人們尊敬愛戴的自然是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而緊隨其后的就是毛主席最親密的革命戰(zhàn)友,周恩來總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周恩來總理自小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壯志,長大之后投身黃埔軍校,跟隨中山先生的革命路線,而后又信仰馬克思主義,跟著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一起,扭轉(zhuǎn)乾坤,建立了新中國。

建國之后,又為了中華民族的復(fù)興鞠躬盡瘁,在外交戰(zhàn)場上為中國的利益據(jù)理力爭。

他的一生都在為中國、為中國人民服務(wù),如今斯人已逝,但他的精神猶如那盛開的海棠花一般,在人們的心中雋永。

西花廳的海棠凋謝了

1976年1月,這一年的冬季,比往常要寒冷很多,北京的雪一連著下了許久,大街上白茫茫的一片。

在寒冬的侵襲下,西花廳的海棠花散落了一地,仿佛在訴說著它們主人的生命力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月8日這一天,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深受人民敬愛與愛戴的周恩來總理,因膀胱癌與世長辭,新中國少了一根擎天之柱。

周總理去世后,醫(yī)院中一片哭聲,大家都在為總理的離去而哀悼。

離開的不僅僅是新中國的總理,更是無數(shù)中國人民以及中共黨員心中的信仰。

醫(yī)院的醫(yī)務(wù)人員們靜靜地站在病房里,看著已經(jīng)沒有了生機的周總理,忍不住落下了淚水。

他們多么希望,自己能用畢生所學(xué),醫(yī)治好總理的病,讓總理還能像以前一樣,和藹地拉著他們聊家常??!

守候在病房外的中央領(lǐng)導(dǎo)人在得知總理逝世的消息之后,縱使七尺男兒之軀,也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最先走進病房中與周總理告別的是李先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先念進入病房后,映入眼簾的是總理那被病魔折磨得形容枯槁的身體。

看到這樣的景象,李先念的心中不由得一陣刺痛:印象中的周總理,無論面對什么事,永遠是那么溫文爾雅、風(fēng)度翩翩。

想到這,李先念不由得走上前去,俯身握住了總理骨瘦如柴的雙手,眼含熱淚地哭喊道:“總理....總理....”

李先念作為中央領(lǐng)導(dǎo)人之一,人生中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風(fēng)雨,可此刻在周總理的靈前,他卻如一個傷心的孩子一般,悲慟不止。

李先念一直不肯相信,那個在他心中無所不能的總理,怎么可能就這么離開了呢?

跟在李先念后面進來的是鄧小平等中央領(lǐng)導(dǎo)人,他們飽含熱淚,神情悲痛地在周總理的床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恭送他們最敬愛的總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后進來的,是總理的夫人鄧穎超。

鄧穎超和周總理這一生相濡以沫,一起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夫妻二人之間的情感非常深厚。

總理曾經(jīng)說過:“我這一生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唯有你我希望有來世?!?/p>

此刻鄧穎超多么希望眼前的一切只是夢里的場景,自己的丈夫從未曾離去。

只要從夢中醒來,丈夫就又會陪著她一起去看西花廳前的海棠花開,可是無論她如何深情地呼喚,丈夫卻再也不能溫柔地回應(yīng)他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想到這里,鄧穎超不禁走到了總理的身前,輕輕地在總理的額頭上吻了一口,送別自己的愛人,她哭著呢喃道:“恩來,你就這么走了.....”

在總理的心中國家利益永遠是第一位

總理的病情雖然很嚴重,但在當時的醫(yī)療條件下,絕不至于惡化得如此之快的。

總理之所以這么快就離開了我們,是因為總理為了國家的利益,把自己的病情放在了一邊,即便醫(yī)生一再囑咐總理不能勞累,但總理始終帶病為了國家工作。

早在1972年的時候,在一次體檢中,醫(yī)生便已經(jīng)檢查出了,周總理的身體處于亞健康的狀態(tài)。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體檢報告出來之后,負責檢查的醫(yī)生語重心長地跟總理說:“總理,你不能再這樣高強度地工作了,你的身體需要休息...”

