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又要變天了?隨著副總統(tǒng)莎拉回國,一場圍繞前總統(tǒng)杜特爾特的“法律與政治大戰(zhàn)”正悄然重構菲律賓政局。而站在風口浪尖的馬科斯,還真別以為這盤棋下得漂亮——他也許正親手把自己送進了火坑。

據(jù)外媒披露,一段ICC前檢察官的采訪視頻正在菲律賓掀起風暴。表面上,這位前官員在談及“老杜被捕”時一本正經講法律依據(jù),但細看之下,全是“技術性甩鍋”和“話術漏洞”。最關鍵的漏洞就是:到底是誰下令逮捕杜特爾特的?是ICC,還是馬科斯政府?前檢察官說是“菲律賓警方逮捕并移交”,但這話一出口,就等于承認了馬科斯“干預司法”。可馬科斯本人卻急忙撇清,說“自己毫不知情”——這不是自相矛盾嗎?一邊操盤逮人,一邊裝傻賣萌,馬科斯是在“騙ICC”,還是“騙國民”?
更戲劇的是,這位前檢察官話鋒一轉,又“友情提示”莎拉副總統(tǒng):可以將老杜案件提交聯(lián)合國安理會,由安理會“投票中止”ICC調查。這一招,才是真正讓馬科斯汗毛直立的地方——因為這意味著,杜特爾特“翻盤”的機會真的來了。

誰能在安理會起關鍵作用?中國。作為常任理事國,中國一票否決權重如千斤,只要中國出面帶頭支持中止調查,ICC對杜特爾特的案件很可能就會“戛然而止”。這也就意味著,馬科斯本想借ICC之刀“清除政敵”,結果反倒被國際社會打了個措手不及。
局勢變化下,莎拉手中握有兩條戰(zhàn)線:一是通過聯(lián)合國外交施壓,二是在九月的聽證會前集結有利證據(jù)。如果兩者配合得當,杜特爾特不僅能全身而退,還能成為“民族英雄”式的回歸者。而那時候,被釘在“政治審判”恥辱柱上的,反倒會是馬科斯。
于是我們看到,馬科斯急了。國內反對派咄咄逼人,杜特爾特陣營也虎視眈眈,于是他又使出老套路——轉移矛盾,瞄準中國。

首先是大肆炒作與美軍的“肩并肩”軍演。表面上是“合作訓練”,實則是借美軍勢力威懾中國,以圖轉移注意力。其次,又拿仁愛礁做文章,營造所謂“補給勝利”的輿論戰(zhàn)術。但這種炒作方式,真能長期奏效嗎?
答案是否定的。南海不是菲律賓的后花園,更不是他們政客表演政治秀的舞臺??刻翎呏袊鴣硗炀让裢?,馬科斯這招玩不久。南海風浪再大,中國都穩(wěn)得住,菲律賓挑釁越深,后果越嚴重。
中國不會干涉菲律賓內政,但在聯(lián)合國框架內,若有人試圖濫用國際司法打壓“非西方政客”,中方必不會坐視不管。畢竟,從孟晚舟事件到最近對中國企業(yè)的圍剿,國際話語權之爭早已不只是“法律問題”,更是“國家博弈”。

所以,馬科斯該清醒了。你可以不喜歡杜特爾特,但不能把整個國家置于政治報復與外部操盤的風險中。否則,真等到那一天,菲律賓的主權、政局乃至經濟都將為你的“私利賭注”買單。
局勢走到現(xiàn)在,我們有理由相信:杜特爾特未必敗,馬科斯未必贏。ICC調查懸而未決,風向正逐漸逆轉。副總統(tǒng)莎拉的一舉一動,正在撬動整個菲律賓政治天平。而中國的立場和態(tài)度,或將成為這場國際角力的決定性一擊。
就看,馬科斯能否看清這一局。
熱門跟貼