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游學不再是青少年的“專利”,滬上老年人也熱衷游學,甚至將“學”字放在“游”之前,樂觀地提出要“學到老、游到老”。昨天下午,上海舉辦國內首個國際銀發(fā)康養(yǎng)學游項目“銀發(fā)趣學游,圓夢看世界”成果展示,一批滬上老年大學的學員匯報他們“老有所學、老‘游’所樂”的快樂晚年生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孫志強夫婦分享學游心得

72歲的孫志強退休前從事英語翻譯工作。退休后,出于對外國語言的濃厚興趣,他動員妻子林文琴一同報讀上海老年大學德語班?!?a class="keyword-search" >英語是我的本行,學德語是我和老伴退休后選擇的人生新挑戰(zhàn)。”經(jīng)過三年多的學習,老兩口對自己的德語水平信心滿滿。去年,他們參加“銀發(fā)趣學游”項目,登上歐洲內河游輪開啟萊茵河之旅。在德國科布倫茨,他倆用德語同當?shù)鼐用窠涣?。孫志強說:“我一輩子同英語打交道,沒想到70歲以后還能掌握另一門語言,而且還將課堂所學轉化為異國文化溝通的橋梁。”林文琴也談起了那次難忘的游學經(jīng)歷:“在斯特拉斯堡,導游帶我們走進了一棟歷史建筑,講述《馬賽曲》誕生的故事。這些知識是我們過去旅游時從未接觸過的,像是為我們打開了一扇認識新世界的大門。在法國小鎮(zhèn)的餐館里,我們還隨著音樂跟著老外一起即興起舞呢。那一刻,所有的老年學員仿佛都回到了年輕時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彭堤夫婦講述老有所學故事

67歲的彭堤是上海老年大學朗誦團團長,去年夏天與丈夫、知名滑稽戲演員楊元道參加了一次為期半個月的游學旅程。她說:“很多跟我們一樣的老年大學生選擇將‘邊學邊游”嵌入退休生活里。踏上郵輪后,我們就如同進入了一個‘移動課堂’,每天在圖書館里學習海洋知識,在影院里觀看外國風光的紀實片,在船艙的中庭舉辦音樂會,在廚房里跟著大師傅學習做西餐,學中有游、游中有學,彌補了許多自己在年輕時錯過的知識和技能?!睏钤栏锌卣f:“25年婚姻,15天游學,變的是時光,不變的是知識賦予我們探索世界的勇氣。”

2024年12月發(fā)布的《上海市推動銀發(fā)經(jīng)濟高質量發(fā)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豐富老年文娛業(yè)態(tài),拓寬老年教育供給主體范圍,鼓勵培訓機構開發(fā)針對老年人的興趣類課程,支持老年大學與市場化機構合作。如今,“優(yōu)化郵輪產品和服務,豐富老年人出游體驗”已經(jīng)成為本市銀發(fā)族游學的重要項目。本次銀發(fā)族康養(yǎng)學游成果展示活動由上海開放大學、上海市學習型社會建設服務指導中心指導,上海老年大學等主辦。老年學員紛紛登臺通過講故事、播視頻等式分享他們的游學體會。

據(jù)主辦方介紹,該項目自去年6月啟動以來,上海老年大學整合文化、藝術、心理等領域10位專家組成“明星導師團”,在本市設立了兩處校外研學基地,開設了19節(jié)“康養(yǎng)學游大師課”,已惠及1200名老年學員。課程內容涵蓋歐洲藝術史、非遺手工藝、旅行攝影等,形成了“校內課程打基礎、校外實踐拓視野”的立體化教學模式。2025年新一輪“銀發(fā)趣學游,圓夢看世界”項目也于昨天向全社會發(fā)布,通過新增“康養(yǎng)學游智友團”“康養(yǎng)學游伙伴聯(lián)盟”等,在本市構建“教育+文旅+康養(yǎng)”的晚年生活模式,助力老年人康養(yǎng)學游一體化發(fā)展。

原標題:《申城老年游學熱,追求“活到老、學到老、游到老”》

欄目編輯:左妍 圖片來源:上海開放大學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