總理此時也察覺到了自己身體的不對勁,身上的病痛無時無刻不在提醒總理,需要停下手中的工作,進行休養(yǎng)了。

可是1972年正值多事之秋,此時不僅僅國內(nèi)有很多事情需要總理親自處理,這一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還對中國進行了正式的國事訪問。

總理當然也想休養(yǎng)好自己的身體,但是在國家的利益面前,總理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不顧自己身體的病痛,投入到國家的工作中去。

那段時間,總理一天基本休息不了多久,經(jīng)常在西花廳的書房中忙工作,一忙就是忙到深夜兩三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如此高強度的工作之下,即便是鋼鐵之軀也吃不消,更何況是已經(jīng)74歲高齡的周總理。

在送走尼克松一行人之后不久,周總理身上的不適加劇了。

他時常感受到下腹部傳來鉆心一般的疼痛,甚至有時候無法正常排尿。

病痛使得周總理迅速地消瘦了下去,鄧穎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便對總理說:“恩來啊,你的身體要到醫(yī)院去看看?!?/strong>

周總理聞言擺了擺手,說道:“小超啊,我的身體不要緊的,國家還有那么多工作等著我去做呢,過一陣子吧。”

在病痛面前,周總理依然堅持在工作的第一線,堅持為國家奉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總理雖然偉大,卻畢竟不是超人。

1974年,總理的病情更加惡化了,這一次,總理下腹部的疼痛,已經(jīng)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并且發(fā)作的頻率越來越高,甚至經(jīng)常出現(xiàn)血尿的情況。

這一次,在鄧穎超的堅持下,總理來到了醫(yī)院進行檢查。

尿檢過后,負責檢查的醫(yī)生,看著周總理的體檢報告,心情十分沉重。

此刻他多么希望,這份報告弄錯了,報告結(jié)果上清晰地寫著“膀胱癌”三個大字。

醫(yī)院得出總理患上膀胱癌的結(jié)果之后,立刻就將消息上報了黨中央。

毛主席得知總理的病情之后沉默了許久,提筆給總理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叮囑周總理“切莫大意”,讓總理一定要好好地休養(yǎng)身體,不可太過勞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之后,還讓人專門給總理送了一套十分柔軟的沙發(fā),以便總理休息。

癌癥治療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這種痛苦是常人難以忍受的。

可是周總理在化療之后,卻經(jīng)常像個沒事人一樣的,還安慰身邊的醫(yī)護人員,叫他們不必為自己擔心。

雖然總理將自己的癌癥看得如此云淡風(fēng)輕,人們卻還是從總理那日漸佝僂的背,和那因病魔而瘦骨嶙峋的手,看出了癌癥對總理身體的折磨。

住院的日子里,即便化療再怎么痛苦,總理的臉上卻始終掛著笑容。

即便是病魔纏身,他也沒有忘記自己肩上的責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理曾經(jīng)給毛主席寫過一封信:“主席,我的膀胱癌經(jīng)過兩次開刀,已經(jīng)稍稍控制....請主席務(wù)必放心?!?/strong>

作為毛主席最親密的戰(zhàn)友,總理知道主席的身體情況也不好,不想讓主席太過擔心,更想多幫主席分擔一些國家大事。

從1974年住院到1976年去世期間,周總理因為膀胱癌大大小小地動了多達13次手術(shù)。

但是每次手術(shù)之后,只要他的身體條件允許,總理就不會住在病房里,而是回到西花廳中繼續(xù)自己的工作。

患癌癥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好好休養(yǎng)自己的身體,但總理卻將自己的健康置之度外。

即便是深夜的兩三點,你還能看到西花廳的書房亮著燈,那是總理在熬夜批閱處理文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75年初,由于沒有得到好的休息,總理的病情再次加劇了。

在癌癥的影響下,總理的身體出現(xiàn)了多種并發(fā)癥。

醫(yī)生好不容易才將總理從手術(shù)臺上的鬼門關(guān)救了下來,醫(yī)生告訴總理夫人鄧穎超,總理的病情已經(jīng)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一定要住院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

沒辦法,總理只能聽從醫(yī)生的指揮,離開了西花廳住進了醫(yī)院,可誰也想不到,這竟是總理和西花廳的永別。

7月11日下午,這一天總理如同往常一樣,在午睡過后起身,在病房中活動身體。

雖然病痛給周總理的身心都帶來了巨大的折磨,但只要自己的身體條件允許,總理都會下床走動幾步,總理認為這樣才不會讓自己的思維跟著變得不清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走著走著,總理突然叫來了身旁的工作人員,問道:“朱老總最近身體怎么樣?你幫我打電話問問他有沒有時間,前些日子他來看我,但是我身體不是很好,沒有見成,今天可以?!?/strong>

工作人員聽了周總理的話喜出望外,由于病情的加重,醫(yī)生一再叮囑總理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量力而行,身體不適的時候,一定不能見客。

這次總理主動提出要見朱老總,肯定是身體有了好轉(zhuǎn),于是他激動地說道:“好的總理,我馬上就去安排!”

這天下午五點左右,朱老總應(yīng)邀來到了醫(yī)院探望周總理。

得知朱老總到來,總理叫來身邊的護士,要護士為他穿上平時的衣服,總理不想讓朱老總為他太過擔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時的朱老總已經(jīng)89歲高齡了,但在遠遠望見周總理之后,他還是快步地走了過來,緊緊地握住了總理的手,關(guān)切地問道:“恩來啊,你還好嗎?”

總理看著朱老總步履蹣跚的樣子,動容地說道:“老總啊,我很好,我們坐下來說吧?!?/p>

考慮到二人的身體情況,這次會面只有短短的二十五分鐘。

兩人都為中國革命奉獻出了自己的一生,都是共和國的擎天之柱,這次會面也成為了他們之間的最后一面。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976年,新年伊始,過年本應(yīng)該是一片喜慶的氣氛,可由于周總理的病重,這一年的過年,顯得并不歡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癌癥是極其恐怖的疾病,縱然周總理的內(nèi)心猶如磐石一般堅定,但肉體上的折磨終究讓他不得不一次次昏昏沉沉地睡去。

這段時間里,總理清醒的時間很少,每次醒來,他最關(guān)心的就是國家大事和國際上的事情,一定要人拿當天的報紙給他。

直到1月8日這一天,總理又一次昏睡過去之后,再也沒能醒過來,人民最敬愛的總理溘然長逝。

總理逝世后,消息很快傳到了毛主席那里。

毛主席此時的身體狀況也很不容易樂觀,主席聽聞總理逝世的消息之后,強忍著淚水,點了點頭,哽咽著說:“恩來....”

不久之后,葉劍英來向毛主席請示總理的身后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原來總理去世前交代鄧穎超,在自己去世之后,不搞遺體告別儀式,不開追悼會,將骨灰撒到江河湖海。

毛主席斟酌過后,最終決定按照慣例為總理舉行遺體告別儀式與追悼會,至于最后一條就按總理的遺愿去辦。

首先要確定的就是總理的悼詞,擬定好的悼詞交由中央審閱的時候,鄧小平指出了其中的不妥之處。

他認為這篇悼詞對周總理這一生的評價以及革命的經(jīng)歷,寫得都非常不錯,整篇悼詞除了深切哀悼總理之外,還號召全國、全黨以總理為榜樣,向總理學(xué)習(xí),但其中有一處細節(jié)不太妥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悼詞加一個字,1922年總理擔任的是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旅歐總支部書記,加上總字,更符合實際?!睆募毼⒅帲阋砸娻囆∑綄偫砩砗笫聡乐?shù)膽B(tài)度,以及他敏銳的觀察力。

可就在后事工作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治喪委員會卻為致悼詞的人選犯了難。

眾人覺得葉劍英元帥德高望重,是最合適的人選。

葉劍英聽到這個決定之后,當即重重地拍著桌子,嚴肅地說:“我堅決不同意,我沒有這個資格給總理致悼詞,我認為只有一個人有資格,那就是小平同志,他是黨中央的副主席,中央軍委的副主席,無論從哪個方面,小平同志才是最合適的。”

最終在葉劍英的拍板決定下,鄧小平同志在追悼會上,為總理致悼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月10日,追悼會這一天,除了到場的中央領(lǐng)導(dǎo)人之外,北京的百姓們紛紛自發(fā)地走上大街,為他們敬愛的周總理送行。

在“沉痛悼念中國人民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杰出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周恩來同志”的大字下,鄧小平哽咽地宣讀著悼詞:“周恩來同志自1972年患癌癥之后....他一直堅持工作...同疾病作了頑強的斗爭....”

這悼詞又怎能說得盡周總理這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一生!言語無法表達周總理的偉大,更無法表達人們深切的哀痛!

追悼會結(jié)束之后,鄧穎超遵從總理的遺愿,將總理的骨灰?guī)狭孙w機,灑向了這片他最熱愛的祖國大地。

周總理的一生,是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的一生,是為人民奮斗的一生。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總理最終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之中,回到了他深愛的人民之中,我們永遠無法忘懷最敬愛的周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